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如果有小孩,
家中药品可得收好了!
因为许多药片外都裹了一层糖衣、
药水中添加有甜味…
这样的设计容易让小孩子把药物当糖果误食,
一旦孩子误食,后果很严重!
男童抽搐神志不清急送医
家长对病因懵然不知
9月6日下午,广东省人民医院珠海医院(珠海市金湾中心医院)急诊儿科接诊了一名3岁男童。
患儿凌晨两点多开始出现抽搐和面色发绀,持续约一分钟后自行缓解。当天上午还能正常进食玩耍,中午开始又出现2-3次抽搐,随后神志不清,呼之不应,于是被紧急送到医院。
接诊医生立即予以止惊、洗胃、镇静等抢救措施,并试图找出患儿的病因。家长多次否认孩子接触过毒物和药物。那既没有头颅外伤,又没有过往病史和过敏史,经血液检查也没有感染迹象。病因到底是什么?
误吃降糖药的3岁宝宝已清醒,目前情况稳定
结合患儿入院时血糖异常、抽搐、神志不清、烦躁、多汗等症状,儿科主任医师东建亭和潘惠妮认为,小童误服药物的可能性较大。于是反复追问家长,促其查清楚家里药物有没有减少。爷爷回家翻药柜数了数,果然发现自己的降糖药格列美脲片少了7片。原来前一天,患儿在爷爷房间内玩耍,误吃了降糖药片。
橙子味止咳药水
孩子误当饮料喝了个底朝天
9月7日,该院儿科又接诊了一名过量服用止咳药水的3岁宝宝。经过紧急洗胃,孩子情况有所好转,但仍需要住院观察治疗。
家长告诉医生,小孩这一周老是咳嗽,在其它医院医生开了一瓶丙卡特罗口服溶液。由于止咳药水是甜的、带有橙子味,孩子以为是饮料,偷偷地把剩余的50ml止咳药水(一整瓶是60ml)一次性喝完了。家长发现药瓶空了,赶紧把孩子送往医院。
儿科医生莫鸿图介绍,患儿入院后及时给予了洗胃治疗,后续检查出低钾血症。而服用丙卡特罗口服溶液过量通常会引起心律失常,严重的甚至会导致死亡。
医生提醒
当发现孩子误服药物,家长首先不要惊慌失措,切忌打骂孩子,避免孩子因害怕紧张而隐瞒实情。同时要将患儿立刻送至最近医院,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间。
家长们要多留心了!
转发提醒身边的宝妈宝爸!
文:珠海传媒集团 何进 通讯员 曹惠仪
图:珠海传媒集团 张洲
责任编辑:孟鑫
编辑:闫宇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