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家暴母亲,女儿为此找了一个家暴的男人做丈夫。

听起来完美的配合了家暴者,一来非常给家暴者省心帮助其掩藏罪行,二来配合家暴者,让他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家暴者。换句话说,家暴者之所以是家暴者,离不开被家暴者的承认。被家暴者避免法律或他人介入破坏双方间炽烈、浓厚、深沉的关系。A女士的父亲家暴她的母亲,她为此做的配合是,选择一个会家暴她的丈夫

笔者:宋杨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的剧情至今想起来,依旧令人印象深刻。家暴在家庭中像是一件羞耻的事儿,这份羞耻感,并非从家暴者那传出来,更多的从被家暴者那散发出来。 他们会由于感到羞耻,躲闪的遮挡自己的伤口。当不小心被伤口发现,旁人问起来时也会很下意识的编造关于伤口的理由。 
   听起来完美的配合了家暴者,一来非常给家暴者省心帮助其掩藏罪行,二来配合家暴者,让他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家暴者。换句话说,家暴者之所以是家暴者,离不开被家暴者的承认。被家暴者避免法律或他人介入破坏双方间炽烈、浓厚、深沉的关系。以维持“爱你爱到毁坏你”的亲密契约的缔结。制造出:“我们之间有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的强烈羁绊。
 



   为什么说是维持“爱你爱到毁坏你”的亲密契约缔结呢?当被所谓家暴这词儿的亲昵感在于,家人与家人之间的施暴,故而这个词儿已经自动将其他关系排除在外。其次,被家暴者隐藏自己的伤口,甚至编造理由去掩藏真实发生的事件,其动机“我要保护家暴者”暗藏在深处。听起来是不是傻?为什么要保护伤害自己的人,这不是有毛病吗? 我想在我们有理智的时候,心中都会升起类似的疑惑。可是,往往单从理性层面去解释一些发生的事件,是不足够的。 
    从理性层面,我们很容易区分哪些是所谓“好的”“坏的”。而在无意识层面,我们从来不以好坏来判断事件。当一件事情可以用理性层面去判断时,这只能说明它并没有那么的影响我们,我们的卷入程度也没那么深猛。当我们只能凭着感觉去看待发生的事件时,往往说明我们的内在正在代入早年的经验,多数时候那些经验往往并不是那么愉快。
 
    A女士与丈夫结婚后,刚开始关系融洽。在一次争吵中,A女士骂了丈夫一句“你混蛋”。丈夫便突然像变了一个人,抓住她开始打她。A女士陷入自责中,认为是自己说错了话,并不怪丈夫。毕竟,他是那么温柔的一个人。此后,其丈夫依然会情绪失控的对A女士进行家暴,久而久之。A女士选择回娘家诉苦自己被打,想要离婚。其父呵斥她:女人家不要这么多事,两个人打打闹闹的很正常。其母也附和着说:是啊,打打闹闹没什么。你自己不是也骂他了吗,那他肯定会生气的。A女士回想自己骂对方的话,也认为是自己做错了。 
   以A女士为主线展开,A女士在婚姻关系中被家暴,她将责任揽在自己身上,这充分说明了她对自己的全能自恋。营造出一种“事情都是我的责任,既然都是我的责任,那么我都是可以掌控”的假象。“被打”属于行为层面已经发生的,她忽略了此客观事实。在心理层面她把自己在生气之下骂对方“你混蛋”的话语和“被打”要承受的痛苦等值起来,这是典型的误认。同时她以“毕竟,他是那么温柔的一个人”作为合理化自己“因为我说错话所以被打”的原因。而这个逻辑也是一个误认,对方温柔,会打她吗?明显不是!她将曾经的温柔用来回避当下的痛苦,进行自欺。不消说,她在此由于受到了被打的冲击,内在心理机制受到干扰,将当下和曾经混淆起来。与此同时混淆的,还有关于早年的体验。
 

    在之后的事件发展中,我们来看看更深层的无意识运作是怎样运作的。    A女士的丈夫在之后,依然会家暴她。这充分说明了其丈夫打她并非单纯的只是一次偶然事件,而是必然。我们都知道,内心深处真正有的永远是藏不住的,若是一个男人心中没有想要打女人的想法,那他不会动手。而动手了的男人,心中早就有想打女人的根子在那萌芽,只是早晚的事儿。打了一次,就有第二次,就像咱们常说的,出轨只有零次和无数次,同理。 
    也许有人会问,那A女士是在结婚后才知道他丈夫会打人的啊!那她不是太惨了?    其实不然,在此我们会说这是A女士的无意识在起作用。首先需要先肯定其丈夫藏得好也聪明,不过更为重要的是,A女士的无意识给她制造了一些误认让她辨识不清面前的男人。所以,A女士在婚后遇到家暴,又是必然。A女士的误区只是通过这么一个片段直接看,也许会有些让人迷思。通过线索,我们拆开进入无意识的细微末节瞧一瞧。
 

