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飼料动物的养殖,一,泥鰍

养殖泥鳅的池,以混凝土结构为宜,较好建在阳光充足而水源好的地方。泥鳅的繁殖季节在48月份。要繁殖则需先选定种鳅,大于2岁的泥鳅就会产卵,每条母泥鳅怀卵数约6500粒。成年泥鳅的伺养,可用池或水田饲养。当水温高于30°C时,泥鳅钻入泥中避暑,这时应放入新水,同时增加水的深度。

为了丰富和确保喂蛇用的小动物,可同时在蛇场内某处养殖一些蛇类伺料小动物,这样既经济又方便。所喂养的小动物,较好是吃植物性饲料或昆虫,或杂食性者为合适。因为,若吃昆虫,既可以用黑光灯诱集,也可以用动植物下脚料培养蝇蛆等方法来解决。这些小动物若吃蚯蚓,则可以用草料、肥土等堆集来大量繁殖蚯蚓喂之。兹推荐一些喂养的小动物,并对其饲养方法作简要的介绍。

泥鰍其蛋白质含量高,且含有多种维生素。人工饲养的情况下,用的动物性饲料有鱼粉、蝇蛆、蚯蚓、贝壳肉、野杂鱼、肉及禽畜的下脚料等,植物性伺料有米糠、麸皮、菜籽饼、豆渣、豆饼等,一般容易获得,而且成本低。

养殖泥鳅的池,以混凝土结构为宜,较好建在阳光充足而水源好的地方。从既可作喂蛇的饲料,又可供应市场考虑,水池的面积一般为100〜150平方米,鳅苗池可以小一些,一般为40〜60平方米,深为70〜80厘米。

泥鳅的繁殖季节在4〜8月份。要繁殖则需先选定种鳅,大于2岁的泥鳅就会产卵,每条母泥鳅怀卵数约6500粒。种鳅应选身体健壮,体长15〜20厘米,体重为30〜50克。泥鳅的性别,形态上可用下面几点识别:在身体前端靠近头部的鳍叫胸鳍,公鳅的胸鳍长而前端尖,母鳅的胸鳍短而圆;背部的鳍叫背鳍,公鳅的背鳍两侧有小肉瘤,母鳅则没有,产过卵的母鳅,在生殖孔的两侧留有白色的斑痕等。

繁殖有自然产卵和人工催产两种。尤以前者为简单易行,自然产卵的泥鳅,在开春后备好产卵池,先用生石灰消毒后放入新水,至池中消毒结束后,按1条公鳅配3条或2条母鳅的比例放人。若欲达亩产150千克以上(1亩约等于667平方米),可放人种鳅600〜800条,并精心喂养。当水的温度升到18°C时,可放人人工鱼巢。人工鱼巢可用棕片、柳树根、水草等,并用竹竿固定于水中。当晴天的早晨,可把附有卵的鱼巢取出,移人孵化池中孵化,或者是把种鳅全部捉尽,留卵在原池孵化。若泥鳅不捉尽,则它们吞食其卵。当水的温度为24°C左右时,经过一两天即可孵出。

刚孵出的鳅苗,借头部的吸附器黏着在一些支持物上,3天后即开始游动并且开始摄食。如果放养的池是静水的,每100平方米



可养8〜10万条,若水是半流动的则放养量可增加1倍。鳅苗放养后,水中除施肥及施入腐败的有机物,使水中有机质能繁殖众多的轮虫、枝角类(俗名红虫、鱼虫,属甲壳纲)等浮游生物供鳅鱼限食外,同时喂给食物。初期可以撒喂给蛋黄、鱼粉,后期喂给人工配制的饵料。饵料上午和下午各喂一次。投喂的量开始时为鳅苗总体重的2%〜5%,以后逐渐增加到约10%。到体长约4厘米时,应分养一部分出去以降低密度。当体长约10厘米(体重约10克),就可移入大池采用成年泥鳅的饲养管理方法。

成年泥鳅的伺养,可用池或水田饲养。池养若用水泥地,底部应铺厚约20厘米的肥沃泥土,水深在40〜50厘米,在培养水中的肥分后,再按每平方米面积放40〜45条(一般每亩放人2.5〜3万)的比例放入苗。喂的饲料可用人工饵料,喂量各月不尽相同:第一个月泥鳅体重的1%,从第2〜6月体重为4%,7〜8月体重为10%,9〜10月体重为4%,11月〜次年3月份天冷,不必投放食饵。当水温高于30°C时,泥鳅钻入泥中避暑,这时应放入新水,同时增加水的深度。为了培养浮游生物作为天然饵料,平时池中要投放肥料,但当发现泥鳅经常浮头时,表明水中缺氧,不但要停止施肥,还应放人新水,凡有农药污染的水不应放入。冬季时为了有利保温,应增加水的深度,同时,在池角放些畜粪,借粪的发酵提高水温。除池养外,还可在水田中放养。这时应把田基提高到半米,而进水口和排水口均应装竹帘。为了越夏或防止水的干涸,在排水口附近应筑深为50厘米的坑。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