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恋特征篇】 第一课:敢爱敢恨的焦虑型人格

依恋风格可以分为三大类型,依次是焦虑型、回避型、安全型。这一篇,我们重点了解,这三种类型的人格,他们在亲密关系中通常有哪些典型的行为?焦虑型的人在亲密关系中,经常会“莫名”的陷入极端的焦虑。也因为这过量的焦虑,让焦虑型的人更加容易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举动。

依恋风格可以分为三大类型,依次是焦虑型、回避型、安全型。这一篇,我们重点了解,这三种类型的人格,他们在亲密关系中通常有哪些典型的行为?这些行为又是为什么形成的?这三种人格里面,我们应该向哪一种人格类型学习?

第一种依恋风格是焦虑型。焦虑型的人在亲密关系中,经常会“莫名”的陷入极端的焦虑。这种焦虑的感觉就像是被很多蚂蚁咬一样,很难受,浑身不对劲。也因为这过量的焦虑,让焦虑型的人更加容易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举动。比如说拼命的打恋人的电话、拉黑了又放出来、借着分手获得关注、想联系你,但是你回复她她又不理你,这一系列比较作和反常的行为,通常都是焦虑型人士具有的。

那接下来,我们来研究一下,形成这种过度焦虑的,到底是大脑里面的什么机制呢?

(一)形成焦虑的大脑机制——高涨型依恋系统

在不同的依恋风格下,我们有一个叫依恋系统的大脑区域。

依恋系统的主要功能,在于确定依恋对象是否仍然安好,并且没有离开自己。

而焦虑型依恋风格是高涨型的依恋系统,顾名思义,则是依恋系统像情绪高涨那样,被过分触发与放大,非常躁动。

1、高涨型依恋系统的大脑运作机制

有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如果焦虑型人士在恋爱里面,面对一些对方不正常的行为时,他感觉到了这段恋爱可能有威胁,比如说对方一夜没有回来,登录对方的淘宝账号发现了买避孕套,对方不回复你的消息和电话,等等,这时候呢,焦虑型人士的大脑里面,有些区域的活动,会变得跟平常不一样。

具体的不一样体现在,大脑里面负责管理情绪的区域是弱化了,也就是焦虑型的人更难以管理情绪;同时呢,大脑里面负责控制情感连接的区域则是明显增强了,也就是焦虑型的人就会非常想要跟依恋对象建立联系,并且保持亲密,以此来确定自己的恋情是安全的。

因此,当焦虑型的高涨型依恋系统被激活的时候,焦虑型就会引发我们常常见到的很多行为,在别人看来,就没有办法去理解。但其实,这都是大脑某些区域活跃的结果。这些行为就包括,更想跟恋人保持联系、更想跟恋人发生身体接触、焦虑情绪更难以平复、对于分手更加容易歇斯底里、严重的甚至会有一些自残的行为。

    那么当亲爱的你,无论是本身就是焦虑型,还是恋人是焦虑型,还是朋友是焦虑型,听到这里,你就要明白,焦虑型的人士在亲密关系中有这些近似疯狂、不可思议的行为,其实并不是有意而为之。他们自己也控制不了,这就是因为他们大脑存在这样的机制,让自己的情绪管理不正常,同时又特别想着对方。所以你就会发现,焦虑型的人会在恋爱中极其没有安全感,就是这个原因。

2、依恋系统高涨的目标是与依恋对象在一起,并保持亲密行为。

那么,当焦虑型人士的高涨型依恋系统被激活的时候,怎么样才可以平复焦虑的情绪呢?心理学研究发现,焦虑型的依恋系统被激活,其目标就是为了跟依恋对象在一起,并且保持亲密行为。因此,这个时候,焦虑型想要平复情绪,就必须要自己的恋人的帮助,要恋人回复我们的消息,跟我们表达爱意,主动安抚我们的内心,并且是跟自己有亲密的性行为。这个时候焦虑型人士就会平静下来,因为她们感觉到恋情不再受到威胁了。

那也正是因为这个目标呢,焦虑型人士的很多行为,包括我们刚说的歇斯底里,拼命打电话,其实都是指向这个目的,就是与恋人在身体和情感上保持连接。那一天没达到这个目的,他们就始终都是会焦虑着,那种感觉就像你屁股坐在一张插满针的毯子上一样,非常难受,浑身不对劲。

3、依恋系统不仅影响亲密关系。

当焦虑型人士的高涨型依恋系统被触发时,他们会变得小心敏感、对细节十分在意,容易激动,并且常常会去猜忌、怀疑这些细节,从而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焦虑被异常放大。

那,也因此呢,焦虑型人士一旦感情不顺利,就会一直保持在高度紧张的状态中,没有办法平复下来心情,因此他们亲密关系以外的生活,包括工作、包括睡眠、包括自己的娱乐活动,都会受到牵连。

