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会“过度肥胖”?

Ricky是岛上比较闻名的世界级胖子。15岁的时候,Ricky的体重超过了90公斤,那时同学们开始嘲笑他,给他取很多外号。事态越发严重,Ricky的体重逐渐飙升,再不做手术处理“肥胖”便会死亡。他已经放弃了自己,随后不久Ricky死亡。经查,死因为:过度肥胖。作为旁人来说,也许我们会认为“啊,很明显过度肥胖是会早死的啊”。

一个把自己“吃死”的“半吨人”

    Ricky于1973 年出生在关岛,关岛这地界儿位于美国的西太平洋上的一个小岛,岛上只有16万人,和美国的其他太平洋属地一样,这些岛上的居民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肥胖,和萨摩亚群岛90%的肥胖率相比,关岛的肥胖率只有60%。Ricky是岛上比较闻名的世界级胖子。Ricky小时候的体型也和其他小孩差不多,他的母亲和家人通过做很多美食来表达对他的爱。15岁的时候,Ricky的体重超过了90公斤,那时同学们开始嘲笑他,给他取很多外号。这让他开始变得自卑,并有些抑郁。他母亲还是采用“做很多”美食的方式去安慰他。慢慢的Ricky缓解情绪的方式变成了胖--沮丧--吃--更胖--沮丧的循环之中。19岁时他达到145公斤;毕业后因太过肥胖找不到工作;26岁时他找了门卫的工作,并开始嗑药,试图治好自己的抑郁;30岁时他的体重超过了260公斤;31岁他结婚并在妻子宠溺的下,妻子舍不得Ricky受苦减肥,减一阵,吃一阵,最终成为世界级胖子达到400公斤。事态越发严重,Ricky的体重逐渐飙升,再不做手术处理“肥胖”便会死亡。而他不愿意配合医生,对于减肥他是抗拒的。越减肥越胖,越胖越闹腾,闹腾着要吃东西。他已经放弃了自己,随后不久Ricky死亡。经查,死因为:过度肥胖。

    通过Ricky的故事,我们不难看到的是,他的体型和他在关系中的互动模式具有明确的关联。当他在第一次明显的感觉到因为“肥胖”而产生了沮丧和抑郁时,他找到他的妈妈试图求助。而她妈妈明显是看不到他这个“人”的,她无法从现实层面识别Ricky的现状,在那刻她采用了行动化(做吃的喂孩子)的方式去缓解她自己的焦虑。换句话说,在此Ricky的母亲对此也是非常焦虑的,她无法耐受这部分焦虑,与此同时她也有相似的困难。借由这个“喂”的动作,“喂”给Ricky。Ricky吃下的不单单只是食物,还有她母亲本需自己“消化”的东西(焦虑、身份不确定、对否认的害怕等等)。他妈妈无法看到他这个“人”,也就无法以整体的眼光去跟Ricky有一个直接的连接。而是以点对点——食物对缓解的方法在他进行反应,故而对于需要一个回应去整合内部在经由“嘲笑”而破碎的内在统一感时,遭遇了“碎片化”点对点的方式进一步加深了否定的印记。这个印记演化成了创伤,聚合成一个触发点:“肥胖”。故而在后续的故事发展中,循着“肥胖”的痕迹,相似的应对方式呈现出来,或者说相似的“条件反射”在遭遇“肥胖”相关的议题自动运行着。

    Ricky31岁时,遇到了他的妻子,刚开始妻子还能够耐受焦虑督促他减肥。久而久之自然的卷入了已经养成了30年的互动方式,Ricky本已经非常习惯用身体化的方式去缓解情绪上的压力,加上他自己本没有意愿要进行改变。大罗金仙也无法,故而“真爱”也无可奈何。Ricky的状态像尚且不会忍耐的孩子,除了吃,他并不渴望其他的什么。“吃”成了他生命中,唯一重要的事情。他惯用身体表达自身,哪怕这种习惯已经让他的身体承受不住过重的负担,或者说,一方面他在用吃去满足自己,另一方面他用吃惩罚自己,这已经成为他习以为常的“存在”的方式。作为一堆“肉”,就像最初他在需要妈妈给到她一个回应时,他妈妈只是把他当成一个小孩,吃顿好吃的,其他都是过眼云烟。

