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中山大学等多单位合作,谢志/李涛揭示中国人群的基因组结构变异及其对表型、疾病和人群适应的影响

遗传变异的完整表征是人类基因组研究的基本目标。长读长测序提高了结构变异发现的灵敏度。此外,该研究确定了与免疫相关的结构变异,这些变异区分了中国北方和南方人群。总之,该研究描述了中国人群中结构变异的情况及其对表型和疾病的贡献。总之,该研究揭示了中国人口中SV的格局,并提供了对它们在表型、疾病和人口适应中的作用的见解。

来源:iNature(ID:Plant_ihuman)

遗传变异的完整表征是人类基因组研究的基本目标。长读长测序提高了结构变异发现的灵敏度。

2021年11月11日,中山大学谢志及四川大学李涛共同通讯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在线发表题为“Structural variants in the Chinese population and their impact on phenotypes, diseases and population adaptation”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对 405 名无关的中国人进行了基于长读长测序的结构变异分析,有 68 项表型和临床测量。该研究发现了 132,312 个非冗余结构变体的景观,其中 45.2% 是新的。

鉴定出的结构变异是高质量的,估计错误发现率为 3.2%。所有结构变体的串联长度约为人类参考基因组的 13.2%。该研究注释了 1,929 个影响 1,681 个基因编码序列的功能丧失结构变体。该研究发现 HBA1/HBA2/HBB 中与贫血相关的罕见缺失。此外,该研究确定了与免疫相关的结构变异,这些变异区分了中国北方和南方人群。总之,该研究描述了中国人群中结构变异的情况及其对表型和疾病的贡献。

人类遗传变异,包括单核苷酸变异 (SNV)、小插入或缺失 (InDels) 和结构变异 (SV),导致许多身体特征和人类疾病。SVs 被定义为长度从 50 碱基对 (bp) 到兆碱基 (Mb) 或更长的基因组重排,包括不同的形式,例如缺失 (DEL)、插入 (INS)、重复 (DUP) 和倒位 (INV)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SVs 与许多人类疾病有关,例如神经发育疾病和癌症。

虽然基于短读长测序 (SRS) 技术在识别 SNV 和 InDels 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但由于 SRS 检测出现在具有复杂结构的重复区域中的 SV 的能力有限,因此 SV 的发现和基因分型受到了阻碍。最近,Pacific Biosciences (PacBio) 和 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ies (ONT) 等第三代测序 (TGS) 平台启用了长读长测序 (LRS),这提高了 SV 发现的灵敏度,并有助于提高对人类基因组中的 SV 谱 。

样本、数据集和SVs概述(图源自Nature Communications

最近,一项里程碑式的研究使用 LRS 和 PacBio 技术生成了 15 个人类基因组。尽管样本量很小,但作者发现 99,604 个非冗余 SVs 和 2238 个 SVs 由所有 15 个基因组共享。最近,在冰岛人群中报道了使用 LRS 的人群规模 SV 研究。作者在每个样本中确定了 22,636 个 SV,其中一些可能是冰岛人特有的。相比之下,汉族是世界上最大的族群,总人口约为 14.39 亿,占总人口的 18.5%。尽管最近的几项研究报告了基于 LRS的中国基因组中的 SV,但在大规模中国人群中以 SV 为特征的遗传变异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尚不清楚。

在这项研究中,通过对 405 名无关中国人进行全基因组 LRS 分析,对中国人群中的 SV 进行基因分型,并进行了 68 次表型和临床测量。该研究检测到 132,312 个非冗余 SV,其中 59,814 (45.2%) 个是新的。鉴定出的SVs是高质量的,分别通过PacBio高保真(HiFi)测序和PCR实验验证了1080(94.6%)和145(94.2%)个单例SV。

该研究注释了 1,929 个影响 1,681 个基因编码序列的功能丧失 SV,并进一步揭示了 SV 对临床表型和种群分化的影响。该研究发现 HBA1/HBA2/HBB 中与贫血相关的罕见缺失。此外,该研究确定了与人类免疫相关的 SV,以区分中国北方和南方人群。总之,该研究揭示了中国人口中 SV 的格局,并提供了对它们在表型、疾病和人口适应中的作用的见解。

参考消息: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1-26856-x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章内容不代表平台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文章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请与我方联系,我方将在核实情况后对相关内容做删除或保留处理!联系邮箱: yzhao@koushare.com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