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要提前识字吗?这个问题或许困扰着很多的家长,而且现在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看法。
有的家长觉得,顺应双减政策,童年就是玩啊!
也有家长认为,早点认识字可以为进入小学做准备。提前走一步,比落后好啊!
我家俩孩子都上小学了,谈下我对这个话题的看法,以及我是怎么给孩子做幼小衔接的?
01幼儿园要不要识字?
闺蜜的女儿珊珊,小时候闺蜜为了让她过的轻松一点,在上幼儿园前没有让她尽早识字。
等到女儿上小学后,上课老师讲课,听不太懂,还总是来回走动,老师发愁找到了闺蜜,问她为啥没给女儿做过幼小衔接?
看过杭州一所学校的要求,孩子进入小学之前,至少识字量要达到700-800字,最好有1000字以上。
刚好楼上的邻居在附近的重点小学当班主任,询问他以后我才知道,上小学之前有一定识字量的孩子,以后不仅学习轻松,整个人也会更乐观。
说真的,在此之前,我一直觉得,上小学之前的识字量,是没有什么具体要求的。主要看孩子的情况。毕竟,上小学后,还是要重新学。
但这位邻居的话,颠覆了我的看法。
02 识字量少会有三个困难
这位在重点小学当班主任的邻居老师坦言,如果孩子识字量少,进入小学就会有三个困难,躲都躲不过去的!
第一个困难,没办法独立完成作业
就拿闺蜜的娃娃珊珊来说,每次放学回家做作业,离开了父母就没办法做了。每次都需要父母在旁边给她读题目,帮助她理解字面上的意思,不然珊珊就不知道怎么写。
虽然家庭作业,父母可以帮忙读题,但考试呢?而且,长时间这样做,孩子会有依赖心理,遇到不会的就想找爸妈帮忙,自己根本不想主动学习。
第二个困难,跟不上老师的节奏
幼儿园就认识一些汉字的孩子,可以凭借着自己的能力,把一篇刚学的课文读出来;如果识字量达不到,即便是一篇很简单的课文,也会读得磕磕巴巴。
老师课堂上讲一点知识,他们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消化完。要是老师突然加快进度,孩子跟不上节奏,学习兴趣马上就降下来了,更别提预习复习的好习惯了。
第三个困难,心里有很大的伤害
学校其实是一个小集体,在这里除了学习之外,还是小孩子们交朋友的地方。那些学习好的成绩好的学生,自然就会受到老师的关注,同学们也愿意跟他们一块玩。
这样的学生就会有很多的机会跟老师接触,跟其他的小朋友一块玩,也会变得自信成熟一些。
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一般都不会受到老师的重视,甚至是轻视他们。小朋友也不愿意跟他玩,心思比较敏感的学生,他们就会认为自己是一个小笨蛋,自己也看不起自己。
二宝说,班上有学习不好的孩子,其他同学都不爱跟他们一起玩,还会嘲笑他们,什么都不会。
时间久了,他们就会产生厌学心理也会对父母产生抵触。亲子之间的关系变得恶化,对于他们将来的成长伤害是非常大的。
03 借助认字工具书,早些识字
尽早地让孩子识字一定是利大于弊的,但有些家长会用错了方法,耳提面命让孩子认字,这样是不对的。
如何教孩子识字呢?一定是有趣、好玩的方式,而不是摁着孩子认识汉字,学会如何读,如何写。
有些孩子3岁多了,认识了600多个汉字,还有的5岁多,就认识了1500多个汉字。这样的父母,都是怎么教孩子的?
其实,他们就是用了一本《学前识字16003d立体翻翻书》,让孩子翻一翻,看一看,汉字就马上钻到孩子的脑袋里了。
这本书有趣的地方在于,可以按一下发声,让孩子跟着书本上的内容看下去。交互式学习,会让孩子更有兴趣,也愿意继续学。
一本书中的高频字词有1600多个,还有超大全景图11幅,卡通图400多张,都是孩子喜欢的。
这本书直接放在孩子身边,根本不用管,他就能自觉的看下去,而且会主动翻看。即使娃不爱看,家长稍微引导,他也能很快就爱上。
还有一本《爱上汉字》,适合家长和孩子一起看,帮助系统了解汉字,并且知道汉字背后的故事。
这本书我和二宝、大宝都一起看过,他们比较感兴趣的是,汉字是如何演变来的。这就是深层的学习了,小朋友超级喜欢探索。
对孩子来说,有兴趣主动学习,和平时只是少量看汉字,还是有差别的。书中有儿歌、音频可以学习,孩子喜欢,大人省心。
这些汉字背后的故事,有历史、科学、文化、地理,孩子看完以后,逐渐搭建起自己的汉字知识体系,以后学汉字更轻松了。
这套书一共有8本,涵盖168个汉字,都是小学的识字重点。家长带孩子看一看,了解深刻,以后识字不费劲。
枕边育儿寄语:
3-6岁的宝宝正是学习语言词汇的阶段,家长一定要把握好这个阶段,做好识字启蒙。别等孩子上小学了才后悔,忘了早点教孩子识字!那时候就已经晚了!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