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毒中作用于芳酰胺的酶

有些蛇毒能水解L-亮氨酰-卩-萘胺,即含有所谓芳酰胺或氨基酸萘胺酶。这种酶水解上述底物产生L-亮氨酸和卩-萘胺,第一次由Michl等发现,且他们在几种眼镜蛇、蝰蛇和响尾蛇蛇毒中都发现了这种酶。迄今为止,除Oshima等从日本蝮蛇蛇毒中部分纯化出这种芳酰胺酶外,尚未得到这种酶的纯品。

有些蛇毒能水解L-亮氨酰-卩-萘胺,即含有所谓芳酰胺或氨基酸萘胺酶。这种酶水解上述底物产生L-亮氨酸和卩-萘胺,第一次由Michl等(1965)发现,且他们在几种眼镜蛇、蝰蛇和响尾蛇蛇毒中都发现了这种酶。Tu等(1967)对来源于4个科的47种蛇毒进行了研究,发现几乎都有这种酶的活性,其中白唇曼巴、泰攀蛇、银鱗蜂(和食鱼鱼腹蛇毒显示很强活性。一般地说,这种酶在眼镜蛇毒和蝰蛇毒中活性较高,而海蛇毒中活性较低,响尾蛇毒中活性更低,蝮属蛇毒要比其他属蛇毒活力高一些。

迄今为止,除Oshima等(1968)从日本蝮蛇蛇毒中部分纯化出这种芳酰胺酶外,尚未得到这种酶的纯品。按照他们的研究结果,这种酶不太稳定,在70℃保温30min完全丧失活性。该酶的最适pH为8.5,对氯汞苯甲酸和Hg2+能强烈抑制其活性,这说明该酶的活性中心含有巯基。EDTA和DFP不影响活性,CN对活性有加强作用,水解L-亮氨酰-13萘胺的Km=l.5Xl(T3mol/L,用凝胶过滤法测定其分子量为128000。

7-谷氨酰转肽酶

7-谷氨酰转肽酶(7-GT)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组织中,细菌中也有这种酶,属于转移酶类,在体内能催化还原型的谷胱甘肽脱下t谷氨酸,并使后者转移到氨基酸或肽上,因此,在谷氨酰基转移中起重要作用。蛇毒中存在多种酶,有天然酶库之称,其中是否存在7-GT,过去一直未见较详细的报道。我国周德义等(1986)发现蛇毒中有>GT存在。他们选择分属于眼镜蛇科的眼镜王蛇.眼镜蛇金环蛇、银环蛇,竣亚科的蝮蛇

Pallas)、尖吻竣,蜂科中蜂亚科的圆斑蜂泰国亚种,海蛇科的青环海蛇和平颏海蛇等9种蛇毒为材料,比较Y-GT在这些蛇毒中的分布特点及电泳灯为。实验证明7-GT在蛇毒中的分布存在蛇科的专一性,以眼镜蛇毒和眼镜王蛇毒含量较丰富,两种环蛇毒含量较低。9种蛇毒经凝胶电泳后进行7-GT酶定位染色后可以看出,眼镜王蛇毒和眼镜蛇毒存在一强一弱2条7-GT酶活性带,青环海蛇毒和平颏海蛇毒也各显2条酶活性带,但活性弱得多。2条7-GT活性带迁移速度一快一慢,几种蛇毒之间有一定相似性。其他几种蛇毒尽管都显示一定的酶活力,但用酶定位的方法在凝胶上却看不到明显的区带,可能由于r-GT含量微,受实验方法灵敏度所限之故。对分子量进行测定,可见眼镜王蛇毒、眼镜蛇毒、青环海蛇毒和平颏海蛇毒都含有两种分子量的1GT,低分子量组分变化在15万〜25万之间,高分子量组分在80万左右。但眼镜王蛇毒例外,它的高分子量组分为55万。在梯度凝胶电泳中,几种7-GT含量高的蛇毒呈两条酶活性带,当进行等电聚焦方法电泳时,酶活性带增多,如眼镜蛇毒r-GT多达5条酶区带。在酶活性较低的几种蛇毒的梯度凝胶电泳图上看不出明显的酶活性带,但可以观察到弱的酶活性带。各种蛇毒的IGT等电点在4〜7之间。除眼镜蛇毒和眼镜王蛇毒外,其他蛇毒都存在一条PI接近4.20的区带。

Nayers和Wellner曾认为产生不同分子量及等电点的同工酶原因是由于:①酶分子的酰胺基数目或位置不同;②它们的含糖量不同;③分子的构象不同从而产生细微不均一性。吴祥提等人认为上述原因还不能解释同工酶分子大小相差很大的问题。从一些酶的同工酶之间分子量大致存在一个倍数关系提示我们,上述几种酶在天然毒液中可能存在分子之间聚集作用,当然也不能排除酶分子同蛇毒其他成分形成复合物的可能。

文献报道从哺乳动物肝、肾等组织纯化的7-GT其分子量多在9万〜12万之间。还有报道指出,纯化的r-GT在除去去垢剂后分子量增大,吴祥提等(1985)认为这是由于除去去垢剂后酶分子重新发生聚集而引起的。在对胎儿组$7-GT的研究中也得到多种分子量的7-GT同工酶,肝脏的Y-GT最低分子量组分是8万。同工酶之间分子量似乎存在一定倍数关系,这个结果提示可能存在分子的聚集。蛇毒也存在两组不同分子量的酶,其分子量较大,蛇毒7_GT与哺乳动物组织中r-GT的这种区别,主要是因酶来源不同。此外,也不能排除酶分子本身聚集或酶分子与蛇毒中其他成分形成复合物等因素。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