    Ricky的妈妈没有能力去把Ricky当成一个人,正如她自己的碎片状,难以汇聚成人。Ricky的妈妈无法耐受焦虑和不确定,无法回应,故而封了Ricky的嘴。嘴巴的功能在于向外表达自己,向内咀嚼吞咽食物。这个举动,在外在现实和内在现实的维度,传递着“你要吞下去”的暗示。Ricky很爱他的妈妈,他自动放弃话语权,就像他自动放弃自己的生命那样,再也,再也不能也不需要用他的嘴去表达他的焦虑和不确定,只能通过身体。他的身体越重,说明他的身体在提醒他相应的变化。他或许感觉到了什么,他的灵魂确实是想要试图跳脱惯用的“方法”,可他一次一次努力,一次一次滑入。由于他每次不够努力成为自己,不愿意背叛“妈妈的爱”,努力的力量由于自罚质变成加重坠落的负担。

    Ricky的妻子,与Ricky的妈妈相似。她们对待Ricky的方式,都是居高临下的。她们站的位置,贯注了“我怜悯你”的诡计。她们都没有多少现实感,看不到当下正在发生的危险。这也揭示了,她们对自身的感知的相对贫乏。在Ricky的家庭中,从社会层面来说:母亲之所以是母亲,源自于她生下一个孩子,这个孩子的出生,授权并证实了她母亲的身份。妻子之所以是妻子,取决于她嫁了一个男人,在法律见证的情况下,Ricky和她是相互映照的。当自己的孩子过胖,当自己的丈夫濒临死亡,她们也并未去意识自己身上在发生什么。难道医生、社会眼光、关于肥胖的相关危害、她们都是看不到的吗?作为旁人来说,也许我们会认为“啊,很明显过度肥胖是会早死的啊”。她们不知道吗?这有点不讲道理,两位相较于旁人是Ricky最为亲近的人,怎么说也比旁人来得更关心他一丢丢至少的吧。

    嗯,不讲道理的说,从上述线索得知,并非如此,她们连自己都看不到,不会关心自己,怎么可能有能力去关心Ricky呢?两位并未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也许悲哀的是,她们对待自己也是如此。我们对待身边人的态度,不过是我们对待自己态度的延展表现。她们更多的处于“无意识”状态中,她们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不知道自己做事的意义、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会让自己的儿子胖到死、不知道为什么让自己的丈夫任其发展、不知道重要他人的死亡对自己而言的影响、不知道自己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她们都没有自己,当然Ricky也没有自己。

    上文说的是国外的故事,我们当下处在的环境中,口腹之欲的满足相当便捷。与此同时,伴随着过于便利的口腹之欲满足的,便是“失控”的景象。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当代肥胖率飙升,很难说与我们爷爷奶奶辈遭遇的饥荒无关。那些在他们骨子中刻着的关于“饥荒”的恐惧,由于没有被充分言说,一代一代传承下来。流淌在血液中,推动着当代人们对食物的信仰,驱使着人们对食物的迫切。而无意识的部分,往往更容易通过行动、身体传递及言说。

    据统计,中国当代的肥胖率上升程度愈演愈烈。这些“肥胖”与网络发展的速度联系起来看,有异曲同工之妙。肥胖从生理层面上来说源于脂肪较正常水平过高,从心理层面上来说。肥胖的心理潜义倒是显得比较有趣。(以下关于“肥胖”者的心理分析内容属于动力性假设,欢迎一起思考,不欢迎单纯的对号入座。)

    在网络时代未兴起之前,我们跟人的互动更多通过面对面的方式来建立。面对面,也就是说你得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那是当然的)。那时的互动伴随着“动”而建立起来。网络中,我们只需要动动手指即可。在人与人的连接上,我们显得过于虚妄。我们通过自己的想象去跟另一人认识、交流、互动、猜测、幻想...   这个过程更多是“自以为”的。肥胖的人,在与人建立关系上,稍显常人困难些。他们善于用“脂肪”将自己包裹起来,避免内心被刺痛。脂肪本是随身携带的盔甲,自动制造距离(心脏与心脏)。可见一个人的内在有多少“不安全感”才会随时携带着他的壳。

    让自己变得过胖,实际还有些不断对自己实施惩罚的意味。他们关于自己对自己的评价、感知,多数对自己存有贬低、很多内疚、很多看不起自己的部分。“肥胖”的人,多数对自己的身体是有一个敏锐的感知的,但是常常他们习惯于去屏蔽、忽视那些讯号。他们很多时候对外界的感知,敏感且反应迅速。这部分可以在生活中试着观察,体型较胖的人,在心思上的细腻程度是可见的。他们借而用一个相反的方式,为了显得自己“不那么敏感”,他们试图加厚自己的围墙——脂肪,让自己显得“迟钝”一些,以此与旁人尽量在心理感知上相对同频。从此来看,他们建立关系的方式带有自虐的味道。伤害自己,不给他人造成麻烦,自己承担,哪怕并非他们自己的东西,他也背负起来,这是他们擅长的。他们心中有那么一个幻想,关于“拯救者”的幻想:我承担你要承担的,我是爱你的(这也是他被教会的,“爱人”的方式)。与此同时,伴随着这种“拯救”心态,喂养的是贪婪。他们贪婪着“再给我多一点,再给我多一些关注”。好像只有自己做得足够足够多,才配得——他们遵循着这类教条。由此可见,他们并未被当成人被允许去直接表达自己的渴望,只能通过“不发声”的行动卑微的默默渴望着。

