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毒蛇咬伤的防治工作的发展

根据临床实践对毒蛇咬伤的治疗,总结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一致认为治疗要抓主要矛盾。主要是蛇毒作用于人的机体,使机体发生了一系列的中毒反应和变化,所以蛇毒是致病的主要物质基础。金环蛇咬伤致呼吸停止的2个病例,在世界上是首先抢救成功的病例。

我国近20余年来对毒蛇咬伤的防治工作有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全国各地总结了丰富的经验,从民间发掘和发扬了祖国医药治疗蛇伤的很多经验,同时又先后成功地研制出抗蝮蛇毒血清、抗五步蛇毒血清、抗银环蛇毒血清、抗眼镜蛇毒血清、抗金环蛇毒血清和抗蝰蛇毒血清及早期局部应用胰蛋白酶、糜蛋白酶或高锰酸钾(钠)等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使治愈率和蛇伤致多系统脏器衰竭(MS()F)抢救的成功率不断地提高。根据临床实践对毒蛇咬伤的治疗,总结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一致认为治疗要抓主要矛盾。那么,毒蛇咬伤的主要矛盾是什么?主要是蛇毒作用于人的机体,使机体发生了一系列的中毒反应和变化,所以蛇毒是致病的主要物质基础。实验证明,将一个致死量的蛇毒注入动物体内,若能设法排出l/20,则动物不会死亡。因此,如何把蛇毒破坏、中和、排除,抑制其毒性作用是治疗中的重要课题。




民间蛇医经验认为:“治蛇不泄,蛇毒内结;二便不通,蛇毒内攻。”他们很重视从局部排毒和从二便排毒这些内外结合的解毒办法,收到了满意的疗效。

30年来,我们治疗各种蛇伤240l例,治愈2396例,治愈率99.7%。其中,眼镜蛇伤768例,治愈率99.86%;眼镜王蛇伤37例,治愈率96.87%;银环蛇伤328例,治愈率99.38%;金环蛇伤163例,治愈率100%;五步蛇33例,治愈率96.77%;竹叶青蛇伤510例,治愈率100%;烙铁头蛇伤372例,治愈率100%;蝰蛇伤13例,治愈率1009,6;蝮蛇伤5例,海蛇伤2例及其他蛇伤170例也全部治愈。由于我们治疗毒蛇咬伤种类多,重、危病例多,从而积累了一定的临床经验。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深入研究,总结出了一套以中医药为主、中西此标准于1997年在第一届国际蛇伤会议(湛江)上通过成为国际标准,1999年在中国台北的国际会议上确认2004年在第二届国际蛇伤会议(曼谷)上再次确认。医结合、经济、简单、实用、有效的治疗方法,为广大蛇伤患者解除了痛苦,使他们获得康复和保持了劳动能力。通过临床实践验证了治疗蛇伤药物神农解毒丹、神农蛇药酒对各类毒蛇咬伤中毒均有保护作用,协定处方内服小叶汤,外洗飞龙汤,外敷异叶合剂等。经临床验证也均对蛇伤中毒有较强的解毒作用,且没有发现毒副作用。突出地发挥了中医药在蛇伤急症和危重症抢救中不可取代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中西医结合治疗蛇伤的优势,我们率先在大陆与台湾省的同行合作,开展了多价抗蛇毒血清的l临床研究工作,经临床应用,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在蛇伤危重症救治方面,近6年来,我们抢救金环蛇、银环蛇、眼镜蛇、眼镜王蛇咬伤而呼吸停止的病例全部取得成功,抢救成功率100%。

金环蛇咬伤致呼吸停止的2个病例,在世界上是首先抢救成功的病例。五步蛇、烙铁头蛇、竹叶青蛇蛇伤致急性溶血、急性肾衰的抢救也达到先进水平。

笔者1991年在《中医杂志》第8期上以《中药治疗眼镜蛇咬伤溃疡114例报告》为题,全面阐述对眼镜蛇咬伤溃疡的治疗方法,取得全部治愈的效果。我们还对蛇伤性溃疡进行深入研究,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以自制的神农系列外用药为主进行治疗,治疗243例,治愈率100%。


20世纪80年代初,一个初夏的晚上,广西南宁地区某村三个女青年结伴步行5 km到公社看电影,途中一女青年左脚似乎碰到什么东西,另一女青年用手电一照,发现公路上有一条铅笔大的银环蛇,但没有被蛇咬的感觉,并不在意。看完电影后(晚上9时),顺便到卫生院去询问是否被蛇咬伤,当班医生检查脚上没有发现牙痕,身体亦无任何不适,便说:“没有被蛇咬;如果被蛇咬了,哪有这么舒服?”女青年说:“如果我被蛇咬了怎么办?”一语提醒了医生,那医生即开了两支季德胜蛇药(共40片),女青年当即服下10片,另用10片嚼烂涂脚,返抵家后约晚上12时再服10片,因感困倦便睡觉。至凌晨l时,咽喉不适,全身乏力,始感事态严重,勉强将余下的10片蛇药吞服后,由家人抬送去卫生院。凌晨约3时到卫生院时痰涎壅盛,不能言语。凌晨5时,待广西医学院的医护人员赶到时,已回天乏术。一名18岁女青年就这样呼吸心跳停止。因此,对诊断不明,尚不明确是否被毒蛇咬伤的人,也要按毒蛇咬伤来对待。由于思想麻痹大意,失治误治,造成严重后果的例子,确实太多了。 根据我们的实践体会,治疗毒蛇咬伤,要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具体分析、抓准矛盾、区别对待。总结出治疗办法有三条:①排毒解毒;②通利泄毒;③对症抗毒。这些都是围绕着“解蛇毒”这个主要矛盾而开展的。在执行这些措施中,要求做到“一快”“二准”“三严”:①快,即早期处理要快;②准,即诊断治疗要准确及时;③严,即严守工作岗位,严密观察病情,严格执行医疗护理中各项要求。做好病人及家属和有关人员的思想解释工作,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病人与医务人员、行政后勤人员齐心协力,共同与疾病作斗争,这是取得胜利的重要环节。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