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生后几个月母亲就离开去工作了,对孩子的性格影响大吗?

如果家中有比较会关心照顾孩子的家人存在,母亲在家中依然是恒定客体的话,问题不大。但母亲是否会是孩子的第一依恋对象,要看母亲下班后陪伴孩子的时间和质量来决定。虽然孩子早年成长环境影响深远,但孩子在社会成长过程中,学校、工作还有文化也会对早期影响进行修正和调整,也未必完全不能改变。

【个人观点概要】

如果家中有比较会关心照顾孩子的家人存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母亲在家中依然是恒定客体的话,问题不大。但母亲是否会是孩子的第一依恋对象,要看母亲下班后陪伴孩子的时间和质量来决定。虽然孩子早年成长环境影响深远,但孩子在社会成长过程中,学校、工作还有文化也会对早期影响进行修正和调整,也未必完全不能改变。

1,性心理发展5阶段理论,代表人物: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口欲期(0-1岁)、肛欲期(1-3岁)、性器期(俄狄浦斯期3-6岁)、潜伏期(6-12岁)、生殖期(12岁-)。一般来说,0-6岁的发展阶段对人的心理发展影响最大,且越早期产生的问题,成年后修通难度越大。

2,依恋关系的消失和转移 代表人物:勒内施皮茨

施皮茨跟踪拍摄过一群没有妈妈照顾的婴儿:由妈妈照顾三个月后,一群婴儿改为育婴园的护士照顾。这些孩子普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的反应迟钝,有的情绪低落,施皮茨认为,护士照顾婴儿只是在履行工作职责,并未和婴儿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这种情况下,依恋关系就会消失。另一群婴儿,由家庭的其他养育者,比如爷爷奶奶照顾。这些照顾者,给了孩子足够的关注与爱,孩子也将对母亲的依恋转移到了照顾者身上。可见,母亲构建的养育环境对孩子成长有很大的影响,婴儿对妈妈的依恋关系是会消失或转移的。

3,社会学习理论,代表人物:阿尔伯特•班杜拉。

班杜拉认为个人的认知、行为与环境因素三者及其交互作用对人类行为有重要影响,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引发人的行为中有重要作用

【小贴士】各国产假标准反映了各国对国民心理健康需要的重视程度。例如:俄罗斯产假:4.5年;瑞典:16个月;英国:12个月;德国:10个月;法国:一胎5个月,二胎10个月。

【综合建议】母亲尽可能多的陪伴孩子,职业女性在兼顾工作的同时,力争成为孩子的第一依恋对象。

如果条件允许,母亲陪伴孩子的时间越长越好,如果一定要说一个时间,陪到8岁,再不济,6岁,再不济,3岁,这个根据性心理发展理论,越往前推当然可能形成的影响越不容易在后期修复。但中国家庭有更多优势,比如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能给予孩子更多照顾,对孩子来说,他习得的感受就是有很多人爱他,一般也是可以的。只不过,随着依恋关系转移,母亲有可能不再是孩子的第一依恋对象,孩子对母亲情感投注的浓度也会变化。当然现代女性有很多无可奈何,那么人生嘛,总会有取舍。

上一篇:生命的意义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