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槟榔的功效作用以及食用禁忌

众所周知,槟榔的果实是一种咀嚼品,但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其用药部位为棕榈科植物槟榔干燥成熟种子。味辛、苦、性温,具有杀虫,消积,行气,利水之效,可以用来治疗积滞泻痢,里急后重,水肿脚气等症状。下面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槟榔都有哪些功效作用以及食用禁忌。过量服用槟榔碱可引起流涎、呕吐。

众所周知,槟榔的果实是一种咀嚼品,但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中药材,其用药部位为棕榈科植物槟榔干燥成熟种子。味辛、苦、性温,具有杀虫,消积,行气,利水之效,可以用来治疗积滞泻痢,里急后重,水肿脚气等症状。下面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槟榔都有哪些功效作用以及食用禁忌。

槟榔的功效与作用

1、槟榔治脚气喘满槟榔也常用治脚气水肿,疼痛,久则喘满,不能平卧等证,类似于维生素B1缺乏症。单用有效,常配伍苏叶、茯苓、木瓜、吴萸等,方例《鸡鸣散》(方见木瓜)、《槟榔汤》。

2、槟榔治疗鞭虫病:槟榔切片或打碎,取100克,加水500毫升,浸渍12小时以上,再煎至100--200毫升,分成2--3等份于清晨空腹时分次服下,以防呕吐。服药前一日先服硫酸镁20--30克,服药后经3小时不泻者可再服硫酸镁1次。

3、槟榔治胆道蛔虫,常配伍乌梅、使君子、两面针等,方例《槟榔乌梅汤》。并用其制成100%的煎液滴眼治疗青光眼之眼压升高,头痛,目珠疼痛等。古方也用治臌胀,金疮,丹毒,阴虱等。

4、槟榔治疗蛲虫病:成人用90--120克,儿童5--7岁用25--30克。水煎清晨空腹1次服,3日后再服1次。

5、槟榔治积滞下痢:槟榔可用治食积满闷或痰涎呕吐,或脾胃两虚,食不消化,腹中胀满疼痛,或寒实结胸,气塞不通等,类似于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及慢性结肠炎等。常配伍木香、陈皮、莪术等理气消积药,方例《木香槟榔丸》(方见木香)、《槟榔顺气汤》、《槟榔丸》、《槟榔散》。槟榔也常用于痢疾之下痢脓血,腹痛,里急后重者,类似于细菌性痢疾和急性肠炎等。常配伍芍药、当归、黄连、大黄等,方例《芍药汤》(方见芍药)、《导气汤》。

6、槟榔治疗钩虫病:槟榔100--125克,煎液,加糖调味服用。

7、槟榔治姜片虫病:药物制备与用法大体上治疗绦虫病相同。除采用单味煎剂外,尚有配合乌梅、甘草使用的。

8、槟榔治疗青光眼:用槟榔片制成1:1滴眼液,每5分钟滴1次,共6次;随后30分钟1次,共3次;以后按病情每2小时滴1次。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后,每日滴2--3次,每次1--2滴,以防复发。对急性青光眼有缩瞳、降眼压作用。

9、槟榔治疗绦虫病:多采用煎剂口服。常用量为60--100克,但也有用至120克或更多的。煎剂的制备将槟榔切碎,先用热水300--500毫升浸泡数小时,而后用温火煎成200毫升左右,于清晨空腹时1次服下。服药前1日晚禁食或进少量流质饮食。服药后可视具体情况在0.5--2小时左右服硫酸镁20--30克。合并应用南瓜子时,则先服南瓜子粉80--125克,待0.5--2小时左右再服槟榔煎剂,而后再服硫酸镁。服药完毕至排虫时间由半小时至数小时不等。

10、槟榔治虫积腹痛:槟榔主要用治寸白虫,即绦虫,为驱除绦虫的特效中药之一,单用煎服有效,也可配伍南瓜子、牵牛子、石榴根皮等。方例《槟榔煎》、《槟榔南瓜子煎》、《槟榔石榴根皮煎》、《圣功散》。又用本品治疗姜片虫(赤虫)、血吸虫等,可配伍雷丸、苦楝皮等驱虫用,方例《槟榔散》。还可以用治蛲虫,鞭虫,蛔虫等,均单用槟榔煎服。

11、槟榔治疗蛔虫病:以新鲜槟榔切片作煎剂,14岁以上用60--90克.10--13岁50克,7--9岁40克。煎液可1次服完,也可3次于半小时内服完。服药后数小时服用硫酸镁1剂,可提高疗效。

槟榔的食用禁忌

槟榔缓泻,并易耗气,故脾虚便溏或气虚下陷者忌用槟榔;孕妇慎用槟榔。

气虚下陷者禁服用槟榔。

槟榔常见的副作用为恶心呕吐(20--30%)、腹痛、头昏与心慌,冷服可减少呕吐。极少数会出现消化性溃疡并发呕血。过量服用槟榔碱可引起流涎、呕吐。昏睡与惊厥,如系内服引起者,可用高锰酸钾洗胃,并注射阿托品以解毒。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