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孤独症:那些来自星星的孩子

自闭症又叫儿童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亚型,男孩多于女孩,通常起病于婴幼儿期,主要为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自闭症儿童具有茫然、心不在焉的表现和退缩、孤僻离群、自我专注的外在行为特点。

一、自闭症是什么?

自闭症又叫儿童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亚型,男孩多于女孩,通常起病于婴幼儿期,主要为不同程度的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约有3/4的患儿伴有明显的精神发育迟滞,部分患儿在一般性智力落后的背景下具有某方面较好的能力。自闭症的实质的损害是认知障碍,表现在早期的分享性注意和扮演行为上。自闭症儿童具有茫然、心不在焉的表现和退缩、孤僻离群、自我专注的外在行为特点。

二、儿童自闭症的表现

儿童自闭症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发育障碍和兴趣范围狭窄以及刻板、古怪的行为方式,称为“Kanner三联征”,是孤独症的基本临床特征,具有诊断意义。

(一) 社会交往障碍

大多数自闭症3岁以前发病,最早的出生后数月即可表现出异常。表现出避免与他人的目光对视,父母离开或回来时,没有任何的依恋或迎接的姿势;痛苦或烦恼时不会向父母寻求帮助,对人态度冷淡,对辊人的呼唤不理不睬;不与人接触,别人碰他或拉他,则主动躲开或挣脱;要走到某一目标时不顾及路中可能遇到的障碍;想要某一物品或食品时会拉着父母的手前往放物品的地方,一旦拿到后就不再理人;害怕时不会寻求保护。

(二) 言语发育障碍

少数患儿终身不语,多数开始讲话比别人晚,讲话内容少,说话如鹦鹉学舌,对别人所讲话的内容或部分内容进行重复即模仿言语,有时会对以前别人所讲内容进行重复即延迟性模仿言语。不会主动与人交谈、提出问题,即使讲话,所讲内容与当时人物环境内容不相符合。有时在高兴满足烦恼、不满、时会尖叫或喊叫。不会使用手势点头摇头面部表情等体态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要要求和喜怒哀乐。

(三) 兴趣范围狭窄以及刻板

要求环境固定不变,拒绝变化,坚持每次都以确定的同一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要同一种类的,玩具,看固定时间的电视节目,打破其“生活规律”就会尖叫或拒绝执行。独特的兴趣对象:喜欢圆的物品、可旋转的玩具、泥土、修理工具等。由于患儿对物体的兴趣与正常儿童不一样,且语言和想象力缺乏,很难参加到别的孩子的游戏中去,一些患儿还会表现出刻板、古怪的行为:双手上举且不停转动、转圈走、喜欢旋转、敲打桌子、拍打墙壁、撞头、自伤。

(四) 感觉异常

对物体的某些特性感兴趣,反复触摸“光滑”物体的表面,如光亮的家具、雪白的墙壁、光滑的书刊封面、质地柔软的衣料;喜欢闻某一物体;感觉过敏和感觉迟钝现象了也比较多。

(五) 认知和智力功能受损

想象力缺乏,游戏中不能与伙伴共同遵守一种规则,不能在游戏的每一步骤中去揣度别人的想法和做法;不会扮演,不懂伪装。80%~90%存在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能力不良。

三、出现以下先兆时需警惕自闭症

(一) 当婴儿盯着父母或者照顾他的人时,却没有表现出高兴的反应;

(二) 五个月大,不能发出交流的咿呀声;

(三) 不和别人进行眼神交流;

(四) 不能辨认父母的声音

(五) 九个月后才发出咿呀声;

(六) 说话前很少配合手势;

(七) 反复重复一个动作;

(八) 十六个月大还不能说出一个字;

(九) 一周岁时仍不会发出咿呀声,而且也不做任何交流性手势;

(十) 两周岁不能说两个字的词语;

(十一) 即使会说话了,也缺乏语言技巧。

四、可能导致自闭症的原因

自闭症的致病原因至今尚不清楚,但和以下几点因素有较高的相关度。

(一) 紧张的家庭气氛:据统计,目前,儿童患自闭症的人数是以往的3.5倍左右。这与家长工作紧张,无暇陪伴孩子或对孩子表现得急躁、缺乏耐心有关。儿童自闭症过去的发病率为千分之二左右,现在为千分之七左右。患自闭症的儿童多有语言障碍、多动、不合群等。

