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床养蛇技术

一些养蛇专业户在养殖过程中也不断地创造性地借鉴或开创新的养殖模式,利用生态床养殖蛇就是其中较好的例子之一。生态床养殖也称发酵床养殖,这是养猪专家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新的好方法。养蛇专家通过借鉴和吸收,根据蛇类养殖的特点,围绕蛇的生活习性,利用有益菌的微生物养殖概念,采用发酵有益菌垫料床养殖方法,这就是生态床养蛇法。

养蛇和其他动物养殖一样,也面临着人工成本的不断增加,因此开发更加有效的养殖方式也是今后养蛇的一个主攻方向。一些养蛇专业户在养殖过程中也不断地创造性地借鉴或开创新的养殖模式,利用生态床养殖蛇就是其中较好的例子之一。

生态床养殖也称发酵床养殖,这是养猪专家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新的好方法。养蛇专家通过借鉴和吸收,根据蛇类养殖的特点,围绕蛇的生活习性,利用有益菌的微生物养殖概念,采用发酵有益菌垫料床养殖方法,这就是生态床养蛇法。它是工厂规模化养殖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形成的又一个养殖亮点,是养蛇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一、生态床养蛇的优势

生态床养蛇是一种新型全生态养蛇模式,它具有如下优点:第一,它能有效地节省人工,减少养殖成本。生态床是利用全新的自然农业理念,结合现代微生物发酵处理技术提出的一种环保、安全、有效的生态养殖法,它能实现养蛇零排放、无污染、无氨气,彻底解决规模养殖场的环境污染问题。蛇类可以在生态床垫料上直隹排泄,不需要花费人力物力每天清理蛇箱。

第二,能节省饲料,降低蛇用药费成本,蛇排出的粪便在生态床上能迅速被微生物分解,粪便给微生物提供了丰富营养,促使有益菌不断繁殖而形成菌体蛋白。蛇类采食了这些菌体蛋白,不仅可以补充营养,还能提高机体免疫力,有利于其健康成长,不易生病,减少医药成本。

第三,蛇的生活更加舒适,通过生态床的层层垫料的作用,生态床能保持相对稳定的湿度和温度。在夏季生活在生态床上,蛇会感觉很凉爽;而到了冬季又能适爭保温,可以有效地延长蛇的生长期,提高蛇的养殖效益。

第四,趣料和蛇粪混合发酵后,变成优质的有机肥,这些有机肥经过处理后,可以用来养殖蚯蚓、蛙类、鱼类等,为蛇提供活饵料,达到生态循环利用的效果。

二、生态床建设

生态床分地下式生态床和地上式生态床两种。地下式生态床要

求向地面以下挖80〜100厘米,填满制成的有机垫料,然后蒙上痒盖物2〜3天后,再将蛇放入,它就可_以自由自在地生长了。这是一种非常适宜蛇类养殖的生态床。地上式生态床就是在地面上砲成,要求有一定深度,再填人已经制成的有机垫料即可,生态床底部不能为水泥地面。

三、生态床垫料的选择

可用于生态床养蛇的垫料相当多,各地养蛇户可根据本地的资源条件,因地制宜地应用,以当地废弃的农作物为主要利用原料,较好的材料是锯末、酒糟等糟渣饲料、麦麸或米糠的混合物,两者的比例为6:4左右。也可以用其他的废弃资源代替,例如秸秆、树叶杂草、棉籽壳,玉米芯等。垫料中的秸秆、树叶杂草、稻谷壳粉主要起蓬松透气作用,使得垫料中有充足的氧气,锯末屑、粪便、米槺、酒糟等糟渣饲料则可以增强垫料的保水性,可作微生物营养源。

垫料应新鲜、无变质、无毒、无杂、无异味。垫料具体搭配比例比较灵活,可以使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材料,使用原则以锯末为主,其他材料为辅。生态床养蛇的垫料厚度一般是20〜30厘米左右,需要一个月更换一次。

四、生态床垫料的制作

养蛇生态床的垫料是重中之重,只有将垫料配制好了,才能取得很好的养殖效果,否则可能会导致养殖失败。本书以制作50米2养蛇生态床为例,来说明垫料的制作过程:

首先是要准备好原料,这些原料包括:生态床菌液50千克;锅木、稻壳、花生壳、粉碎秸杆、玉米_芯等不容易腐烂的物质占50%〜60%,总量为250〜300千克,我们统称为惰性物质;麦麸、稻糠、玉米粉之考的有营养的物质占40%〜50%,总量为200〜250千克,我们称之为营养物质;水,若干。