所以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对于焦虑型人士来说,有一段健康、稳定的恋情,其重要性是排在首位的。只有有了这个,焦虑型人士才能很好的在其他方面去积极努力、心态平和。因此我们通常看到焦虑型人士在分手后,非常坚定地想要修复对方,很多人会觉得没法理解,但其实这正好就是他们的核心需求。因为这个需求如果没有满足,她们其他的生活,也会处在极其焦虑的状态中。

除此之外呢,对于分手之后不好修复的情况,焦虑型人士也应该明白,能够让你好起来的方法,就只有你重新找到一个适合你、给到你足够的亲密感和安全感的恋人。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焦虑型人士一定要鼓起勇气来寻找你的下一段恋情。很多案例都表示,只要焦虑型找到了合适自己的恋人,他们自身会是一个完美的情人,因为他们非常善于在亲密关系中提供情绪价值,换而言之,也就是他们在亲密关系中不会变的无趣、一根筋。

(二)焦虑型人士的行为特征

那焦虑型人士,在亲密关系中,有哪些具体的行为特征呢?当我们了解了这些行为特征时,才能有针对性的去改善一些对我们的感情有破坏作用的行为,从而慢慢转变为安全型人格。

1、渴望与依恋对象的情感与身体的连接

高涨型依恋系统的最终目的,是达成与依恋对象在情感及身体上的连接。具体的行为表现有:

(1)时刻想念依恋对象,焦虑情绪覆盖,无法专心致志地工作、学习、生活。

(2)放大依恋对象的好处,忽略他们的坏处

(3)在夸大依恋对象的同时,贬低自己,过分自卑

(4)非常缺乏安全感,非常焦虑,唯有联系依恋对象才能减轻焦虑感,提升 安全感

(5)放大依恋对象的特别性与唯一性

(6)不愿意分手,即便委屈自己,也要挽留依恋对象。

当我们渴望与依恋对象的连接时,只要依恋对象回复了焦虑型人士,这种难受的焦虑就会减轻,或者解除。因此,如果你的恋人是焦虑型人士,你需要做的是尽快回复恋人的情感需求,有的时候你的一个小小的回复,就能让焦虑型人士平静下来,反之,他就会万分难受,被焦虑侵蚀、痛苦好长时间,并且会浪费时间,完全没法做别的事情。

2、采取防御行为

焦虑型人士一个最大的特点是极度敏感,曾经有心理学家以实验的方式,证明了焦虑型人士比其他依恋风格人士更为敏锐,这表现在爱情、生活与工作的方方面面。

表现在亲密关系中,焦虑型人士总是能捕捉恋情中的细节变化,并且非常擅长于察觉恋人情绪的改变,哪怕只是微小的情绪变化,他们也能立刻感受到。而其他类型的依恋风格,则无法捕捉到这些细微的变化,不如焦虑型人士敏感。

与此同时,当他们感受到恋人情绪变化时,他们还会做一件事:猜测恋人情绪,及情绪所引发的行为,以及背后的动机、态度。特别是当他们无法与依恋对象取得实时的联系时,他们更会去猜测恋人此刻在干什么、他是什么意思,这种猜疑会加剧焦虑感,并且对自身造成进一步的伤害,最终会对恋情产生绝望心理。

当焦虑型人士的高涨型依恋系统被触发时,他们会采取一系列的防御行为。这些防御行为的最终目的,都是尽快地与依恋对象取得联系,通过旁敲侧击地吸引依恋对象的关注与重视,来达成这一目的。这一系列的防御行为包括:

(1)疯狂地联系恋人。

疯狂地联系恋人可体现为在短期内频繁地打电话、发消息、或者亲自出发去寻找对方,并且非常焦虑地等待对方的答复,如坐针毡,产生如履薄冰的内心感受,此时焦虑、恐惧与伤心一起叠加。

(2)退缩与故作冷淡。

一言不发,不回应对方的回复,故意刺激对方,让对方感到危机。

(3)衡量得失。

在一些细枝末节上计较、衡量得失,比如,如果恋人4小时候才回你电话或消息,你可能会隔更长时间,才回应对方,以让恋人引起足够的重视,或者让恋人知道错误,或者等待恋人主动认错、道歉。

(4)表示攻击、敌意与厌烦。

采取一些攻击性的语言与行为,比如突然的离开、对他的语言表示讽刺,严重的甚至可能采取暴力方式,包括冷暴力的方式。

(5)经常性提出分手,威胁对方。

焦虑型的人士是所有依恋风格中,最经常使用分手来威胁对方的一种风格。他们提出分手并不是真的要分手,只是想借此手段来刺激恋人,以让恋人道歉、哄回自己,并且达成想要跟恋人亲密的目的。但是这样的方式通常是严重伤害了两人的情感关系,甚至会让修复难度大大增加。

(6)装作无所谓。

装作自己很忙,装作自己不可被接近,冷处理恋人的联系,谎称自己有事,故意让恋人感到失落。

(7)让恋人吃醋。

还有一种防御行为是焦虑型人士常常故意让恋人吃醋。比如,当恋人做了某些让自己不安全感爆棚的行为时,焦虑型人士可能假装与其他异性约会,并且刻意让恋人得知,以此来刺激对方,引起对方的重视,并让对方猜测自己的行为背后的目的,最终是希望恋人来哄自己,并保证恋人的专一。

