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食用蛇的市场调查

据有关权威部门的市场调查显示:从1998年至2014年连续16年的时间里,我国食用蛇的市场销量持续走高,年涨幅均在10%15%;而蛇的卖价更是在逐年上涨,其年平均涨幅为15%~20%。食用蛇市场价格的高低与蛇自身的体重有直接关系,其价格差异实则就是体重规格方面的差异比拼。

据有关权威部门的市场调查显示:从1998年至2014年连续16年的时间里,我国食用蛇的市场销量持续走高,年涨幅均在10%〜15%;而蛇的卖价更是在逐年上涨,其年平均涨幅为15%~20%。

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膳食精进,其饮食结构更发生着巨大的理性调整或趋之营养平衡,使得青睐或购买蛇肉及蛇产品的人在逐年增多,这由国内许多大城市蛇类用量的大副攀升便可说明,如国内较大的广州市场蛇的月销量竟高达800~1000吨,稳居全国之首;其次是上海和南京市场,销量也稳稳保持在500〜600吨;紧随其后的则是深圳和珠海市场,销量为300~400吨;而长沙和武汉市场则后来者居上,有报道称其消耗量由原来的200〜300吨,一度曾达到1500-2000吨,比稳坐食用蛇消费“头把交椅”的广州市场还要多;成都和重庆市场为100~200吨;杭州和苏州则为150〜180吨;南昌和贵阳为100~150吨;而北方一些城市如北京、天津、大连、青岛、哈尔滨、沈阳、长春等地市的食用蛇消费量,也均保持在100吨左右或以上。

目前,可供食用的蛇类品种多达20~30种或以上,体形小而价位稍低些的,市场售价多在每500克25〜70元;体形中等的蛇类价格为80〜100元;体形大些的市场卖价颇高,总体的都能达到11〇〜300元或以上。食用蛇市场价格的高低与蛇自身的体重有直接关系,其价格差异实则就是体重规格方面的差异比拼。食用蛇是体重规格越大越贵,当然也与蛇类的具体品种有密切关联。

总之,食用蛇类品种的多样化或众多灵活的选择性,既满足或适应了不同消费者的不同需求,也很好地刺激了消费并拉开了蛇品种之间的价格差距,在丰富市场、繁荣经济的同时,也给广大养蛇

人创造了养殖不同蛇类的选择空间。

食用蛇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还有:市场对食用蛇的需求量在大幅上升,加之国家严格控制野外捕捉或滥杀野生蛇;而国内人工养蛇开展的时间短;规模小、产量低、市场缺口大,供求矛盾日益突出,种种看似不利因素下的人工养蛇,却因无法满足市场食用蛇供应量,而导致蛇类价格逐年稳步攀升。

市场上食用蛇货少价扬的窘迫局面,实则为人工养蛇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各地的养蛇人应以周边市场发展为导向,在继续加大蛇类养殖力度或理性经营的前提下,可在多多提供优质蛇类繁荣市场的同时,不断增加养蛇种类或蛇园(养蛇场)的发展规模,以备日后做得更多更好。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