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应不应该生孩子

一.你是为自己还是为别人生孩子?有一句话说,当你在纠结到底喜不喜欢一个人的时候,其实你已经喜欢他了,在生孩子这件事上,如果你在纠结要不要生孩子,那说明你也并没多想要生孩子。不考虑清楚这些问题,生孩子就是一个自私的选择,决定权在你手里,但你也要为一个生命来到这世上负责。

       一个小生命的出现会改变一个人和一个家庭的状态,让他来到人世,是一个无法回头的抉择。
既然无法掉头,还是认真考虑好这两个关键问题再决定要不要勇往直前。
一.你是为自己还是为别人生孩子?
说起是否生孩子的理由,很多亲戚朋友也都提到了,简单划分就是内因和外因。
外因无非是传统观念、父母期望、另一半的想法等等。
在心理学上讲,外因其实是一种压力,如果迫于外界压力而做出选择,个体便很难真正投入和负责,也更难体会到做这件事的快乐。
如果更多是因为外因选择生孩子,那从这个决定的开始,便很容易认为这是别人“逼迫”下的决定,而不是自己内心的选择,会有抵触情绪,也会推卸责任,生孩子仅仅是为了满足“别人”的需要。
所以,有的父母其实没有多喜欢养育孩子,甚至做的非常差,除了能力问题,更多是因为从一开始他们就觉得自己是在为别人生孩子。
而出于内因想要生孩子则不同,内因更多是“我想要”而不是“因为别人想要我才要”,这种想要,可以理解成一种“繁殖感”。
埃里克森曾在人生发展的八个阶段里提到,在25岁到50岁这个时期,个体会害怕停滞感,随之出现的繁衍感驱使着我们想要孩子,想把一些东西延续下去,想要在这个世界留下能传承的痕迹。
这种内因,从心理学上讲叫内驱力,是它推动着你去寻找内心想要的东西,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并愿意主动去承担由此带来的责任,会更有参与感,会更无怨无悔的去付出。
所以,如果是出于外因的考虑,这个决定更适合暂缓,如果是内因驱动你想要生孩子,那么想成为父亲的你可以让你的儿子坐火箭奔向地球了。
有一句话说,当你在纠结到底喜不喜欢一个人的时候,其实你已经喜欢他了,在生孩子这件事上,如果你在纠结要不要生孩子,那说明你也并没多想要生孩子。
经过多年和大家沟通生孩子这个问题以后,这种感受更强烈。那些把生孩子看做是顺其自然的人生必经之路的人,其实往往更容易接受生孩子这件事,即便是生完孩子之后遇到各种问题,也会积极地解决。
因为这是他们认定的人生选择,这是他们一定会走向的生活。就像四季变化,昼夜更替,没必要花时间去仔细思考。去做就是了,去体验就对了。
而在生孩之前就考虑“必要性”、“意义”的人,可能对自我还有不确定感,对生活还感到迷茫,生仔这么大的事对于他们来说绝对无法轻松决定,一定要在理性上完全说服自己,给自己一个完美合理的理由才行。
简单地说,生孩子的决定是需要感性和理性并存的,但如果完全需要理性去驱动,说明你把它当成了一件任务,而不是自然选择,这个任务是在利弊权衡后的机械判断,但你内心深处感性的部分却始终抱持犹豫。这个时候建议你等等,否则可能会后悔,也可能为以后出现家庭矛盾留隐患。
二.孩子能给你带来什么?而你又能给孩子什么?
问过很多人,只有很小部分考虑到“我能给孩子什么”,而其他都只是在从自己出发,希望孩子可以丰富生活,带来成就感,孩子是爱情的结晶,也是养老的方式等等等等。
这种思路或多或少都有点孩子是“附属”的意味,他给你的生活带来改变。但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你创造了这个生命,你要为他着想。
他不仅仅是你的孩子,未来也会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过自己的生活,孩子不是为你而存在,但这个存在的确需要你付出很多,所以你会全心全意爱他吗?会怎么对待他呢?
不考虑清楚这些问题,生孩子就是一个自私的选择,决定权在你手里,但你也要为一个生命来到这世上负责。
能为孩子提供什么,一部分是物质和经济上的考虑,还有一部分是心理上的准备。你是否能做出取舍和付出,是否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去养育他,给他关怀。这关乎能力,也在于心态。
如果只是一味强调孩子会给你带来什么,不能换位思考,可能连宠物都不适合养。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