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觉得累的时候,不一定是卸下包袱,而是打开看看里面都有哪些宝贝

叙事成长营已经听到了关于解构的部分,听完之后依然觉得不是特别清晰,在我们的三人小组交流过程中,我试着做了些思考和梳理,然后结合自己所学和咨询经验,我尝试重新对”解构“的步骤进行梳理。或许这包袱里有的时候也会装一些远远没有那么沉重却感觉很沉的东西,只是自己浑然不知。

叙事成长营已经听到了关于解构的部分,听完之后依然觉得不是特别清晰,在我们的三人小组交流过程中,我试着做了些思考和梳理,然后结合自己所学和咨询经验,我尝试重新对”解构“的步骤进行梳理。

首先,解构是相对建构而言的,我们说要去对问题进行解构的时候,首先我们要清楚我们建构了什么样的问题,我们在建构的过程中用了哪些材料?这些材料包括我们有意无意受主流思想所影响产生的一些观点、信念、假设、立场、期待和愿望等等。对这些内容的探讨,对于问题解决是很有价值的,也是解构的过程:

1、我现在为什么事而烦恼?(比如工作效率低、赚的钱少等等)

2、去感受这种困扰带给自己哪些情绪感受?(如挫败感、失落、内疚、觉得自己无能、无力等等)

3、这些感受是自己想要的吗?为什么?它们给自己带来了哪些影响?(如不想要这样的感觉,想要远离、甩掉这种感觉,因为它们让自己难以静下心来学习、工作,效率更低,甚至什么事都不想干,提不起兴趣了)

4、试着想一下,这些感受背后有着怎样的想法(或信念、假设、期待等等)?

(如之所以在这个时候会觉得挫败和内疚是因为感觉没法承担起自己的那份责任,没有带给身边在乎的人以好的影响)

5、在这个想法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深刻信念或者渴望?

(如,只有赚钱多了才是有能力的人,才是成功人士,赚钱少了就是没有能力的,是个失败者,所以是在渴望着想要做一个成功者;或者是自己能力表现差的话,就会让人不喜欢自己,就不值得被爱了,所以恐惧,那么背后就是在期待着被爱、被认可和接纳,想要成为一个值得被爱的人)

6、假如这些渴望、愿望达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成为了那样的一个人,会给你带来哪些方面的积极影响?

(如工作方面会效率更高了,和人交往也更自信了,也不用总怀疑和批判自己了)

7、这些影响会带给你怎样的心情?

(肯定会是很愉悦的、轻松的心情,并且有成就感、更自信)

8、带着这样的心情,你会更愿意做出哪些改进?让自己可以去实现自己想要的生命状态?

9、在你认识的人当中,对于你采取这样的改进和行动,谁会最不感到惊讶?他(她)会如何告诉我他(她)为什么不会感到惊讶?

10、通过这样的探索,现在你觉得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通过这样的探索,原本是一个充满了挫败感、内疚感并且在不断否定和指责自己的人,心情会变得愉悦、自信起来,对自己的评价也开始更客观了。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能够更有内在力量去面对当下的问题。

是包袱,就一定要扔掉吗?

当一个人被一个问题困扰的时候,就像是背着巨大而沉重的包袱在艰难行走,给他(她)带来了很多辛苦的地方,所以难免会心生怨恨,想要扔掉这包袱。但是往往又不会真的就这么扔掉,还是会带着这种包袱继续下去,依旧难得轻松,心情依旧充满怨恨和无奈。如此久了,就会变得忧郁、绝望。轻则放弃带给自己这个包袱的事情,重则放弃所有需要努力的事情,甚至放弃生命。

这个时候如果通过上面解构的过程去看的话,这个包袱里面之所以这么沉重,肯定是因为里面都装了很多东西,当我们带着好奇停下来,去卸下这个包袱看看里面都有什么的时候,我们就会看到里面原来装着满满的对于自己、他人的期待、愿望,和美好的渴望,比如对成功的追求,比如渴望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人,等等。或许看到了所有这些,知道了这里面都是自己想要的,甚至是所渴望的东西,即使还是原来那么沉重,继续前行的时候虽然还是会让自己很累,但至少不会像原来那样想要扔掉它,或者对它满是怨言。而是带着对这些美好期待实现之后的美好憧憬走的更有力量,也更加地坚定。