    他们对自己的身体、身形明显没有明晰的感知,相应于内在,他对自己是谁的确定感也是相对缺乏的。他渴望跟人亲近,想要让人靠近他,但另一方面他又非常害怕亲近的感觉。这一点从他让自己“看起来”糟糕上,可以明确看到。“让自己看起来糟糕”的一个好处在于,自动过滤那些靠近自己的人。他渴望的是更深层的亲近,并非通过皮囊可以安置的亲近。而这部分渴望,从本质上来说显得有些虚妄,连普通亲近都未感知,一下子想要达到深层亲近,就显得非常不真切。

    “肥胖”的人,多数更愿意自己“受累”。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在感到压力和焦虑之类的情绪时,很容易通过摄入食物、酒精、饮品...  来使自己获得内心的平静。而随着体型的日渐庞大,在这个过程中扛在身上的东西也越发沉重。体型庞大,也是明显的“随着日积月累的背负”“日积月累的自我承受”付出的代价。正如脂肪的长法——由皮肤包裹着长在自己的肌肉和皮肤间,脂肪长在他的“身体里”。他们跟人相处的方式多数时候也会变成承受者,不太会直接的去表示出“我很难过,我要怎么办”之类的姿态。他们多数是一群人中的大姐大,大哥大,那个开导者、那个倾听者、有些甚至是非常讨喜的。在原生家庭中,他们往往也是类似的角色——承担者、容纳者。

    总的来说,不去意识自己的可怕之处在于,事态从来不会往自己所想的方向发展。也许你会发现你的生活一团糟:总是有很多不可控的事件发生、总是有很多意外、总是陷入某种困境无法自拔。保持对自己的“不去意识”,这对自己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当然我们没有办法对自己达到“全知”,我们对自己往往都是“无知”的。保持对自己的好奇和觉察,这是意识“自己”的前提。谨慎哟,我们怎么看待自己,招来的也是相应的人。他们对待自己的方式,终究是由自己教会的。谨慎自虐,谨防他虐。我们会传承祖辈的优异之处,也会传承祖辈的“肥胖”。而要改变自己,得回到自己身上,就像减肥,每天做一点关于改变的行为,坚持它。


-=宋杨=-

目光如实心理咨询创始人

动力性团体带领者

二级心理咨询师

主修方向:弗洛伊德、拉康精神分析

擅长领域:

原生家庭创伤、个人成长、抑郁、贪食、儿童和青少年成长困扰、性倒错、人际关系。

个人分析及督导经历:

接受个人分析已4年半--持续中(目前每周三次)

动力性团体体验持续中(已两年半、每周一次)

团体督导(卢林、朱晓薇、薛伟、曾奇峰)及同辈小组督导

学习课程梗概(从始至今):

曾奇峰精神分析网络课程、曾奇峰精神分析技术课程、曾奇峰精神分析释梦。曾奇峰网络团体督导。费小懿欧文亚隆团体课程、苍岩家庭系统排列、丛中“爱情、婚姻、性”中高级精神分析。LGBT工作坊、魏广东中高阶沙盘治疗、心里程舞动治疗、严和来“与儿童相遇”精神分析课程、严何来精神分析网络课程、李孟潮荣格精神分析课程、卢梭青少年儿童精神分析课程、徐钧首届自体心理学实践两阶课程、薛伟比昂精神分析课程、武汉中法精神分析培训项目、北京回龙观中法精神分析培训项目(主题:儿童的发展及主体的建构、儿童及青少年的精神分析病理学、精神分析基础及其在不同文化间激荡 )、Zvika舞动治疗课程、心里程中法精神分析培训项目、李新雨拉康精神分析研讨班、迭戈释梦精神分析课程、迭戈回归弗洛伊德30讲、施琪嘉精神分析课程、薛伟世间三问20讲、薛伟、邹政父母微课20讲,薛伟团体督导40讲、薛伟邹政:性、爱情、欲望三重奏电影十讲、张涛拉康研讨班。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