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招化解亲子冲突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会经常遇到与孩子的意见相左的时候,比如,你让孩子早点睡,可他偏偏不听,非要再看一会儿电视,看一会儿书。更重要的是,它会打消孩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会压抑孩子的个性发展,造成孩子缺乏主见。几千年来,中国一致强调父母的权威,但忽略了孩子应有的权力。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会经常遇到与孩子的意见相左的时候,比如,你让孩子早点睡,可他偏偏不听,非要再看一会儿电视,看一会儿书。

通常情况下,家长认为孩子做的是不对的,或者是行为可能会造成某种恶果时,常常不顾孩子的感受,强硬的要求孩子停止自己的决定,然而,这样做的结果,不是弄的孩子大哭大闹,就是弄得家长一肚子气。更重要的是,它会打消孩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会压抑孩子的个性发展,造成孩子缺乏主见。

几千年来,中国一致强调父母的权威,但忽略了孩子应有的权力。很显然,旧的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新的教育要求,那么,我们究竟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与孩子之间的冲突呢?

家长不妨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与其让孩子听话,不如先听孩子说什么

细细思量孩子为什么不听大人的话?这其中一定有家长不了解的原因。比如,你的孩子不愿意洗头,家长问也问不出,别不分青红皂白的训斥,并给孩子扣上一顶不爱干净的帽子,而事实上,只要家长稍加询问,就会知道,孩子不爱洗头,多半因为害怕洗发水进到眼睛里,或是担心热水烫到。碰到这种情况,家长一定要耐心。只要消除孩子的心理障碍,问题会迎刃而解。

二:与其强迫孩子的意志,不如引导孩子按他自己的想法去做。

孩子大约在两三岁以后,便会萌发自主意识和独立意识。并且常常会通过否定大人发出的指令,以此引起大人的注意,进而突出自己的存在。

许多家长听不惯孩子说,不,其实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并不是什么坏事啊,那表明他长大了,有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对此,家长不但不能阻止孩子,还应该对他们多加鼓励。比如孩子自己想吃饭,家长担心孩子掌握不好,弄的满桌子都是,于是要求孩子接受喂食。这样,家长的好心不但没有帮到孩子,反而会促成孩子懒惰,依赖的心理。

因此,当孩子想要独立完成某事时,家长要做的不是代替和劝阻,而是,告诉孩子具体应该怎么操作,需要注意哪些细节。没有人一生下来就能熟练掌握母婴技巧,那都是从无数次失败的经验中得来的。所以,家长不必担心孩子会把事情搞砸,更不要轻易插手孩子的事。

三:与其跟孩子讲道理,不如陪孩子做游戏

许多家长喜欢跟孩子讲道理,但是这对低年龄的孩子并不管用啊,他们听不进去,也听不懂大人所谓的大道理。

要让孩子接受大人的真理,最好的办法就是,陪伴孩子做游戏。或是把要讲的道理贯穿在生活中,比如,要让孩子明白吃东西前不洗手的危害,家长可以和孩子互换角色,一起扮演不洗手吃东西而引发的肚子痛的情景,这样孩子就会明白,如果吃东西不讲究卫生,就会引起肚子痛啊,吃药打针啊,这些都是孩子非常害怕的。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孩子慢慢就会改掉学习和生活中的不良习惯。

其实,我想说的就是,一切问题都需要家长,给与孩子一个体验式教育,加上我们的耐心,加上我们的陪伴,加上我们的方法,那么很多问题,迎刃而解。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