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金樱子的功效作用以及禁忌

金樱子又叫糖罐、金罂子,是一种中药,入药部位为蔷薇科植物金樱子的干燥成熟果实。下面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金樱子的功效作用以及禁忌。

金樱子又叫糖罐、金罂子,是一种中药,入药部位为蔷薇科植物金樱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其味酸、甘、涩,性平,具有固精缩尿,固崩止带,涩肠止泻之效,可以用来治疗遗精滑精,遗尿尿频等症状。下面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金樱子的功效作用以及禁忌。

金樱子的功效与作用

1、金樱子治阴挺:金樱果(去内毛和种子)一两。水煎服。(《闽东本草》)

2、金樱子治久虚泄泻下痢:金樱子(去外刺和内瓤)一两,党参三钱。水煎服。(《泉州本草》)

3、金樱子治脾泄下痢,止小便利,涩精气。《蜀本草》

4、金樱子治男子下消、滑精,女子白带:金樱子去毛、核一两。水煎服,或和猪膀胱,或和冰糖炖服。(《闽东本草》)

5、《十剂》云,涩可去脱。脾虚滑泄不禁,非涩剂无以固之。膀胱虚寒则小便不禁,肾与膀胱为表里,肾虚则精滑,时从小便出,止药(金樱子)气温,味酸涩,入三经而收敛虚脱之气,故能主诸证也。《本草经疏》

6、金樱子,无故而服之,以取快欲,则不可;若精气不固者服之,何咎之有。《本草纲目》

7、金樱子,世人竞采以涩精,谁知精滑非止涩之药可止也。遗精梦遗之症,皆尿窍闭而精窍开,不兼用利水之药以开尿窍,而仅用涩精之味以固精门,故愈涩而愈遗也。所以用金樱子,必须兼用芡实、山药、莲子、薏仁之类,不单止遗精而精滑反涩,用涩于利之中,用补于遗之内,此用药之秘,而实知药之深也。《本草新编》

8、金樱子治肝肾两虚所致的头昏腰酸,梦遗滑精,小便不禁,或脾虚腹泻:金樱子,不拘量,去刺和种子,水煎浓缩,似稀汤。每次服1匙,用酒送服。源于《千金方》、《普门医品》。本品有补益肝肾和收敛固涩作用。(《明医指掌》金樱子膏)

9、金樱子治肾虚或脾肾两虚,遗精,白浊,妇女带下:金樱子120g,加水适量,以小火煎熬成膏;用芡实100g,研末,和金樱子膏作为丸剂。每次6g,酒送服,或温开水送下。源于《洪氏集验方》。本方以金樱子固肾涩精,芡实补脾止带。(《洪氏验方》水陆二仙丹)

10、金罂子,止遗泄,取其温且涩也,世之用金罂者,待其红熟时,取汁熬膏用之,大误也,红则味甘,熬膏则全断涩味,都失本性。今当取半黄时采,干捣末用之。《梦溪笔谈》

11、金樱子治久痢脱肛:金樱子(去刺、仁)一两,鸡蛋一枚炖服。(《闽东本草》)

12、金樱子治白浊:金樱子(去子洗净捣碎,入瓶中蒸令热,用汤淋之,取汁慢火成膏)、芡实肉(研为粉)各等分。上以前膏同酒糊和芡粉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酒吞,食前服。一方用妇人乳汁丸为妙。一方盐汤下。(《仁存堂经验方》水陆二仙丹)

13、金樱子治日久下痢,血崩带下,涩精遗泄。《滇南本草》

14、金樱子治梦遗,精不固:金樱子十斤,剖开去子毛,于木臼内杵碎。水二升,煎成膏子服。(《明医指掌》金樱子膏)

15、金樱子熬膏治火伤。《南宁市药物志》

16、经络隧道,以通畅为和平,昧者取涩性为快,遂(以金樱子)熬为煎,食之自不作靖,咎将谁执。《本草衍义补遗》

17、金樱子止吐血,衄血,生津液,收虚汗,敛虚火,益精髓,壮筋骨,补五藏,养血气,平咳嗽,定喘急,疗怔忡惊悸,止脾泄血痢及小水不禁。《本草正》

18、金樱子补血:金樱子(干了,擦刺令净,捶碎去子,切焙)、缩砂一半。蜜丸梧子大。空心,酒或盐汤下五十丸。(《朱氏集验医方》金樱子丸)

19、金樱子治小便频数,多尿小便不禁:金樱子(去净外刺和内瓤)和猪小肚一个。水煮服。(《泉州本草》)

20、金樱子治脾泄下利,止小便利,涩精气:金樱子,经霜后以竹夹子摘取,擘为两爿,去其子,以水淘洗过,烂捣,入大锅以水煎,不得绝火,煎约水耗半,取出澄滤过,仍重煎似稀饧。每服取一匙,用暖酒一盏,调服。(《寿亲养老新书》金樱子煎)

21、金樱子止遗泄。《名医别录》

金樱子的禁忌

1、有实火、邪热者忌服金樱子。

2、中寒有痞者禁服金樱子。《医学入门》

3、泄泻由于火热暴注者不宜用金樱子;小便不禁及精气滑脱因于阴虚火炽而得者,不宜用金樱子。《本草经疏》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