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喂牛长得快又省钱?

先喂粗的饲料,牛就会饥不择食,往往吃的比较多。然后再喂一些有营养的精饲料,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牛的反刍功能,对粗饲料有很好的吸收,节省了精饲料。育肥牛的出栏时间,应结合其品种、体质量、肥育度及市场需求而定。

第一种方法:先投粗饲料,再喂精饲料

 

先喂粗的饲料,牛就会饥不择食,往往吃的比较多。然后再喂一些有营养的精饲料,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牛的反刍功能,对粗饲料有很好的吸收,节省了精饲料。

 

第二种方法:少量多次投放饲料

 

每次少投一点料,分多次投料可以多节省饲草。因为料草一次投太多,容易养成牛挑剔的毛病,都是选好吃的先吃,剩下的就浪费了。而且一次投料太多,牛又吃不完,时间久了也不新鲜,同时还容易被粪便污染。

 

第三种方法:将草料切一切,拌上营养成份,做成混合粗饲料。

 

一般把茎秆铡成3-5厘米是比较适合的。秸秆进行盐化、碱化、氨化处理或粉碎后拌精料喂牛,不但能提高饲草的利用率,增加适口性,同时也能节省饲料。关于混合饲料的营养问题,可上中国最大的农技问答“云种养”平台,数万名优秀农业专家时时在线免费解答农民遇到的各种问题。

 

第四种方法:投放粗饲料时播放舒缓的音乐

 

研究发现牛在听音乐的情况下最放松,吸收转化效率最好。投放粗饲料喂牛时,播放好听舒缓的轻音乐,牛在音乐中会放松悠闲的吃着粗饲料并且反复咀嚼,达到最好最优的吸收效果,这样就可以节省购买精饲料的钱,同时牛长期处于放松的环境,身体的健康也是最好的。

 

第五种方法:将粗饲料磨成草粉

 

粗粗的秸秆饲料,牛也不喜欢吃。晒干后磨成草粉再拌上精饲料,这样既节省了饲料,牛也在不知不觉中将食物吃光。

 

第六种方法:用深食槽喂牛

 

如果食槽过浅会使牛在吃草时把草料弄到外面,造成不少的浪费。在制作食槽时,将食槽做得深一些,一般牛槽深度在40厘米左右为好,即可避免这种浪费现象。

 

第七种方法:制作混合饲料

 

为降低饲养成本,可以补喂混合料,参考配方为玉米60%,菜饼或棉饼37%,淀粉2%,盐1%,无饼时可用豆粕粉。饲料按体重的1%定时喂,每天2次。这样喂出来的牛肉质好价格高。

 

第八种方法:监督牛吃饭

 

不少养牛户在喂牛时图省事,把草料放进牛槽就一走了之,这样牛在吃草时把草料弄到槽外,落地草被牛踩后或者被牛粪污染之后就不能喂了。因此,饲养人员应尽量看守着牛将草料吃完再离开,发现饲草落地,要及时收起给牛,这样可节约不少草料。

 

第九种方法:让牛吃起饲料来觉得很辛苦

 

中国有很多地方也在用这种喂牛的方法,既可以节约饲料,又可以让每头牛都能吃到的更多,还可以锻炼牛的身体,增加牛肉中腱子肉的质量。

 

牛怎么喂长的快?

 

1、喂杂交牛

 

杂交牛综合了不同品种的优良性状,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在短时间内可生产大量优质牛肉。若无杂交牛,可选3~8岁、体重250公斤、膘性中等、健康无病的本地阉牛短期育肥。

 

2、饲喂氨化草

 

用经过氨化技术处理的草喂牛,能提高营养转化率,增强适口性,降低生产成本。

 

氨化草的制作:按100公斤草、3公斤尿素和40公斤水的比例,在氨化室进行密封处理。氨化好的秸秆要在天晴时转移到露天场地,不断翻动放氨,等无氨味后堆积在室内备用。饲喂氨化草要有7~10天过渡期,牛的正常采食量一般占其体重的2%,以吃好不浪费为原则,日喂3次。在有青草的季节白天放牧,冬春季节混喂青贮草。

 

3、补喂混合料

 

混合料参考配方:玉米60%,菜子饼或棉子饼37%,淀粉2%,盐1%,无饼时可用豆粕粉,以便降低饲料成本。饲料按牛体重的1%定时喂给,每天分2次补料。

 

4、精喂细管

 

在饲喂氨化草的过渡期驱虫,可按牛每公斤体重内服丙硫咪唑30毫克,服后还可健胃,育肥阶段,在有青草的季节放牧1~2个月,育肥后期要求不少于1个月的舍饲,利用高精料日粮催肥时间为60~90天。拌料时要求先将料拌湿,1小时后,再将其与草拌均匀,另外必须喂饮清洁水,每天2次。牛栏要经常除湿垫干,保持干燥清洁。

 

育肥牛养殖方法有哪些?

 

1、合理选择牛种

 

各养殖户应结合当地牛种生活情况,合理选择最优的牛种育肥,建议选择身强体壮、健康无病的纯种西门塔尔、利木赞或安格斯肉牛,或以上优质肉牛与本地黄牛的杂交一代,以公牛为优选,不仅生长速度快,而且饲料利用率高、牛肉品质优,育肥经济效益较高。

 

2、整改环境设施

 

牛舍环境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肉牛的生长速度,为给肉牛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应及早对旧牛舍进行检修,调试好设备、器械等,并经常清洁牛舍和运动场,定期消毒、灭虫,保持牛舍安静,确保舍内采光良好、通风顺畅,适当配置温湿度调节设备,保持舍内温度在10~21 ℃,以促进肉牛快速生长。

 

3、确定育肥方式

 

目前,养殖户普遍采用的育肥方式包括犊牛持续育肥、架子牛短期育肥和淘汰牛短期育肥,各养殖户应结合自己的销售渠道、当地的销售价格和市场需求情况,选择适宜的育肥方式,确定肉牛育肥目标,同时制定实现育肥目标的实施方案。

 

4、科学配制饲料

 

育肥期的饲料配方应依据肉牛分阶段营养需要进行设计,犊牛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阶段,应提供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饲料;架子牛和淘汰牛则应提供能量水平较高的饲料。育肥前期,营养水平不宜过高,粗料水平保持在55%~65%,精料水平保持在35%~45%;育肥后期应提高营养水平,粗料水平保持在20%~30%,精料水平保持在70%~80%。根据当地的饲料资源,合理择取粗料,注意粗料应切短后饲喂,而精料粉碎则不宜过细,同时确保饲料清洁卫生、适口性好。

 

5、科学免疫

 

育肥牛较易感染疾病,各养殖户在做好日常保健、驱虫、健胃工作的基础上,应参照国家制定的防疫程序,做好育肥牛免疫接种工作。一旦发现疑似感染疾病的肉牛,应立即隔离,并及早确诊,选择排泄快、药物残留少的药物及时进行针对性治疗,于休药期进行销售,保证食品安全。

 

6、适时出栏销售

 

育肥牛的出栏时间,应结合其品种、体质量、肥育度及市场需求而定。通常公牛以18~23 月龄、500~600 kg以上 出栏较为适宜。或者判定肉牛的采食量,当采食量下降到正常量的1/3 或更少,则应考虑出栏;也可根据肉牛坐骨端、腹肋部、腰角部等是否有沉积的脂肪以及脂肪的厚薄,来判定其膘情,一般来讲,育肥牛的膘情达到中等或中等以上,即可考虑出栏。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