(二) 环境和信息污染:在一系列被称为“现代病”的名单中,自闭症位居前列,目前自闭症儿童日趋增多的罪魁祸首之一。人类被信息包围、淹没,造成一部分人在潜意识里对信息的排斥和对人际交流的厌倦,从而“影射”到了后代身上。而社会竞争的加剧、生存压力的加大,导致家庭没有亲情爱意,也是自闭症的一大诱因。

(三) 遗传的因素:20%的自闭症者中,他的家族可找到有智能不足、语言发展迟滞和类似自闭症的。此外,自闭症男童中约10%有染色体脆弱症。

(四) 与生物体本身有关:经过5年的研究,在染色体上发现了导致儿童自闭症的切面。这一发现为彻底解开自闭症之谜,为预防和治疗自闭症带来了新的希望。至今,一直观察不到自闭症儿童的大脑发育和活动情况。

(五) 免疫功能异常:人体免疫功能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孩子在受到损伤时,具有免疫功能的淋巴细胞数量会减少,抵抗感染的功能也会下降。据研究调查表明:自闭症患儿的身体免疫力普遍低于正常的同龄儿童,体质较差。

(六) 脑伤:包括在怀孕期间窘迫性流产等因素而造成大脑发育不全,生产过程中早产、难产、新生儿脑伤,以及婴儿其因感染脑炎、脑膜炎等疾病造成脑部伤害等因素,都可能增加自闭症机会。

(七) 脑组织损害:孩子在胚胎期母体受到刺激或是创伤,会对孩子的脑神经产生一定的伤害,破坏脑组织。这些都会使孩子患上神经性质的综合征,对孩子以后的发展非常不利。

(八) 怀孕期间的病毒感染:妇女怀孕期间可能因麻疹或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使胎儿的脑部发育受损伤而导致自闭症。

五、自闭症的治疗及康复训练

(一) 对症药物治疗:

不能改变自闭症的病程、结局,但可以控制其行为紊乱和语言障碍,为行为矫治和教育训练的实施起到保证作用。对于严重行为紊乱,严重攻击行为,自伤等严重患儿可适当采取药物治疗。

(二) 教育训练:

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教育训练的目的是教会患儿掌握最基本的生活技能、自理生活能力和与人交往的能力。

(三) 行为治疗:

减少异常行为如攻击行为、自伤、刻板行为和令家长难堪行为的发生。

(四) 家庭游戏训练介绍

家长可通过游戏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从而使自闭症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加强认知能力。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A.在游戏中学习动物的配对

目的:视觉寻视能力的培养;提高理解能力;在游戏中感受快乐;

要求:在大环境中完成动物模具或卡片的配对(桌面、地面、墙面的转换)。

教具:动物大卡、小卡、挂图、垫子、模具

方法:1、动物模具配对——模具、卡片配对——大卡配对——小卡配对——大、小、挂配;

2、同一个平面配对——地面、墙面配对——桌面、墙面配对——桌面、地面配对等。

B.在游戏中按名称选择动物模具或挂图、卡片等

目的:视觉分辨能力、观察能力的培养;提高理解能力;

要求:在游戏中能从大环境中听指令按名称找到相应的物品。

教具:同配对游戏及动物头饰

方法:选择动物模具——选择动物卡片——指认动物挂图(从少到多、由近至远、语言的变化)。

C.在游戏中促进自闭症孩子对动物名称的表达

目的:训练语言表达能力;互动、沟通意识的建立;主动语言、情景语言的运用。

要求:能主动表达动物名称。

教具:同前面游戏所需。

方法:模仿表达动物名称——提示下表达——主动表达——游戏中运用表达(根据自闭症孩子的程度来决定表达的方式)。

D.理解动物的特征及其泛化

目的:理解能力、思维转换能力的提高;视觉观察、模仿能力的改善;语言表达能力及主动沟通意识。

要求:随游戏要求适当做出相应反应。

教具:同前游戏所需。

方法:理解动物的叫声——理解动物的形态、属性——理解其相关泛化及思维转换。

在对自闭症孩子的训练中应多结合于日常生活,切勿为了训练而训练,为了学习而学习,需做到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