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去前面才是天――我的科研工作体会

随着“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时,我方感这是一个很高的目标,要真正理解它,成为它的实践者、开拓者并非易事。我们幼儿园确实十分重视教师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选送科研骨干进修学习,并在今年正式将“科研骨干”例会纳入教育工作范畴。

从邯郸学步到摸石头过河

随着“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办学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时,我方感这是一个很高的目标,要真正理解它,成为它的实践者、开拓者并非易事。

在我担任一线教师的时候,提到教育科研总觉得这事与我无关,那是领导和专家们的事情,教育科研在我眼里总觉得她遥不可及、高深莫测,是一般人不敢涉足的领域;在我走上领导岗位的时候,又为教育科研工作深深地烦恼过,因为自己不会搞教育科研,更谈不上带领教师开展教育科研;而教育局领导当时提出了要把教育科研工作列入对学校的考核内容的要求,真把我逼得无路可走,只好赶鸭子上架,小心翼翼地走上了教育科研之路。

开始的时候,教育科研对我来说太神秘、太陌生了,那时我还不会甚至没有想过要用自己的大脑来思考问题,总希望专家能给我出题并教我怎么做。还清楚地记得97年底一个下着鹅毛大雪的晚上,我去请教一位专家,结果专家并没有直接指导我怎么做,而是要求我去仔细寻找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问题。连续几个晚上的彻夜难眠,我绞尽脑汁终于发现了我们幼儿园小朋友身上的问题。有的孩子生活习惯不好;有的孩子学习习惯不好;有的孩子郁郁寡欢、性格孤僻不合群……。而一了解往往是他们的父亲或母亲或双亲都在待岗。这些待岗职工在忙于找新的工作,或找到的工作劳动强度大、待遇差等,导致他们忙而心情不好,对孩子的教育显示出或简单粗暴、或横加干预、或放任自流、或无休止地满足孩子的欲望,其家庭教育的结果是可想而知的。于是我确立了《崇明地区待岗职工对幼儿家庭教育的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这个课题,设计调查问卷,在城桥、新河、堡镇、庙镇地区的六所幼儿园中,随机抽取125户待岗职工家庭作为调查对象,了解了待岗职工对幼儿家庭教育的普遍现象,研究制定了指导待岗职工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对策,选择了西门幼儿园的待岗职工作为对策的实施对象,通过个别家访、召开座谈会、进行讲座、组织亲子游戏、开展家园小制作等形式,提高了待岗职工对家庭教育的实效性。我的这些做法,也给其他姐妹园提供了借鉴。这个课题当年被列为县级课题,被评为教育学会教科研成果二等奖,县德育论文二等奖。

从细嚼慢咽到咬定青山不放松

宁信生动的事实,不信模糊的概念。科研工作中“平民”出生的我,开始这样认为:教育科研理应是自身的经历,真正的可贵之处在于其独特的话语写真。

第一次的成功,给了我极大的鼓舞。我知道灵感女神开始眷顾我了。于是,我借此东风,积极投入到教育科研中去。在二期课改理念的指引下,我组织教师学习瑞吉欧教育经验,创设条件组织幼儿开展混班、混龄的大区域活动。实践中,我们发现每次活动有6个班级共同参与,200多名幼儿混合在一起活动,幼儿的自主性大了,活动的选择面广了,同伴间交往的机会多了。但是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那么多流动的幼儿,那么多开放的区角,教师对幼儿观察评估的难度高了。如何做好大区域活动中幼儿行为的评价,就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于是,我和教师们着手开展“大区域活动中幼儿行为评价的实践研究”,以达到通过评价及时转变教师的教学策略,真正发挥区域活动的教育作用,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提高和发展的目的。这项研究获县第八届教科研成果三等奖,还有幸参加了县《以幼儿发展为本》为主题的教学论坛。实践过程中,我的多篇实践体会发表于市、县有关刊物上,有关论文获全国EPD论文评比二等奖。

从潜心个体研究到推动群体研究

个人荣誉固然可以证明我的成长,但作为一园之长的我,似乎需要思考的问题不仅仅是这些。在教育科研工作的管理上,我们开始规划教育科研的组织与网络。幼儿园在原“教育科研骨干小组”的基础上成立“教育科研管理委员会”,园长任主任,业务园长和科研主任任副主任,委员由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科研骨干和有潜力的教师代表等组成。委员会实行每学期一次的例会制,讨论、研究、规划、组织和评估教育科研阶段性工作。

教育科研工作在园长室的领导下由管理委员会统一安排和协调,形成三个层面。第一层人员有:园长、业务园长、科研主任,组建成核心队伍。第二层人员有: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科研骨干和有潜力教师代表,组建成骨干队伍,第三层人员有:全体保、教人员,组建成群体队伍。为了发挥教育科研组织网络系统的功能作用,确保研究的规范有序开展,各层次还建立了相关职责。

