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爬后走”与“不爬就走”的宝宝有何不同?长大后的差距很明显

文|全文共1651字,阅读时间约4分钟

宝宝出生之后,一般情况下,十个月左右就可以摇摇晃晃的扶着东西走路了,有些走路比较晚的孩子,在一岁或者是一岁半的时候,也基本上已经学会了走路。

而有的家长会发现,孩子学走路的方式是各有不同,基本分成了两种状况,一种是过渡性的“先爬后走”,而后一种则是直接“不爬就会走”。

面对这两种情况,很多家长认为,那些不用经过过度,直接不爬就会走的孩子,往往比那些先爬后走的孩子更聪明一些,骨骼发育的更结实,尤其是一些老人,更是对此观点深信不疑。

“我孙子不爬就会走了,长大肯定聪明,”入学没几天,自己“打脸”

“我孙子不爬就会走了,以后绝对聪明。”自从自家孙子没爬就学会走路之后,这位奶奶可谓是极其自豪,见人就夸自己家的孙子聪明。尤其是经常向邻居家的同龄孩子炫耀,说自己的大孙子长大肯定比邻居家的孩子聪明。

可孩子到底是聪明还是不聪明,可不仅仅是说说而已的,前段时间,孩子终于到了上学的年龄,差距就直接出来了。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这位“不爬就直接会走路”的孩子,不仅不聪明,反而在班级里属于倒数的存在,反观邻居家的孩子,成绩却非常优秀,孩子也很懂礼貌。

自此之后,这位奶奶再也不敢在别人面前夸自家孙子聪明了所以,这种民间“谬论”真的是不可信。相反的,在现实生活当中,往往是那些先爬后走的孩子似乎会“更聪明”一些。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不爬就走”的孩子真的比其他孩子更聪明吗?

不见得,学会走路之前的爬行真的很重要

•爬行可以促进宝宝的大脑发育

首先,孩子在爬行的过程当中,可以大大刺激四肢的神经系统,还可以丰富大脑和小脑的神经联系,从而促进宝宝的大脑发育,让孩子变得会更聪明一些。

•爬行可以锻炼孩子的四肢协调性

再者说,那些先爬后走的孩子,四肢协调性往往比那些不爬就走的孩子好很多。

在攀爬的过程当中,手脚并用,可以大大锻炼孩子的身体协调能力,不仅促进身体协调,而且还可以在孩子日后走路的过程当中,让孩子走的更稳当。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爬行甚至可以增强孩子的体魄

除此之外,先爬后走的孩子,甚至还会有健康和体魄上的优势。因为宝宝在爬行的过程当中,是可以锻炼全身的肌肉的,让整个身体都处于运动状态,无意中就可以增强宝宝的体质,锻炼孩子肌肉的力量,增强体魄,提高免疫力。

看到这里,你还认为那些“不爬就走”的孩子比“先爬后走”的孩子更聪明吗?其实这种言论并没有科学依据。相反的,那些先爬后走的孩子往往会相对更聪明一些,肢体协调性包括体质也会更好一些。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所以家长们一定要重视爬行带给孩子的有利影响,不仅不应该制止,反而应该锻炼孩子的爬行能力,而且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爬行环境很重要。

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爬行”环境,父母所需要注意的还有很多。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创造良好的“爬行”环境,家长要重视这2点

1)、注意爬行环境的柔软性和安全性,避免危险出现

给孩子创造良好的爬行环境,一定要让孩子在柔软和安全的环境中爬行。一些坚硬的水泥地或硬瓷板,还有质量不合格的地垫,尽量的还是不要让孩子在上面爬来爬去。

在地上垫一个软软的没有异味不会掉色的垫子,把地上一些尖锐和危险性的物品搬走,才可以让孩子更安全的练习爬行。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2)、莫让孩子上陡坡,爬楼梯,一切以孩子的安全为主

除此之外,在孩子爬行的过程当中,不要让孩子上陡坡及爬楼梯。

一些家长习惯性的会让孩子爬楼梯,想着可以锻炼孩子的四肢力量,但这种状况是非常容易引发孩子发生危险的,毕竟孩子的四肢力量达不到,万一没有抓牢,很容易跌倒,所以尽量还是不要如此。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辣妈语录:

看到这里,你了解到“先爬后走”和“不爬就走”的孩子之间的差别了吗?

并不是说哪一类型的孩子更聪明,而是孩子聪明与否是后天教育的培养,跟先爬还是先走关系不大。爬行只是更加有机会锻炼孩子的四肢更加协调,有助于孩子脑部的发育。

所以希望家长们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可以放平心态,不要太在意一些细节问题。平时可以多锻炼一下孩子的爬行,并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爬行环境,对于孩子的发育很有帮助。

家长们,你家孩子是“先爬再走”还是“不爬就走”的呢?

本文编辑:妈妈缘

审稿主任:全能辣妈

(图片源自网络)

标签: 孩子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