值得注意的是,上面的这些防御行为,并不是真的代表他们的真实想法,而是他们错误地运用了这些行为,想要通过让恋人猜测自己行为背后的目的的方式,让恋人来恳求自己、挽留自己、哄自己。但是,由于内心的想法与行为本身严重不一致,就导致了很多恋人无法意会焦虑型人士这些防御行为背后真实的目的,从而酿成悲剧,让感情受到不可逆转的损害。这也是为什么说虽然没有哪种依恋风格与对待亲密关系的行为是病态的,但是却有很多不值得提倡的亲密关系的行为,同样的,也有对应的更加恰当的方式,来去替代这些行为。这一点,在介绍安全型人士的特点时,会重点提到。

3、极度焦虑与猜忌,变得患得患失

焦虑型人士在谈恋爱时,每当恋爱不尽如意,其高涨型依恋系统就被触发,从而形成极度焦虑与猜忌的敏感风格,整日患得患失,并且非常在乎别人的看法。这种敏感、猜忌,如同在高空走钢丝,每一步都需要小心谨慎,生怕从高空坠落;但是已经上了钢丝,除了走下去,又没有退路。就像面对不尽如意的恋情,焦虑型人士一直在钢丝上挣扎、恐惧、艰难地维持平衡。

在这种行为下,受到依恋系统的影响,焦虑型人士的思维、感受、行为通常都不受自身控制,只希望跟恋人在一起。只要能达成此目的,他们可以抛开工作、自身的生活,所有的行为都用来猜测、推理恋人的行为及用意,全身心都关注于恋情身上。

此时,如果恋人能够给予焦虑型人士情感支持,他们的情绪就会小很多,一切都会恢复正常。然而,当他们遇到三心二意的恋人时,这种极度的敏感、焦虑与猜忌,则又会被激发。因而,如果你的另一半是焦虑型人士,我们也建议用细小的行动,及时给予恋人安全感的支持,少一点让他们去猜忌,能够让焦虑型人士好受许多。

4、极度贪恋情绪价值,常常错误地认识好的恋情关系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焦虑型人士通常不选择安全型人士谈恋爱,他们倾向于选择回避型人士,或者焦虑型人士本身,这主要是因为,焦虑型人士极度贪恋情绪价值所导致。

曾经有一个焦虑型的姑娘,认识了一位男士,这位男士是典型的安全型恋人。从外在条件上看,男士的颜值、家庭背景、职业、人品、情商都很不错,并且其长期只交往过一个女朋友,是一位值得依靠和信任的安全型恋人。但是,焦虑型姑娘遇到他后,觉得没有感觉,认为无法给到她“恋爱的火花”,这种恋爱的火花,本质上看,就是指安全型男士无法给焦虑型姑娘提供足够的情绪价值,而这样的情绪价值的需求,通常都是远远高于其他依恋风格的。

当焦虑型人士与安全型人士恋爱时,他们往往感觉过于平淡,缺乏新鲜感、刺激感,缺乏激情。尽管安全型人士专一、真诚、态度诚恳,不会玩套路,但焦虑型人士则感觉,与这样的人谈恋爱,没有挑战欲。

我们从依恋学说出发,看待这一现象,可以解释为,焦虑型人士在遇到安全型人士时,由于“太过安全”,焦虑型人士的依恋系统,并没有被触发。这导致了已经习惯轰轰烈烈的恋情的他们,错误地认为过于平淡的爱情,不是他们想要的。在极度贪恋情绪价值这一行为之下,焦虑型人士往往觉得激情澎湃的爱情,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恋情,而那些制造“激情澎湃”感觉的恋人们,则才是他们真正的“真命天子”或“真命天女”。

总结而言,焦虑型人士经常误认为这种混乱的高涨型依恋系统才是爱情,也错误地认为过度膨胀的情绪价值,才是自己最需要的爱情中的感觉。因此,他们常常错误地认识好的恋情关系,也常常将安全型人士放在自己考虑范围之外。

而我们往往说,如果焦虑型人士能够科学地认识自身的依恋系统,不要错把“刺激挑战”当做爱情,不要因为对方是善于玩感情套路的人,就开始上钩,他们往往能收获真正完美的恋爱关系。

5、分手后更加想要修复

当焦虑型人士的高涨型依恋系统被触发,其将会变得更加难以于恋人分开,即使分手,他们也比其他依恋风格更加想要修复,即便他们知道,这个恋人可能不适合自己,他们仍然走不出分手之后的痛苦、与不服气。

这主要是因为,当高涨型依恋系统被触发,即便恋情已经结束,依恋系统所产生的作用仍然会在很长时间对焦虑型人士产生影响。特别是如果过去的恋人深深地伤害过自己,让自己很痛苦时,焦虑型人士更加会因为分手感到极度哀伤,但另一方面又会非常想要回到以前的感受,渴望重新与前任复合。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