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职场上的“随意而安”,让我犯了难

27岁奔向30岁的年龄,在人生道路上属于不尴不尬的年龄,在职场中也是如此。近期,周围的一个93年出生的朋友找到我,说自己想要换一份工作,奈何却总是碰壁。我看了一下她的简历,不禁唏嘘。93年的姑娘,本科学历。看到大环境下的“对的事”。在职场上,选择对的事,比把事情做对更重要!

27岁奔向30岁的年龄,在人生道路上属于不尴不尬的年龄,在职场中也是如此。

近期,周围的一个93年出生的朋友找到我,说自己想要换一份工作,奈何却总是碰壁。

我看了一下她的简历,不禁唏嘘。93年的姑娘,本科学历。从2015年毕业,到现在已经工作将近5年,当这5年人生中最宝贵的几年,被她描述进简历时,却像记录了一个“流水账”。

前半程职场,跟着感觉走

抛开其他不谈,从她的岗位申请描述就可以看出来,姑娘这几年的职场生涯有些“荒废”——岗位申请,没有包含行业、没有包含职位,姑娘真的有些随遇而安啊。

从简历和她的交谈中,我了解到姑娘之前的工作都是在乙方,现在想要转型做甲方。但是经过对她的整体评估,我对她说:从你的简历看,目前你的经历不足以支撑到甲方去。

姑娘16-18年,在一家公司做UI设计师岗位,足足两年的经历,姑娘用了“丰富”二字一概而过,如何丰富?是参与了什么项目、还是做出了什么成就、为公司带来了多少的创收,这些都没有体现,只是像一则招聘启事一样,描述了自己的岗位职责。

我给姑娘讲这些的时候,姑娘说:你说得对,这些我都知道,但是我想了想,自己确实没有一些能够拿得出手的经历,之前总是以打工者的心态在应付工作,没有长远想过自己以后应该怎样,以至于现在手中没有硬气的牌可以打。

职场生涯规划,越早做,受益越早

其实根据自己做HR这么多年的经验来看,像姑娘这一类的人,不在少数。走一步看一步,在遇到职场转型时,却犯了难。后悔自己当初没有好好做一做规划。

就好像船在海上航行,坚定了要去哪里,才能专注前进一样。有目标的人,更懂得在自己擅长的领域打磨精深,也更容易事半功倍。

职场中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说得俗气一点,职场的发展决定着后半生的幸福,怎么能随随便便托付。如何才能让自己的每一步都走对,走好呢。

职场这玩意儿,要想玩转好。要学会向内和向外看。

1.向内看什么?看自己。看自己眼中的自己、看别人眼中的自己、看各种测评中的自己。

看到自己具备的“做对的事”的一个潜力。

比如你天生坦诚、真诚、富有感染力、善于决策,那你适合管理类的岗位,比如经理、高级主管、办公室经理等。

认识自己从来都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有一些专业的测试我们可以抓住,比如MBTI职业性格测试、DISC性格/职业测试等,通过专业测试,可以从各个维度认识自己。

但是就像我们去医院看病一样,做了检查之后,报告单需要医生去诊断开药,职场生涯规划也同样如此,需要有一个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师去解读这些报告,找到你真正的核心优势及匹配的相关类型的职业,从而为你量身打造一个职场生涯规划路径。

专业的事唯有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才能少走弯路。

2.其次,是向外看。向外看,看市场,看发展趋势。看到大环境下的“对的事”。

顺势者昌,逆势者亡。古人说的话一点没错。

职场上的顺势是顺市场的势,顺国家政策的势,选择一条职场发展的快速通道。2003年非典疫情影响之下,催生了电商的兴起,电商行业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没有非典,可能就没有电商在2003年的兴起。”这句话说得可能有点过,但是淘宝的确诞生于2003年。刘强东在讲京东发展史的时候,也不止一次地说过,疫情期间中关村全部关门,他开始严肃地做电商,最终走上了全面上线的道路。

个人作为行业发展的一个个体现象,其实道理也是如此。

在职场上,选择对的事,比把事情做对更重要!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