施相公

施相公为上海地区信徒崇奉的道教神灵之一。清葛元煦《沪游杂记》称施相公庙在城中虹桥上,神的来历不可考证,庙基不过四五椽,求祈许愿的人接踵而至。然《乾隆华亭县志》对其来历却讲得十分清楚,称施相公讳锷,宋时出生,其在山间捡到一个小卵,孵得一小蛇,长大后施相公将其放入筒中。至今祀者,盘蛇象于馒首,称侯曰“相公”。

施相公为上海地区信徒崇奉的道教神灵之一。清葛元煦《沪游杂记》称施相公庙在城中虹桥(今上海光庙路复兴东路)上,神的来历不可考证,庙基不过四五椽,求祈许愿的人接踵而至。然《乾隆华亭县志》对其来历却讲得十分清楚,称施相公讳锷,宋时出生,其在山间捡到一个小卵,孵得一小蛇,长大后施相公将其放入筒中。一天,施赴省试,蛇私出乘凉,众见金甲神在施寓,惊呼有怪,持锋刃来攻,无以敌。闻于大僚,命总兵殛之,亦不敌。施出闱知之,曰:“此吾蛇也,毋患。”叱之,奄然缩小俯而入筒。大僚怪曰:“如是则不可为。”奏闻,施立斩。蛇怒为施索命,伤人数十,莫能治。不得已,请封施为护国镇海侯。侯嗜馒首,造巨馒祀之。蛇蜿蜒其上认死。至今祀者,盘蛇象于馒首,称侯曰“相公”。认为施相公是宋代华享(今松江县)的读书人施锷。又《太仓州志》称,施相公是明代崇明的施挺(崇明旧属太仓州),明嘉靖年问(1522-1567年),倭寇多次侵犯长江口外诸岛,崇明横沙诸岛百姓深受其害,施挺率乡民起兵,打击倭寇,身先士卒,不幸战死,被封为“护国镇海侯”,崇明太仓等地先后修起了施相公庙。

从明末清初时起,祭祀施相公成为上海和江南地区的岁时风俗,时间一般从腊月廿五,到除夕为止,祭品用面粉制作一个大馒头,在上面捏一条蛇,称“施相公馒头”。从清代中期以后,改捏蛇为龙,称“盘龙馒头”,据《华亭县志》记载:市中卖巨馒为过年祀神之品,以面粉博为龙形,蜿蜒于上,循加瓶胜,方戟明珠宝绽之状,皆取美名,以谶吉利,俗呼盘龙馒头。

如今上海有许多供奉施相公的遗迹,如虹桥的施相公庙,南市盐马头的施相公弄和施相公庙,龙华寺东百步桥的施相公庙等。

上一篇:和合之神
下一篇:岳元帅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