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你不懂却应该知道的气象“冷”知识

气象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2月10日是国际气象节,天气预报是人们的重要生活指南,今天想跟您说说气象中的“冷”知识。温度平流主要指的是冷空气可以使气温下降而暖空气使气温升高;垂直运动指局地有下沉运动时会增温,有上升运动时会降温;非绝热加热包括潜热释放、乱流传导等。

气象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2月10日是国际气象节,天气预报是人们的重要生活指南,今天想跟您说说气象中的“冷”知识。

天气符号之间的差别

晴是指:天空云量不足3成;晴到多云是:天空云量不足3成,转天空云量占3-8成;多云是天空云量占3-8成,天空云量占9成或以上才能算是阴。小(阵)雨是:日降雨量不足10毫米;中雨是:日降雨量10.1-24.9毫米;大雨是:日降雨量25.0-49.9毫米;大到暴雨是:日降雨量50.0毫米以上;而大到暴雪的日降雪量融化成水,达到或超过5.0毫米,将近是小(阵)雨降雨量的一半。

准确的时间尺度

?在天气预报中,预报员介绍的早上具体指当日的5点到8点;上午是:当日的8点至12点;中午是:当日的12点至14点;下午是:当日的14点至18点;傍晚是:当日的18点至20点,那么问题来了,“下午到夜里、今天夜里、今天夜里到明天白天、今天夜里到明天”又该怎么算呢?下午到夜里是:当日14点到次日5点;今天夜里是:当日20点到次日5点;今天夜里到明天白天是:当日2点到次日20点;今天夜里到明天是:当日20点到后天8点;这对您精确掌握天气情况是不是有了指导?

寒潮与寒流,可不是一个事

寒潮,顾名思义是指寒冷的空气像潮水一样奔流过来,属于空气(冷空气)流动的一种形式。但并不是说所有的冷空气侵袭都被称为寒潮,一般是冷空气侵袭到某地以后,若能使当地的温度在一天(24小时)内降低10摄氏度以上,同时那一天的最低温度又在5摄氏度以下时,我们才把这股冷空气叫作寒潮。但因各地受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影响,寒潮标准也不相同。

寒流是指海水从高纬度海区向低纬度海区大规模流动的现象,属于洋流(海水)流动的范畴。寒流虽然对沿海地区的气候有一定影响,但寒流到底不是寒潮。

大家通常把寒潮误称为寒流,其实是习惯性的语言错误。

天气预报里的温度打哪来?

在气象预报中,各地气象台会选取一个有代表性的站点来预报该地气温。以北京为例,通常以南郊观象台百叶箱的气温为预报基础。即便是同一个城市,各个区域之间的温度也不尽相同,海淀、朝阳、顺义等不同区域在同一时间气温也有差别。因此,北京市各区气象台的气温预报就选择本区域内有代表性的站点,同时遵照世界气象组织规定的“距离地面1.5米高处百叶箱内的空气温度”这一基本原则。此外,除了太阳辐射、地面反射、不同下垫面等因素,影响一个地区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还包括温度平流、垂直运动和非绝热加热等。温度平流主要指的是冷空气可以使气温下降而暖空气使气温升高;垂直运动指局地有下沉运动时会增温,有上升运动时会降温;非绝热加热包括潜热释放、乱流传导等。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