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蛇咬伤的辨证论治

中医认为,蛇伤发病不离阴阳、气血、经络、脏腑、卫气营血、三焦,治宜辨证论治。蛇毒伤于气,则气滞而为痛;蛇毒浸淫于血,则可以出现血疱、淤斑,甚至血热妄行、全身出血。应从整体观念,辨证分型的方法,来治疗毒蛇咬伤。蛇伤病人的临床表现与致病因素有关,当不同的蛇毒作用于人体后,会产生不同的症状,这是辨证的根据。

中医认为,蛇伤发病不离阴阳、气血、经络、脏腑、卫气营血、三焦,治宜辨证论治。其临床表现为:蛇毒伤人,早期病在经络,临床表现有局部肿痛或麻木,其火毒重者,则以红、肿、痛为主;其风毒重者,则以麻木甚至瘫痪为主。蛇毒伤于气,则气滞而为痛;蛇毒浸淫于血,则可以出现血疱、淤斑,甚至血热妄行、全身出血。若蛇毒犯于脏腑,则可导致急性呼吸衰竭、急性循环衰竭、急性肾功能衰竭,其严重者,可以心闭气阻、阴阳离决而死亡。应从整体观念,辨证分型的方法,来治疗毒蛇咬伤。

(一)病因辨证

蛇伤病人的临床表现与致病因素有关,当不同的蛇毒作用于人体后,会产生不同的症状,这是辨证的根据。按其病因,分为以下三类。

1.风证

风毒类(神经毒)见于被银环蛇、金环蛇、海蛇咬伤。风者,善行数变,形容此类毒蛇咬伤后,变化快,变化多。《内经·病机十九条》谓“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风属肝,肝主筋,肝开窍于目,故神经毒毒蛇伤人,症状有头昏、项背强痛、眼睑下垂、瞳孔散大、视物模糊、复视、抽搐、张口、伸舌、吞咽说话困难、肢体软弱无力。危重者呼吸困难,发绀,甚至呼吸麻痹。而局部症状轻微,不红、不肿、不痛,反有麻木感,容易使人忽视,由初期无明显症状,在短短的时间内,病情就可以急转直下发展到重、危型。现代医学证明神经毒主要作用于神经肌肉接头发生箭毒样作用等引起呼吸肌麻痹、四肢瘫痪。

中医认为“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李时珍说:“蛇虽阴类,却为火口。”故治疗原则宜活血祛风,清热解毒。可用祛风解毒汤:红背丝绸30 g,当归15 g,白芷30 g,雄黄6 g,吴茱萸10 g,细辛6 g,半边莲30 g,青木香10 g,蜈蚣6 g,全蝎6 g,僵蚕10 g,蝉衣10 g,菖蒲10 g,随证加减煎服。



2.火证

火毒类(血循毒)见于被竹叶青、烙铁头、五步蛇、蝰蛇咬伤。这类毒蛇咬伤,局部红肿、痛,起水疱,淤斑,附近淋巴结炎,伤口出血不止,甚至发生组织坏死、全身不适、畏寒发热、神昏、眼结膜出血、鼻衄、阴道出血、尿血、便血等。《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热瞀瘛,诸逆冲上,诸躁狂越,诸病附肿,疼酸,皆属于火。”又“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现代医学认为血循毒中含有心脏毒、细胞毒、溶血毒、出血毒及促凝与抗凝因子、酶等作用引起出血症状及急性循环衰竭、肾功能衰竭。以热毒为主者,治宜清热解毒利尿,可用清利解毒汤:小叶三点金草100 g,半边莲20 g,生地30 g,茅根30 g,车前草30 g,大黄15 g(后下),蒲公英20 g,栀子15 g,黄芩10 g,随证加减煎服。

以血症为主,治宜凉血止血,利尿解毒,可用凉血解毒汤:通城虎10 g,旱莲草30g,茜草15 g,生地30 g,当归15 g,鲜侧柏叶30 g,半边莲20 g,栀子15 g,赤芍15 g,丹皮15 g,大黄20g(后下),水牛角丝60 g(先煎),随证加减煎服。

3.风火兼证

风火毒类(混合毒)见于被眼镜蛇眼镜王蛇蝮蛇咬伤。此类毒蛇咬伤,局部明显红、肿、痛、热,或伴有水疱、血疱、淤斑及组织坏死(尤其眼镜蛇咬伤者常见)。全身症状见头晕、眼花、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心悸、心慌、复视、眼睑下垂、视物模糊、胸闷不适、呼吸困难,可以出现心力衰竭、呼吸麻痹和急性循环衰竭。治宜降火熄风、通利解毒,可用通降解毒汤:半边莲30 g,小叶三点金草100 g,石柑子30 g,栀子15 g,茅根30 g,钩藤15 g,当归15 g,生地30 g,白芷15 g,蜈蚣6 g,五灵脂10 g,龙胆草10 g,大黄20 g(后下),并随证加减煎服。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