普及教育科研方法,让教师都来体验“做研究”的成功。这是加速教师亲近科研的有效途径。如今,“教师即研究者”的称呼在大小会议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多。我们幼儿园确实十分重视教师教育科研意识和能力的培养,选送科研骨干进修学习,并在今年正式将“科研骨干”例会纳入教育工作范畴。年初,我们就“绿色”教育的内涵,根据教师的不同特点、不同层次,有计划、有目的、分层次、多形式引导教师参与、展开研讨。以园本特色研究作为切入口,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让教师在这一专题的研究中,进行思考、归纳、提炼,帮助教师形成经验和特长,从而达到从“经验”向“研究”转变,从“特长”上升为特色。

基于教改的实践:大众科研必须把科研的主动权还给教师。另外,从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角度看,教师的课题具有:起点小、真实性、鲜明性的特点。应以叙事性研究为主,讲教育教学的故事、最后来一点反思,一步一步来,提高整体水平。所以在充分拓展“绿色教育”的内涵后,针对教师的差异性,科研骨干可以独立或带领组员开展绿色教育研究,也可以和姐妹园结对进行研究。课题的层次不同:有园级、有县级,对教师的研究要求也不同。我们追求的是让更多的教师都来参与校本研究,都来体验“做研究”的成功。

“绿色田园教育研究共同体”的来龙去脉

崇明,属上海的远郊,生态型城市的定位,使我们的绿色田园教育资源有了保障,教育意义变的深远,从这个意义上讲,绿色田园教育是崇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我园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环境、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简称:EPD项目的成员,全体教师聆听过出崇专家“英伦之旅”的绿色报告,让这样一批受绿色理念熏陶的教师对幼儿进行绿色田园教育,使他们从小具备初步的环保意识;再有,本着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为更多有意于绿色田园教育的幼儿园提供有效的经验借鉴,探索一条“绿色田园教育共同体”运作模式(04年3月22日,在教育局黄局长,教科室苏、耿、刘领导的牵头下,与三星等9所幼儿园成立绿色田园教育共同体,拟定子课题,内外联动,共同实施,经验共享。)基于上述原因,我们便开展了此项研究。

所谓“绿色田园教育”即:绿色是一种引领理念,田园是一种基本策略。在农村幼儿园进行绿色田园教育,旨在使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内容、各种活动的开展,人际的互动,环境的设置处于良好的生态关系中。引导幼儿从身边的事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做起,保护资源,支持、鼓励,扶植幼儿乐于探究,培养幼儿关心自然,保护资源的环保意识。我们期望着:教育好一个幼儿,带好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造福一方人民。

专家资源与实践智慧

在我园科研氛围较好的背景下,大部分教师有参与研究的热情与愿望,但是科研并不是自己的强项,都需要不同程度的指导与帮助。为了让有研究欲望的教师获得现实的成功;让骨干教师不断挑战和超越自我,上半年我特邀了县教科室的苏、耿、刘专家对我园的绿色教育进行了数次指导,全体教师聆听了教育局“绿色教育出身的”黄强局长的英伦“绿色之旅”报告。专家资源与实践智慧,让我们对绿色教育充满了信心与干劲,从内心认同了这项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特色教育。

校本研究草案的出台

崇明地区的科研总体水平不是很高,特别是申报职称的论文鉴定的水平在上海还处于较低水平。市领导来崇时指出:2010年上海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崇明就必须实现现代化,区域性研究的推进要靠我们崇明了。基于基础和现实的挑战,教育局将把校本研究列为2005年的重头戏,大力加强科研的力度。我园有幸被指定为9家校本研究样本单位之一。我园从去年11月份开始,着手此项研究。从提纲到初稿,再从上级修改反馈到草案,历时两个月,经多方努力,我园的校本研究草案出台了。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科研兴校、科研兴教是校本研究的目的。幼儿园通过组织教师开展广泛深入和多种形式的研究与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积极推广研究经验和成果,深化二期课改,进一步综合提高幼儿园的保教质量。我们西门二幼在校本研究上将走开发、建设、实施、优化四个步骤。把二期课改的理念、新课程的实施与校本发展、校本培训、校本课程、校本管理有机整合起来。也就是说,今后我们将以校本研究为导向,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保证新课程实施向纵深发展。

是教育科研使我慢慢学会用自己的大脑来思考问题、用自己的眼睛来审视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是教育科研提高了我的学识水平,促进了我的专业发展;是教育科研丰富了学校内涵,促进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由于自己的水平有限,虽然我在教育科研工作中没有做出惊人的成绩,但是我相信,走过去前面才是天,我一定会加倍努力的。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