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手记|由“许同学退学”引起的思考

许东东同学还是熬不住,选择提前退学回家了。看着他留在我办公桌上的便条,我真不知如何是好。

学期初,开学好几天了他都没有来上学,我找几个和他家住在一起的同学捎信,又打电话给他父母,通知他赶紧来校上课,可他就是不到校。

我再一次联系他在外面打工的父母,看看有没有效果。可他父母显得很无奈,不知督促他多少遍,说了多少好话,就是不愿意上学。唉,现在的孩子就是任性,父母都拿他没办法。

学校要求各班主任迅速做好个别流失生的返校工作,初中阶段毕竟是义务教育阶段,可不能随意让一个学生中途辍学啊!

本期是九年级最后一个学期,只有三个半月。越到最后,一个同学都不能少。我再次去家访,动员他返校,苦口婆心地说了许多好话,好不容易才来上学,现在刚过了一个月又离开了,我该怎么办?

看着他给我的便条:

班主任:

我在班上真的坐不住了。新课都上完了,我该走了。接下来是复习,为升学作准备,我升不了学。以前没学习,底子差,听不懂。整天在位置上干坐着。

这段时间大家都很忙,跟我玩的人也没有了。我呆在学校里很无聊,不如回家。您也不要找我父母,我过几天就去他们那里,做我喜欢做的事。

对了,六月的毕业考试我会回来参加,班级的合影照记得叫上我。

学生:许东东

许东东同学这样的举动,在我意料之中。上学期中途他就有退学的想法,被我劝住。他对学习不感兴趣,门门功课落后,成绩差。老师上课听不进去,自己也学不进去,功课弄不懂,作业不能独立完成。整天只是在教室里干坐着,无所事事,想想这样的冷板凳也真是难坐啊。

不过,像许东东这样的学生在我们这里各个班都有,毕业班还不仅仅是一两个。现在的农村学校,因贫辍学的孩子几乎没有了。都是因为对上学读书没有兴趣,学习成绩差,不被关注,受到冷落,在学校里实在是呆不住。尤其是临近毕业,越到后期,压力越大,气氛紧张,重复性的复习、高强度的学习,有的实在承受不住,就干脆不上学了。

教学质量始终是学校的生命线。现在被人们看重的所谓的教学质量,仍然是升学率,是某某学校考取了多少人,升学率高的学校教学质量就高。这样,学校不得不狠抓升学率,各校之间相互竞争也很激烈。随着中、高考日益临近,各个学校不得不苦战、大战,争分夺秒、奋起直追,想方设法提高学生的成绩,赢在大考。

为了提高成绩,学校整天渲染紧张的学习气氛。一方面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提振士气;另一方面不断地给学生的学习加压,“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逼着学生你追我赶,加班加点,在规定的时间必须要出成绩,以迎接即将到来的大考。

强化复习,备战大考。老师引领学生进行系统的复习,对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全面梳理。老师上课是大容量、快节奏,是系统化、有重点的复习。这对于知识不牢固、基础差的学生来说,上课几乎是对牛弹琴。就是有些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在这样紧张单调的学习过程中,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疲沓状况,往往都很容易懈怠,何况是那些差生?

密集的测验和模拟考试更是家常便饭。试卷像雪片一样飞来,没完没了的题海战术,使学生压力大,负担重;学得很苦,很累。而那些在学习竞争中掉队成下游的,往往被甩在一边,不闻不问,不受关注,只得干坐冷板凳。有的耐不住寂寞,生出事端,惹点是非,会遭到严厉指责。这样他们在校实在是蹲不住了,便选择退学回家。

前些年,这种高强度、紧张的学习氛围出现在高中阶段,尤其在高三的高考前夕。现在不知不觉的下移,初三年级的中考、小学六年级的升学考、每个学期期末的全县统考,还有年级抽考等各种检测;甚至孩子从一开始上学,就弥漫着激烈竞争的火药味。因为不能让孩子输在所谓的起跑线上。

教育主管部门从上到下也出台了“禁止片面追求升学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规范办学行为”等许多重要举措,实施了许多禁令,结果都收效甚微。只要存在中、高考的指挥棒,教育的压力和学生的压力,仍然是教育难言的痛。

图片正在加载中,请稍后

教育的目的应该是人的全面发展。从教育学生的角度来看,单纯地引导学生考高分、追求升学率是不科学的。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才是教育的方向。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磨砺、提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这才是教育的关键。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社会上更多的是普通人,提升素质、培养合格的公民应该是教育的主要任务。

教育是一项公益性事业,最忌讳急功近利。一旦教育摻入杂质,那么教育就变味了,就会背离教育的初衷,背离教育的规律;导致教育畸形发展,往往容易走向死胡同。

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是为学生的未来做“生活准备”,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生存和发展。教育是长远的事业,是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因此,学校教育必须对每一个学生的未来负责,坚持以人为本,回归教育的本真,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更好的教育,使每一个孩子都感受到教育带来的快乐,使每一个孩子都能至始至终地享受着教育的阳光雨露,从而不断地茁壮成长。

我们不能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情。每一个教育者,从改变自己开始,回归教育的本真;以人为本,遵循教育的基本规律,为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撑起一片五彩的天空。

--END--

来源:文乡枞阳

转载请注明出处,侵权必究

作者简介

方新政枞阳县麒麟初中教师,县作协会员。

最新资讯

文档百科

CopyRight © 2000~2023 一和一学习网 Inc.All Rights Reserved.
一和一学习网:让父母和孩子一起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