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亲爱的自己》,阚清子饰演的张芝芝俨然是另外一个顾佳。
这日子让她给过的,我都替她堵得慌。
张芝芝做过好几件与顾佳相同的事。
她们都想方设法把孩子送进最好的幼儿园,也都因此遭遇了所谓“优质家长”的排斥。她们都使出了“点心社交”的方式去巴结“优质家长”或太太圈,并为此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自己的尊严。
张芝芝错过了“家长团建”之后,被踢出了群聊。后来,她便用自制的小饼干去求得原谅。谁知群主虽然收下了她的饼干,却依然没有给她好脸色看。
她还用自己老公的母校去跟对方攀关系,却再次被对方当众撅回,“我外公确实是交大的,但他不是学生,而是校董”。
她老公脸上已经很挂不住了,但还是客客气气地说久仰久仰。没想到对方更绝,“你都不知道我外公姓什么,你久仰什么呀?”
我要是她老公,此刻真想扬起手,给自己一个嘴巴。
张芝芝与顾佳最大的不同在于,她缺少顾佳的骨气。她的底线要比顾佳低得多。
虽然老公当众受到了贬损,但张芝芝依然以重回家长群为荣。后来,家长们再次策划活动,需要有人负责完成策划案。其他家长都不接茬,只有张芝芝自告奋勇。
张芝芝在公司是做行政工作的。她不知道策划案该怎么做,但她认为自己有后盾,那就是闺蜜的男友,朱一龙饰演的陈一鸣。
张芝芝上午把“差事”交给闺蜜,然后闺蜜就得亲自跑去交给陈一鸣,然后这个策划案必须在下班之前交稿。
你见过哪个策划案是立等可取的?洗照片急活还得另加钱呢。张芝芝觉得陈一鸣是策划界的高手,便想当然地认为他搞这个是小意思。
更重要的是,张芝芝并不知道陈一鸣此刻已经辞职了,所以这更加显示出她的情商之低。别人白天不用工作吗?
家长群的“策划会”结束后,张芝芝望着一桌子没怎么动过的甜品,再想想人均将近400元的AA制消费,暗自心疼。
她也不愿意过这样的生活,但一切为了孩子,她不得不忍。
她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所以勒紧裤腰带也要把孩子送进“高档幼儿园”。她又怕孩子在幼儿园被孤立,所以才努力取悦那些“有话语权”的家长们。
她把自己搞得很累。顾佳是全职主妇,而张芝芝白天还要上班。她除了工作就是孩子,脱下西装换围裙,几乎没有时间照顾自己。
她把自己搞得很悲壮。老公不理解她,家长们也看不起她。她心里很清楚,但她认为这是一个母亲必要的担当。
张芝芝在孩子教育问题上产生的焦虑和疲累,源于不自信。
如果她足够自信,就不会削尖脑袋往高档幼儿园里挤。孩子的见识不仅仅来源于幼儿园开什么课,也在于父母带孩子见过什么样的世面。
如果她足够自信,就不会因为别人家的孩子学芭蕾舞,就也要给自己的孩子去报这个班。
如果她足够自信,就不会去跟别的家长攀关系。饼干可以送,但八竿子打不着的校友关系攀来何用?
如果她足够自信,就会知道对于幼儿园时期的孩子来说,健康和快乐才是最重要的。如果家长能从孩子的爱好中发现天赋并加以引导,那就更好了。
可是她看不到这些,她过于信奉“人往高处走”,她担心自己给孩子打下的基础不够厚,担心自己会耽误孩子的未来。
因为不自信,所以才要随大流。
一个巴掌拍不响。张芝芝把日子过成这样,她老公也脱不了干系。
这两口子从未就孩子的教育问题进行过有效沟通。通常的步骤是:老公抱怨一句,老婆絮叨十句,然后老公无言以对,双方各行其道。
彭冠英饰演的刘洋,身上具有一部分大男子主义的特征。他对老公身份的理解,仅限于赚钱养家。至于看孩子什么的,他觉得都是老婆的事,所以你让他带一回娃,他能给你带到医院去。
结婚以前,他们应该是在外人看来比较般配的一对。你看,男人年轻有为,在单位努力上进。女人呢,模样不错,工作稳定,人也贤惠。
所以他们才认识半年就结婚了。这半年再去掉平时工作的时间,在有限的约会里,他们从未真正了解过对方。
随着小矛盾的不断累积,夫妻之间的一场大吵已经在所难免,甚至离婚都不是不可能的。
人不碰壁就不会反思。或许,这场家庭内部的未来战争,才会让夫妻双方认真总结过去,开始新的生活。
《亲爱的自己》对于张芝芝而言,应该就是把对孩子的过度焦虑转移一部分出来,变成对自己关照,以及对家人的松绑。
建议张芝芝去看看电影《银河补习班》,看看人家那个单亲爸爸是怎么帮助孩子开阔视野、磨练心智的。
同时也建议张芝芝去看看《乘风破浪的姐姐》,听一听张雨绮临别时说的那句,“你妈我呀,不仅风华绝代,还能乘风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