线索一:A女士在第一次被家暴后,陷入自责。    我们都很清楚,当我们跟另一个人吵架时,总有一个人先低头。而最先低头那个人,可能性有几种:很在意对方、很爱对方、很自责、害怕被抛弃或是失去....(其余的可能性请大家补充) A女士在此属于自责的部分。我们再说回我们自己跟另一个人吵架,要是对方很自责,她可能会有哪些表现?大概:道歉、或是被道歉时,很快就接受并坦诚自己的错误、或是沉默不语,但明显你会觉得那吵架没有影响你们的关系。故而我们可以看到,当A女士已经“陷入”自责后,她跟其丈夫的互动会变成什么样。这也意味着,A女士将丈夫对她的家暴看成无足轻重的。那自然,对方后续再家暴她,就没那么让人意外了。 
线索二:A女士忍受了一段时间的家暴。   A女士之所以忍受,无非在于她顶多意识上隐约觉得自己受了委屈,但是从行动上她还是接受被打。而接受,意味着多少还有享受的成分。说到享受,也许听起来有点迷惑啊,有人会享受被打吗?那不是有病吗?从A女士的无意识逻辑上来看,她总是认为是自己错了,被打更像是“由于我做错了事情,所以我要被惩罚”。

 

线索三:A女士回娘家诉苦,她的父亲与母亲跟她的对话,其父呵斥,其母规劝。    从第三条线索上,我们大概可以知道为什么A女士会享受“被打”了。旁人明显会觉得A女士被丈夫都打了一段时间了想要离婚这很合理,而在她的家人这,一个呵斥她,一个规劝她。为什么呢?因为A女士非常认同其父母,包括其父母的相处方式。A女士回家只是诉苦,而诉苦的背后有着对父母的依赖,同时,还有其实内心深处压根儿没想离婚的想法。 
   为什么说A女士压根儿没想离婚呢?:A女士跟她的父母相处那么多年,明知道他们是什么态度会说什么话还去找他们诉苦。很显然,她只是去肯定自己的答案罢了。当A女士的父亲呵斥她,他在说“这很正常,打打闹闹,这是婚姻中的常事。”这一层还挺好识别的对吗,那另一层就没那么好识别了。他还在说:“你一个女人家,就是应该被打的,被打是正常的。”其母作为配合的角色,发挥着她的作用,她的话语中首先认同了其父的逻辑。并给A女士加了另一层魔咒啊,其母说:“你不也骂他了吗”,这句话的潜义在于:“想想你做了什么,你哪有资格说离婚”。 
 


    这无意识拆分下来,听起来是不是有些许可怕的味道呢?当然,这还没完。其父其母为什么说这些话?他们看起来并未把自己的女儿当自己的女儿,也不太像把这女儿当成人的考虑过她的感受、处境、想法。 
   其实不难看出的是,当我们觉得一件事儿没毛病时,一来我们是很认同这事儿,二来这也隐含了我们就是那样的人的痕迹。其父和其母觉得“家暴”是“正常的打打闹闹”,既然在他们看来家暴是“正常的打打闹闹”,那么他们之间会玩儿这打打闹闹的游戏吗?答案在他们的态度中已经呈现了,想必也不用我再强调。A女士的父母在他们的婚姻中便会玩儿“打打闹闹的游戏”,所以A女士会找到她的丈夫并不奇怪,她会忍受被家暴也不奇怪。
 


    而悲哀在于,A女士还在那个孩子的位置上对她的父母进行质询:你们互动的方式真的是对的吗?那我为什么这么苦?她也在呼唤那个爱:我是这么爱你们啊,能不能不要再用如此的方式对待彼此了呢?你们看不到自己过得多苦啊,那看看我吧,不是说旁观者清吗? 
    A女士当下的处境,复刻了父母关系的模型。A女士的父亲家暴她的母亲,她为此做的配合是,选择一个会家暴她的丈夫,用她的婚姻去证明:我所看到的虐待,其实是爱。因为爱父母,她牺牲自己去重复父母的故事。这是A女士的选择,她选择把自己折进去。重复他们的故事,意味着让自己作为父母的症状去活着。实际那并不会改变父母的什么,只会把自己搞得面目全非。生而为人,这部分在生命中总是有那么些无意识重复的痕迹在那。有些痕迹无足轻重,有些痕迹则容易让人恍惚间有种“生不如死”感,后者需警惕。    家暴,并非只是躯体层面的伤害。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虐待。而那些不以明显行动攻击(暴力行为)运作的精神虐待,更加隐晦和难以识别。类似精神虐待的可怕之处在于,你看不见摸不着,甚至并不会觉察到它在生命中起着作用。辨识的方式之一,便是留意自己身上有无发生某些“相似事件”。而辨识需作的努力为:回到自身。






       


下一篇:让情绪流过身体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