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第一,超市随便买10秒”,专家表示:物质奖励吃力不讨好

文/凌说

一个学期结束都会进行期末考试,是对这个学期的学习情况总结,也是让学生通过这次考试知道自己的知识漏点,然后查缺补漏,假期也不要太过于放松,将自己的弱势科目补充学习,下学期继续努力。

平时家长并不能时时刻刻看着孩子学习,偶尔也只是通过老师知道孩子的学习状态,期末考试能让家长最直观的知道孩子的学习情况,所以家长们也都非常重视孩子的期末考试成绩。

考得不好,科科不及格可能会孩子一个“完整的童年”,一顿“男女混合双打”,考得好也会奖励,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世界,小孩子也有自己喜欢的东西,但平时父母不会轻易给买,想要却得不到的东西,都能在这个时候说出口,只要你期末考试成绩够好,家长都会答应的。

期末考第一,超市随便买10秒

大多数省市的中小学期末考试也都陆续结束了,学生们正式进入假期。生活在网络时代,平时人们喜欢把日常生活中发生的事发到网上,最近在刷某段视频APP的时候发现,很多家长将“超市随便买10秒-30秒”作为孩子的奖励。

期末考试成绩好,考到班级前5名,家长就带孩子去超市,孩子可以买任何自己喜欢的东西,但是只限10秒钟,有的家庭条件不较好的,会给孩子多一点时间,15秒或者30秒。

突然间这种奖励方式非常流行,家长们也互相借鉴,觉得这种方式即能让孩子得到满足,又能锻炼其消费能力,还能鼓励孩子下学期继续努力。

针对这种奖励方式网上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反对的人认为,这不是锻炼孩子的消费能力,而是建立不正确的消费观,花钱应该在能力范围内,这样无限制的满足孩子,不是件好事,总有一天你会满足不了的。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针对这种奖励教育专家也有话说

专家认为:“这种物质奖励吃力不讨好”,家长没少花钱,孩子还觉得没买尽兴,可能心底里还在抱怨父母为什么不给多一点时间,所以说“超市无限购”不是不一个明智的物质奖励。

而且物质奖励本身就有弊端,学习是学生的义务,如果拿物质去等价交换,学习的意义就变了,当孩子长大了,要求的物质家长满足不了了,那是不是就不学习了?

所以说让孩子认清学习的本质,让其知道学习是给自己学,而不是给家长学,也不是给老师学,只有知道学习的意义所在,将来才有自学能力,毕竟上了初中高中后,自律学习非常重要,如果没有一定的自律性,很难考上重点大学。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分析:

教育专家对于“物质奖励”非常反对,尤其是根据学习成绩对孩子进行物质奖励,这种说法听上去确实有一定的道理,不过孩子本身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再加上一定的物质奖励,那是不是物质奖励就会起到激励的作用,双倍效果加起来会更好呢?

笔者认为,物质奖励是可以有的,但是要有一定的前提。

怎样让学生知道学习的意义所在?家长要不要针对孩子的学习成果进行奖励呢?

学校或家长可带学生去大学校园

大学校园是学习氛围最浓厚的地方,尤其是一些985名校,校园里优美的环境、浓厚的学习氛围、朝气蓬勃的青春气息,进入校园就会感觉到美好,家长或者老师可带学生去校园里逛一逛,让其感受大学的美好,知道只有现在好好学习,将来才有接受高等教育的资格,然后为之努力。

带孩子去贫富差距最大的地方

当孩子对学习产生厌恶,物质奖励再也激起不了她学习的心,父母可以带她去火车站和飞机场这两个地方看一看,这两个地方每天都是人流最大的地方,形形色色赶路的人,火车站尤其是坐绿皮火车的人,肩上背着生活,踏着回家的路,碌碌无为为生活奔波这。

而飞机场的人大多干干净净,脚步缓慢,看上去悠然自得。让孩子感受到巨大的贫富差距,心里受到触动,自然而然就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了。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可以进行物质奖励,但要讲究方法

人非草木,都有喜欢的物质,那么家长作为孩子的监护人,是有责任给其提供相应的物质条件的,所以父母给孩子买东西谁也说不出啥,当然把这些物质生活当做奖励,激励孩子学习也是一举两得。

但进行奖励之前,一定要先进行语言赞美,对孩子说:“你很棒,很优秀,爸爸妈妈为你感到骄傲,下一次继续努力!”之后再进行奖励效果会更好!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你觉得家长应该给孩子物质奖励吗?欢迎留言交流分享。

专注教育那些事!每天分享小、初、高、大学生的日常,解读教育中遇到的点滴琐事,如果你也对教育那些事感兴趣,请关注我,把我的文章分享给更多喜欢研究教育的人,一起探索教育的秘密。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期末考试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