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男孩因妈妈两巴掌跳楼身亡,情绪不稳的家长,把爱变成了痛

9月17日,他因为在教室与另外两名同学玩扑克牌,被老师请了家长。

母亲来到学校后,在教室外的走廊里,开始训斥他。

母亲气势汹汹,上来就是一巴掌。母亲的斥责声非常大,周围的同学都能听得到。

比母亲高出半头的他,一味的低着头,拢拉着脑袋,紧接着迎来母亲的第二个耳光。

他没站稳,险些摔倒。路过的老师和同学,都忍不住抛来同情的目光。最后,母亲忍无可忍,开始掐住他的脖子。

经过的老师看不下去,劝说母亲,她才停止了暴戾 的动作。母亲走后,他沉默了两分钟,纵身一跃,结束了自己年仅14岁的生命。

这就是那个因为母亲的两巴掌,跳楼身亡的初三男孩。

童妈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隔着屏幕,都能感受男孩的绝望和屈辱。

02

很多人都猜,这个男孩在跳楼身亡前的两三分钟内,到底在想什么呢?

他究竟在脑海中闪过怎样的画面?是什么让他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有人说:“他在想报复的方式,他觉得无法惩罚家长,只能这种方式让她后悔!”

也有人说:“在公众场合,母亲都这样。在家里,这样的打骂肯定也是习以为常了。这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已。”

童妈不想去猜测这些原因,只想分享一下最近发生在女儿童童身上的一件事情。

那天是在接她从补习班回来的路上,她坐在车子的后座上,突然意味深长地跟我说:“妈妈,我想变成大人!”

我问为什么呢?心底暗暗期待她有一个出人意料的答案。

结果,她说,我想试试打人的感觉,就像大人打小孩一样,我想知道手会不会疼?

我的心咯噔一下,没想到她会有这样的回答!

我突然想起那天早上,因为她不好好做作业,情急之下打了她一巴掌。

那一巴掌,对大人来说力道不重,但落在她的身上,却五个明显的手指印。

一巴掌拍下去后,她恐惧的看着我,把所有的委屈生生的咽回肚子里,最后只能乖乖听话。

她一定觉得那巴掌很疼,她想知道妈妈感受到她的疼了吗?

她一定是不明白,最爱的妈妈,为什么要下那么重的手去打她?

她更想知道,妈妈打她,还会爱她吗?

所以她才说出这样的话。

说实话,那一瞬间,自责、愧疚、心疼,全部袭来,我被她惊到了。

一个巴掌,尚且如此。那两个巴掌加上侮辱性的言语,又当着那么多同学和老师的面,那个跳楼的孩子,内心是遭受了多么大的蹂躏啊!

他匆匆结束了自己14年的生命,对他母亲来说,也的确完成了最大的报复。

此后余生,他的母亲在想到儿子身亡的那一刻,都会陷入痛苦后悔的深渊。

如果不是妈妈情绪失控,又怎么会酿成这样的悲剧?

03

网上说,妈妈的脸色等于孩子世界的颜色,妈妈情绪稳定,孩子情绪就会稳定。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爱德华.特罗尼克,曾做过“无表情游戏”的实验测试。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测试一开始,妈妈笑得非常开心,妈妈的眼神语言,身体都积极响应着孩子所有的行为,这个时候孩子也会非常快乐。

然后妈妈开始变换表情,由温和变得冷漠严肃,最后到面无表情。

孩子看到妈妈的变化,开始变得很慌张,然后转移视线。不过孩子会尝试着,去跟妈妈对视互动,引起妈妈的注意。

如果妈妈,还是面无表情,孩子就会忍不住哭泣,并表现出烦躁和焦虑等情绪。

这个著名的实验说明:在环境中哪怕发生微小的变化,妈妈的情绪都会对孩子的情绪、人际关系和智力的发育有深远的影响。

孩子如果长期处于这种情绪压力之下,就会变得谨小慎微、习惯察言观色。

经常生活在惶恐和内疚中,自我价值感也低。

孩子会不快乐,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就像那个14岁男孩一样,走向极端的方式。

童妈也是在经历那件事情以后,开始了情绪的管理。

这个过程并不容易,但只要从自我改变,不仅亲子关系得到了提升,在教养孩子方面,也会很有很大的进步。

04

前几天,童童不小心摔碎我的手机,我就体会到家长情绪管理的好处。

事情是这样的:

我正在洗衣服拖地,手机响了我没听到,她来给我送手机。结果走的着急,手机摔到地上,屏幕碎了。

那是一部刚买的新手机,看着新贴的钢化膜上满屏的碎纹,我心头的火蹭了一下就窜上来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她看到我脸色变了,眼睛里全是恐惧。就是那个恐惧的眼神,一下子触动了我。

我赶快离开事发现场,去到阳台上通风的地方,做了三次深呼吸。我感觉大脑,有些神清气爽了,心里淤堵的气,也畅通了不少。

随后,我开始分析,手机被童童摔碎这件事。她一定是觉得我有重要的信息,才会帮忙递手机。但是地面滑,她走的着急,小手抓握不紧,才会让手机摔碎的。

我一定不能冲她发火,不能否定她的善心。我微笑着走向她,抱了抱她,说了一声谢谢(毕竟她是在帮助我)。接着耐心的跟她分析,她为什么会把手机摔碎?

她听完我的分析,觉得我说的非常对,并下决心改正毛毛躁躁的习惯。

这件事情以后,我发现童童更愿意乐于助人了,而且跟我的关系也越来越好了。

后来,我就总结了一套,控制情绪的方法,分享给大家:

走到通风的地方,深呼吸三次,如果还是很生气,就转移一下注意力,玩玩手机,看看电视。

给孩子一个微笑或者拥抱,肯定孩子的付出,给他适当的赞扬。

跟孩子沟通问题,一起找到犯错的原因,然后一起寻求避免犯错的途径。

写下来,监督孩子去实施,并教他学会总结,避免下次犯错。

当孩子犯错误的时候,我们不要只顾着教训孩子,发泄自己愤怒的情绪!要帮助孩子改正错误,并从错误中吸取经验和教训,这样孩子才不会重复犯错。

在教养孩子过程中,父母的情绪管理非常重要,你觉得呢?

当孩子犯错时,你是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理智地跟孩子沟通呢?

欢迎评论区里留下你的妙招哦。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点我,暴富,瘦十斤

标签: 孩子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