其次是搅拌均匀,先将生态床菌液—半均匀混合到准备的水中,做成菌液稀释剂;再将约20%的营养物质和另一半生态床菌液均匀混合,我们称之为预混剂;然后将剩余的营养物质、惰性物质以及填充土一起混合搅拌,这时要注意操作要规范,一边混合一边用稀释过的生态床菌液稀释剂喷洒,同时也要撒预混剂。经过拌匀的垫料湿度一般45%左右。这个湿度可以自己掌握,用手轻轻地握一下垫料,以手指缝有水,但水却不会滴下来为度。

再次就是发酵,即把已经拌好的垫料堆放到一起,用塑料薄膜封闭起来发酵。温度在22°C以上时,发酵3〜5天就可以了;而当温度低于20°C,则要发酵5〜7天。制作好的垫料第2天的温度要升到40〜5'0°C左右;第3〜4天要升到60〜7(TC;5〜7_天恢复到40〜501时,就可以达到发酵腐熟的效果。

生态床需要经过发酵成熟(简称酵熟技术)处理后方可放人蛇进行饲养。酵熟技术处理的目的:一是增殖优势菌种,使之达到能完全分解粪便的作用,同时抑制杂菌污染;二是利用生物热能杀死大部分垫料原料中不利于养蛇生产的病原菌、病毒、虫卵等有毒有害生物体;三是通过发酵使有益菌繁殖,增加有益菌的存活量,抑制有害杂菌的生长。

五、生态床垫料的管理

一是判断垫料的运转,主要是通过闻气味来诊断生态床是否处于正常的运行状态。正常的垫料气味应该清香、有原料味,当然使用越久的垫料,原料味越淡,而多了点发酵粪便的气味,但不臭。刚开始使用的垫料还应该有曲香味,如果垫料中有氣味和轻臭味,则说明粪便分解不了,排泄的粪尿超过了垫料的消化能力,需要对垫料进行处理。

二是及时补充垫料,特别是进入秋冬天,或天气转冷的情况下,这时需要增加垫料厚度。

三是适时添加菌注液,可以在垫料表面洒人菌液,也可以翻动垫料,洒人到15厘米内层中。每平方米洒人1〜2千克菌液。

四是垫料要定期翻耙。进蛇以后的生态床,要定期翻耙,主要

是为了提高生态床的透气性,增强发酵效果。进蛇以后从第2周开始,一般每周根据垫料湿度和发酵情况翻耙垫料〗〜2次,深度在25厘米左右。如垫料太干时,要及时向垫料表面喷洒适暈水分,同时用铁铲把特别集中的蛇粪分散开来,以保持湿度,并促使蛇粪快速发酵;在特别湿的地方,按垫料制作比例加人适量锯末、谷壳等新垫料原料或调到别处,再用工具把比较结实的垫料翻松,把表面凹凸不平之处整平。从进蛇之日起,每40天为一周期,要进行深翻垫料一次,同时要及时补充适当水分、垫料原料和生态床菌液。

五是生态床垫料湿度的控制。利用生态床养蛇,垫料湿度决定了菌种发酵效率,也就决定了养蛇的空间环境。一般垫料湿度控制在50%〜60%,有益菌在蛇粪尿上迅速繁殖,粪尿分解速度明显加快,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明显减少,也能减少蝇蛆的滋生。六是做好通风工作。

六、养蛇的管理

一是蛇舍湿度与温度的控制。一般蛇舍适宜的相对湿度为50%〜75%,在此湿度范围内病原体不易繁殖。当空气相对湿度低于50%时,空气中粉尘浓度增加,病原菌在空气中传播速度加快,蛇的呼吸道疾病发生率增加;当相对湿度高于80%时,病原菌的繁殖速度加快,蛇的呼吸道疾病发生率也会增加。

不同生理阶段的蛇对温度要求不同,应作具体对待。在冬季就要将蛇按常规养殖方法进行冬眠;夏季如室温过高,可采取强制通风、水帘降温、喷雾降温等措施来达到降温目的。

二是适时减少饲养密度,这种做法主要是雏蛇进人中大蛇阶段,需要进行密度调整时进行,以保证生态床能达到长期利用的目的。

上一篇:乌梢蛇的养殖
下一篇:蛇场冬季管理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