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类疾病寄生虫病发生的原因与防治原则

由寄生虫寄生在蛇体内外而引起的疾病叫寄生虫病。因为寄生虫从蛇体内掠夺营养物质,降低和破坏蛇的免疫能力,使蛇的体质下降,容易得病,造成蛇体内某些器官的阻塞,如鞭节舌虫堵塞呼吸道使蛇死亡。大量寄生虫在蛇体内还会引起体内组织器官损伤和感染,病情愈演愈烈。因此,要把蛇养好,必须重视蛇寄生虫病的防治。

【病因】由寄生虫寄生在蛇体内外而引起的疾病叫寄生虫病。寄生虫寄生在蛇体内的叫体内寄生虫病,寄生在体外的叫体外寄生虫病。寄生虫病多为慢性过程,死亡率不高,所以养蛇者往往对这类疾病不大重视,很少进行驱虫。其实,寄生虫对蛇体的危害性也是很严重的,它们都是对蛇敲骨吸髓的敌害,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患寄生虫病的蛇,往往尽管很严重,但食量仍然照旧,可就是不长膘增重,而逐渐消瘦下去。因为寄生虫从蛇体内掠夺营养物质,降低和破坏蛇的免疫能力,使蛇的体质下降,容易得病,造成蛇体内某些器官的阻塞,如鞭节舌虫堵塞呼吸道使蛇死亡。蛔虫太多会使肠道阻塞,终致蛇死亡,有的蛔虫还进入蛇胆管里,造成胆管蛔虫病,使蛇剧烈腹痛而死,等等。大量寄生虫在蛇体内还会引起体内组织器官损伤和感染,病情愈演愈烈。因此,要把蛇养好,必须重视蛇寄生虫病的防治。蛇寄生虫病种类很多,在此择其要者介绍如下。

1.体内寄生虫

体内寄生虫有多种,如线虫、绦虫和血液原生虫等。而线虫又分多种,它们体型呈长线状,雌雄异体。常见有鞭节舌虫、棒线虫、假圆线虫和蛔虫等。

(1)鞭节舌虫。常寄生在成年五步蛇、莽山烙铁头蛇体内。其外形似老蚕。蛇吃了寄生有此虫幼虫的蛇、鸟、鼠之后,幼虫由蛇的食管逐渐蠕行至气管至肺,或由消化道穿过到肺部,在肺内长为成虫。

(2)棒线虫。棒线虫寄生于五步蛇的肺泡腔内,多时密布患部,使蛇肺部糜烂致死。

(3)假圆线虫。寄生于五步蛇等体内浆膜组织内,肝脏中尤为多见,呈黄豆大或更大的结节状病灶,每个结节内有虫一至数条。结节多、病变重的,可致蛇死亡。

(4)蛔虫。体型较大的蛇,如蟒蛇、滑鼠蛇等,可发现此虫寄生在其消化道里。严重的病例常有大量甚至多到100条左右的蛔虫寄生在蛇的肠道里,如倒长的草根,堵塞患部。

(5)绦虫。蛇体内寄生的绦虫的幼虫,叫裂头蚴。成虫寄生在哺乳动物如狗、猫等动物的小肠内。其成虫全身呈带状,由多个节片组成,头上有槽、吸盘、钩,借此附着于寄主的肠壁上。其每个节片均有一套生殖器官,产卵时排出体外。卵内有带钩的胚胎,到了水中就勾附于剑水蚤等浮游生物上。蛙、蟾蜍、蝌蚪吃了上述被感染的剑水蚤,而蛇吃了上述的蛙、蟾蜍、蝌蚪,于是就被感染了。



2.体外寄生虫

体外寄生虫主要是蜱、螨等。蜱个儿大,螨个儿小。体外寄生虫,以吸血为生,并传播疾病。如果进一步研究,还可再发现一些其他吸血昆虫危害蛇。不久前,广东新会林礼钿函告:偶尔发现一种l cm长的昆虫在蛇身上吸血,据称此虫叫“木虱王”。于是立即把蛇藏身处填平,搞好环境卫生,从而绝其后患。

