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蛇类的不同繁殖方式

大多数蛇类为一年一次生殖周期,有些两年一次生殖周期。雌蛇的繁殖方式有两种,即卵生和卵胎生。从雌蛇产仔看,与哺乳动物的胎生相似,但是蛇的胚胎在母体“子宫”里的发育,却不需要吸取母体的营养,这就与真正的胎生有别,这种生殖方式称为“卵胎生”。如蝮蛇科的种类大多为卵胎生,1次能产出46条幼蛇。

大多数蛇类为一年一次生殖周期,有些两年一次生殖周期。雌蛇的繁殖方式有两种,即卵生和卵胎生。

(1)卵生:大多数蛇为卵生,卵为椭圆形,两端较钝,白色或白褐色,外壳柔软而坚韧(因其卵壳由非钙质的纤维性物质组成)。卵的表面有黏液,常常相互粘在一起,卵的大小及数量因蛇的种类不同而有区别。例如体长8.5米,重113.5千克的网状蟒蛇,1次能产82个卵,卵的长径约10.2厘米,短径约7.6厘米;体长5.8米,重90.7千克的印度蟒,在每年3〜4月间产卵,卵的长径是10.2〜11.4厘米,短径为5.2〜7.6厘米;欧洲游蛇3〜4月龄后体长为61〜91.5厘米,在春季交配,大约两个月后开始产卵于腐败的植物里或肥料堆做成的凹窝中,每次产30〜40个卵;黑眉锦蛇约在5月份交配,交配时间约2小时,6月份产卵,卵产于背阳光的潮湿树下,每次产卵7〜8个;火赤链蛇1次约产10个卵;眼镜蛇1次能产卵20个左右,卵壳硬光滑呈白色,卵的长径约为15.2厘米,短径为2.2厘米;五步蛇每次产卵10〜12个。通常,蛇不作窝,把卵产于阴暗的地上、腐朽树根上或草堆、肥料堆里,靠太阳辐射热和植物发酵热来孵化。但眼镜王蛇却有造巢的习性,雌蛇在繁殖时能把落叶或枯枝堆成1个窝,窝的结构也奇特,分上下两层,下层产卵用,上层供护卵使用,雌蛇居住其中,有时雄蛇也参与护卵。通常蛇无孵卵的本能,只靠自然热能来孵化,因而孵化的时间较长。游蛇孵化期大约10周,眼镜蛇在平均温度2rc时需要7周以上的孵化期。但蟒蛇有孵卵的习性,它先将产下的卵堆在一起,然后以身围绕着所有的卵进行孵化。据测定,蟒蛇的雌蛇在孵化期间的体温比雄蛇的体温高12°c左右。雌蛇在孵化期除离巢去喝水外,一直待到把幼蛇孵出为止,孵化期长达80天左右。当蛇的胚胎在卵内发育成幼蛇,即将出壳时,幼蛇便以其吻端的“卵齿”冲破卵壳,然后钻出来,到大自然中生活。

(2)卵胎生:卵胎生的本质同卵生,所不同的是在卵受精以后,没有从母体排出来,而停留在母体的输卵管下端的“子宫”里,等胚胎在母体内发育成幼蛇后才产出到大自然中生活。从雌蛇产仔看,与哺乳动物的胎生相似,但是蛇的胚胎在母体“子宫”里的发育,却不需要吸取母体的营养,这就与真正的胎生有别,这种生殖方式称为“卵胎生”。从保证幼蛇的成活率上看,卵胎生比卵生方式好。仔蛇的营养自始至终来自卵中的卵黄,不是来自母体,不形成胎盘,母体不过起“孵卵箱”的作用而已,胚胎与母体之间不发生营养上的联系。如蝮蛇科的种类大多为卵胎生,1次能产出4〜6条幼蛇。

下一篇:蛇的内部构造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