(原创图片,不得转载)

或许这包袱里有的时候也会装一些远远没有那么沉重却感觉很沉的东西,只是自己浑然不知。你可以看一下自己的”包袱“里是不是有下面这些内容:

“成绩好,将来才会有出息”

“女孩子就应该内敛,不要张扬”

“做姐姐的要让着弟弟”

”这点事都做不好,你还能干什么“

”都什么时候了,你还好意思赖床?“

”你不是亲生的,是捡来的“

”你要是个男孩/女孩就好了“

”你要乖,不然妈妈就不要你了“

……

这些小的时候常常或者偶尔被提出的期待、想法、观点,是在当时那个环境和那个年龄被提出来的,那个时候对于年少甚至年幼的自己来说,或许会很沉重,然而时过境迁,你也不再是小时候的那个自己,但是或许不知不觉中它们在自己内心的某些包袱里面依然很沉重,觉得会让自己寸步难行,时不时的影响着我们的心情,甚至是影响着某些决定。如果你可以看到它们了,对当下的你来说或许会具有”革命性“的影响,重新审视这个已经”升级换代了的自己,已不再是原来那么弱小、无助的小孩子,而是更有内在力量、智慧和内外资源的大人了。所以我们可以不用那么惧怕它们,而是看看它们究竟带给我们哪些负面影响、哪些正面的影响。去探索这些沉重的东西想要带着自己去往哪里,发展出哪些未知的可能性?

我们可以举个具体的例子,比如说”你要乖,不然妈妈就不要你了“这句话,出于人们对安全感的本能需要,这句话对很多小孩子很有“杀伤力”,即使是已经长大成人,或许还没有意识到其实它对自己的影响力已经可以降低了。而由小的时候害怕被妈妈抛弃,变成了害怕被伴侣、领导、同事、朋友所抛弃。这根弦好像从来都没有松动过,一直紧绷着让自己小心翼翼、“草木皆兵”,身心俱疲。

如果恰好你也对这句话很有“感觉”,那该怎么办呢?

其实对于已经长大成人的我们来说,父母已经不会再给我们说类似这样的话,实际情况可能是工作上觉得做的不是特别理想,领导对自己的表现没有表达满意,但也没有说你做的不好,这个时候你自己可能就会“有感觉”了。开始了各种联想,比如:我怎么这么笨呢,明明可以做的更好的,却是这样的结果,这下可怎么办呢?领导肯定不满意,觉得我没有谁谁谁有能力……,如此展开下去,让自己会越发不安,陷入焦虑和自责当中。

所以首先可以做的就是看到这些“糟糕的感觉”背后有哪些想法在起作用,或许是因为害怕老板对自己不满意,不再欣赏自己,也或许是来自那遥远的“妈妈不要你了”的“长鸣警钟”在不知不觉地提醒着自己,带着这些想法再去看看这种不安、焦虑在提醒自己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状态,在渴望着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找到的答案比如说是希望自己可以成为出色完成工作的人,或者是渴望成为一个对自己更加信任和接纳自己的人,这样也就找到了方向,不再是迷失的小船只是惊慌于“迷失”之中,可以带着自己所渴望的那样的状态去寻找资源和方法,做出改变和努力。可以再设想一下,如果有一天你真的做出了改变,并且实现了你想要的状态,最不感到惊讶的那个人会是谁?我也会很好奇,他(她)会如何告诉我他(她)为什么不会感到很惊讶?是不是在以往他(她)对你的了解中,已经从某些时刻看到了你其实本身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我相信如果你能够回答这些问题,对于自己的探索会走向一个新的方向,让自己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看到了你所不知的自己。所以这个时候,那些包袱里让自己难受的东西也会变成闪闪发光的礼物,在提醒着你:原来你还有这么多可能性!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