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8日,钟灵毓秀的清华园正式迎来了3800余名“零字班”本科新生。经历了特殊的2020年,他们终于开启了清华园的逐梦新征程。
2020年,清华大学共录取内地学生3500余人,港澳台学生60余人。内地学生中,理工类考生占比62.2%;文史类考生占比7.2%;艺术类考生占比6.9%;来自高考综合改革省份的考生(不分文理)占比23.6%;通过强基计划录取新生939人。另录取了来自全球49个国家的国际学生300余人。
新生共来自全国1100多所中学,其中,来自西部地区省份的学生约占26.6%,农村及贫困地区生源占20.2%,少数民族考生占9.7%,男女生比例约2:1。
9月8日报到当天,来自大庆实验中学的张嘉胤等10名零字班新生迎来了自己的18岁生日。年龄最小的新生为来自安徽省亳州一中的邓梅子文,出生于2006年1月,尚未满15周岁。邓梅子文通过安徽省提前批(定向)被自动化专业录取。
强基计划成顶尖学生新选择
从统计数据来看,今年全国31个省份的理科前10名中,七成被清华大学录取,在内蒙古、广东、云南、宁夏、广西、吉林、江西等省份,更是有约八成的理科前10名选择了清华大学。从分数线情况来看,在招生计划较多的情况下,清华在21个省份的理科统招录取分数线居全国高校之首;招生体量较小的文科专业同样受到考生青睐,清华在全国30个省份文科统招录取分数线均居全国高校之首。
在学科奥赛录取方面,2020年,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五大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公示入学224人,其中131人进入清华。生物学、信息学两科竞赛保送生约70%选择保送清华。尽管由于疫情影响,数学、物理、信息学尚未举行国际奥林匹克竞赛,但清华大学已经录取6名金牌获得者和1名银牌获得者。来
2020年,国家强基计划首次实施,清华大学吸引了16000多名优秀考生报名强基计划。经过科学、公平、公正的考核环节,最终选拔出了939位有志向、有兴趣、有天赋的优秀学子,保质保量完成强基计划招生计划。据不完全统计,被清华大学强基计划录取的新生中,9人高考成绩排在所在省份的前10名,比如广东省广州六中的刘洋、上海市七宝中学的李子捷、河北省衡水一中的刘志成、福建省福州三中的石泉等。
国际学生招生方面,2020年,共录取来自全球49个国家的300余名新生,其中“一带一路”国家和欧美国家数量最多。
新增专业备受考生青睐 计算机金融双学士学位录取30人
2020年,清华大学计算机与金融双学士学位启动本科招生,为既想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改变世界,又想学经济与金融经世济民的学子,提供了新的选择。作为清华大学首批设立的双学士学位项目,计算机与金融双学士学位项目由计算机系和经管学院强强联手,以期加强学科之间的对话与融合,促进学科交叉基础上复合型、创新型的人才培养。经过严格的二次选拔综合考核,共有来自17个省份的30名考生即将入读该双学位项目,成为通过严谨审慎培养方案制定,从而畅游计算机和金融两片学术瀚海的“第一批”本科生。
此外,为了服务国家海洋强国发展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落实学校教育教学改革要求及人才培养需要,2020年,经教育部批准,清华大学新设立了“土木、水利与海洋工程”本科招生宽口径专业,用于招收专业兴趣浓厚、对投身城市与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管理有强烈志向的优秀考生。2020年,清华大学在全国各省区市均将“土木、水利与海洋工程”的录取批次设置为提前批,采用“本硕”“本博”贯通培养机制,在读期间不转专业,兼顾学生的专业志趣、自主发展和专业化培养,共录取了79名有志于投身土木、水利与海洋事业发展的优秀学子,并将通过宽口径贯通式培养将他们培养成为服务国家土木、水利与海洋事业发展的创新型、复合型领军人才。
自强计划认定及录取人数创新高
2020年,来自全国28个省份268所中学的317名农村学子获得了清华大学自强计划降分录取优惠认定,最终共有197人成功考入清华大学,认定人数及录取人数均创历史新高。
2011年,清华大学首创并精心实施了自强计划,率先面向长期生活在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或民族地区倾斜招生政策,给予通过考核的寒门学子以不同分值的降分录取优惠,为自强不息、德才兼备的寒门学子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建立了一条从寒门到清华园的绿色通道。
2020年,清华大学在全国28个省份投放了自强计划招生名额,共有317名农村学子通过考核获得降分录取优惠认定,来自全国268所中学,认定人数比去年增加了123人;最终共有197人成功考入清华,比去年增加91人。其中,共有11名学生虽然获得了自强计划的优惠录取认定,但依然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实力达到了清华大学在当地统招批次的录取分数线。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获得自强计划认定的考生中,还有2名来自“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区的考生成功圆梦清华。
除了自强计划之外,清华大学还通过国家专项计划录取农村贫困学子。2020年,共通过国家专项计划录取新生275名,连续多年超额完成国家专项招生计划。据统计,2011年自强计划启动至今,已经有2700多名农村贫困地区学生通过自强计划和国家专项计划圆梦清华,成为“家里的第一个大学生”,激励更多当地学子坚信知识的力量,决心用知识改变命运,为更多家庭带去希望。
全方位推进线下线上融合式教学
新学期,清华大学全方位推进线下线上融合式教学,按照教学日历开课,所有应上、能上的课“一门也不能少”,身在校内外、国内外的所有师生“一个都不能少”。
线下线上融合式教学是有组织、成建制、全体系的课堂教学,是全体师生共同参与的一项整体性活动。在同一课堂中,学生既可以在教室现场,也可以远程线上接入参与教学活动。为实现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教与学活动,需将现场学生与远程学生的学习场景深度融合,实现高质量的共同学习。融合式教学既能保持与教室内学生的良好教学状态,又具备直播、回放、弹幕、在线做题、实时互动、多地多校同步教学,教学资源共享等多种多层次功能,实现远端学生同样的教学效果。融合式教学模式让教师能够同时与教室内学生、线上远端学生进行实时互动,也能够实现教室内学生和远端学生之间的实时交互。
学校要求,每位教师都必须参加线下线上融合式教学培训,掌握融合式教学的基本教学方法。在技术方面,暑假期间学校对200多间教室进行了硬件升级,以有效支撑线下线上融合式教学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