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建议教材删除《荷塘月色》,只因文中8个字,你认同这理由吗

散文是一种非常受文学爱好者所喜爱的一种文体,要说到现代散文大家,那么朱自清便是不得不提的一个名字。而我们熟悉朱自清又因为他最著名的三篇散文,《背影》、《匆匆》、《荷塘月是》。而其中最富争议性的便是《荷塘月色》这篇散文,因为曾有家长建议教材删除掉《荷塘月色》,这又是为什么呢?

我们先来了解一些《荷塘月色》这篇经典散文的创作背景,这篇文章是1927年7月朱自清在清华大学担任教授时所创作的。

这一年发生了很多事情,因4月12日的“四一二”政变,和7月15日汪精卫发动的“七一五”政变,导致国民大革命失败,中国因此处于一片黑暗之中。

朱自清作为一个手无寸铁的文人,自然什么也改变不了。因此他的内心常是抑郁和惶惑的,这种无法平静的复杂心情,便映入在了《荷塘月色》这篇文章之中。

读罢《荷塘月色》,我们能感受到作者复杂而沉抑的心情,也能感受到字里行间对月色与荷塘美的称颂。这篇文章容纳了太多的东西,有超脱现实而又不能的思想,有美丽的荷塘景色,也有作者热切的爱国情怀。

但是这样一篇精美的文章却因为其中的八个字被家长要求从教科书内删除,在文章的第四自然段有一句话是这么描绘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正是最后一句“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这8个字,会引起孩子们不好的联想,所以家长们才会建议删除的。

一般来说学习《荷塘月色》这篇文章的大多都是高一的学生,这时候的学生正步入青春期,而“出浴的美人”是一种诱导性的话语,因此容易对孩子们的心理健康造成不好的影响。

家长们的这个提议正是出于对孩子们的“保护欲”,希望孩子能够规避掉不必要的伤害。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首先家长们的出发点好的,但是这种“教条主义”的教育方式有点时候不仅没有效果,甚至还会适得其反。青春期的孩子即敏感又叛逆,你越是打压他,那么孩子就会像一个弹簧一样奔的越高。到头来还要骂孩子:你怎么就不能体谅我的苦心?

可是孩子们的“苦心”家长体会到了吗?与其去逃避问题,不如给予正确的教导和认识,因为在生活中比《荷塘月色》中“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这8个字要敏感的信息多的是,这些信息自然不会出现在教材中,可是家长又如何确定孩子们不会看到呢?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事实上《荷塘月色》原文在教材中被删减已经有过数次先例了,其中原本的“唱着艳歌去”被改成了“载歌载舞”,还有“妖童媛女,荡舟心许”亦被删除,直到最近一些年才恢复过来。很多读者可能都没有想到,自己在学生时代读到的《荷塘月色》其实已经是被打上了“马赛克”的文章,甚至将来自己的孩子还能不能在课堂读到这篇优美的散文,还是一个未知数。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