【治疗】在对蛇大面积用药驱虫之前,先取少部分蛇作药物试验是必要的。而且对所有药物的优缺点和注意事项也要先弄清楚。驱虫药种类很多,这里介绍的是一些常用的和广谱的。

(1)左旋咪唑。左旋咪唑是塞咪唑的左旋异构体。常用其盐酸盐或磷酸盐。虽然左旋咪唑的驱虫活性比塞咪唑更强,毒性更低,但注射给药(盐酸盐)出现毒性反应较多。美国采用的是13.65%磷酸左旋咪唑注射液(局部刺激性较弱)。盐酸左旋咪唑多制成内服型。

左旋咪唑的驱虫机制:传统的看法是此药对多种虫体的延胡索酸还原酶有抑制作用,从而影响其能量产生。近年,多数试验还证实,此药能使虫体处于静息状态乃至麻痹,有利于被排出。

应用左旋咪唑注射时引起的中毒症状(如流涎、排粪、呼吸困难、心率变慢)与有机磷中毒相似,可用阿托品解毒。

动物实验表明,此药注射后,半小时血药即达到峰值,比内服峰值高2倍。从便捷和显效快角度看,当然注射比口服为优,但口服比注射安全。

左旋咪唑对线虫,如蛔虫等有较好的驱虫效果。口服以每千克体重的蛇给药50 mg;有的线虫(如棒线虫)密布于蛇的肺部,可每千克体重腹腔注射5 mg;若肌注,则可每千克体重1 mg。

(2)芬苯达唑。这是一种新型苯并咪唑类驱虫药。它广谱、高效、低毒。这种药物的溶解度较差,给动物口服时吸收极少,约50%原药从粪便中排出,但驱虫效果较好。国外,不仅家畜家禽常用它,还可用来制备一些野生动物专用制剂。

此药目前市售有片剂和散剂两种。用于蛇口服的每千克体重给药15~20 nag,也有以低剂量多次给药的办法。此法胜于一次给药法。它对各种线虫(包括蛔虫)的成虫和幼虫,甚至虫卵,均能杀灭。用药后,鞭节舌虫因受药力影响会从口中爬出而被驱除。

(3)精制敌百虫。敌百虫是一种传统的有机磷除虫剂,它不仅对消化道线虫有效,而且对其他寄生虫如鞭节舌虫等也有效。此外也可用于防治体外寄生虫病。精制敌百虫制剂为每片含量0.5 g的片剂。体内驱虫剂量:可每千克体重口服10 mg,连服3d。

体外驱虫用药法:将精制敌百虫配成0.1%浓度溶液,置于一容器中,将蛇盛进尼龙网袋中再放进容器内浸泡5~10min,然后将蛇取出,用清水清洗。一般浸泡一次即可。


敌百虫的抗虫机理是它能与虫体的胆碱酯酶结合,使乙酰胆碱大量蓄积,从而使虫体先兴奋,后麻痹,直至死亡。此外,它对宿主胆碱酯酶活性也有抑制作用,使胃蠕动增强,从而加速虫体排出体外。

但须注意,敌百虫有一定毒性,如用量过大会发生中毒现象。中毒主要症状有腹痛、流涎、瞳孔缩小、呼吸困难、肌肉痉挛、昏迷等。轻度中毒,蛇可自然耐过,不需处理;中毒较重,则需注射阿托品解救,用量为每千克体重0.5~l mg。

(4)肠虫清。给每条蛇灌服1片,或用灭虫宁给每条蛇灌服l~2 g。

【预防】每年给蛇预防性驱虫2~3次。

驱虫后蛇粪中往往有许多虫卵,故驱虫后的蛇粪应及时清理堆沤,通过产生的生物热将虫卵或幼虫杀死。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