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见了人,为何不愿主动打招呼呢?

二是不懂得见了人要打招呼是礼貌行为;三是可能受过人为的惊吓,不愿意和人打招呼。要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孩子的良好的礼貌行为习惯,而且成人要做好孩子的表率,遇到熟人或孩子不认识的人主动有礼貌地打招呼,后来,豆豆明白了应该称呼茜茜的姑姑为“阿姨”。

孩子见了人不愿打招呼,原因大致有三种:

一是因为羞怯;
二是不懂得见了人要打招呼是礼貌行为;
三是可能受过人为的惊吓,不愿意和人打招呼。

纠正这一现象的方法如下:

1、三岁以上的孩子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辨别性别、辨别年龄的能力,而且也具备了一定的语言交际能力。

他们知道满脸皱纹、有白发的老人是爷爷奶奶,与爸爸妈妈年龄相仿的人是叔叔阿姨。

这时,成人的教育方法要得当,不要对孩子过分保护,尤其是在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面前,

要鼓励孩子懂礼貌、敢讲话,坚持引导孩子招呼人,并告诉他招呼人才是懂礼貌的好孩子。

2、不能因为孩子不愿招呼人而不带孩子外出。

成人外出时应尽量携孩子,让孩子和成人一起参与社交活动和人际交往,并且鼓励孩子接触陌生的环境。

要注重在实践中培养孩子的良好的礼貌行为习惯,而且成人要做好孩子的表率,遇到熟人或孩子不认识的人主动有礼貌地打招呼,

然后再向孩子简单介绍,让孩子主动地招呼人。

3、当孩子不愿招呼人时,不要说“这孩子不懂礼貌”

这样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造成尴尬的局面,而应该慢慢引导,

因为孩子需要较多的尝试和时间来适应新的事物,新的环境。

应该对他表示关怀、爱护,并且陪同他寻找方法,主动开口招呼人。

如爸爸带孩子上街,遇到一位孩子爸爸熟悉的同事,爸爸可对孩子说:“想想看,他叫什么叔叔,你应该对他说什么呢?”

4、成人对于胆小羞怯的孩子要多加关心

还可以使用一些技巧来帮助适应他人与环境,如事先将可能见到的生人的相貌、特点告诉孩子,并了解孩子心中的忧虑、尽可能给孩子提供一些咨询,让其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5、帮助孩子树立自信心,

成人应试着去发掘孩子的独立天赋,在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面前,让孩子自己判断该怎么招呼陌生的人。

当孩子获得成功的经验时,自信心自然会增强。

实例分享:

有一次豆豆在小区门口碰到一位阿姨,我提醒他叫“阿姨”。他不肯开口,阿姨和豆豆说话,豆豆也不答理。

回家家豆豆对我说:妈妈,她不是阿姨,她是茜茜的姑姑。我解释:茜茜叫“姑姑”,你得叫“阿姨”。豆豆说:茜茜的奶奶我也叫“奶奶”。

后来,豆豆明白了应该称呼茜茜的姑姑为“阿姨”。可是还是不好意思开口。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