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治疗+咨询培训”第一段地面培训有感

中国有国考心理咨询师130万,只有3万在从事心理咨询!心理咨询师国考已经停止,同时国家也保持这证书的有效性,同时为了提升专业人员专业技能,“医师+治疗+咨询”培训模式是提升专业技能的探索,3)案例3:妻子被脑科医院开了抑郁药,夫妻俩心理拔凉拔凉的,通过一次咨询,缓和了家庭关系,丈夫的关心,让她康复。

“医师+治疗+咨询培训”第一段地面培训有感

21世纪是脑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方法学的创新,特别是基因组学与神经科学的发展,生物精神病学将有重大突破……

世界都有脑计划,研究脑科学,欧盟10亿欧元,英国10亿欧元,美国20亿美元,中国400亿人民币……

在我国,2012.10.26《精神卫生法》出台

生物精神病学的发展

通过心理卫生知识普及

医院治疗和社区康复共同发展

功能恢复和全病程治疗

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共同发展

服务对象和服务重点的进一步转移

政府更加重视,精神卫生专业分化

中国有国考心理咨询师130万,只有3万在从事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师国考已经停止,同时国家也保持这证书的有效性,同时为了提升专业人员专业技能,“医师+治疗+咨询”培训模式是提升专业技能的探索,

非常有幸成为第一批成员!

通过这次培训有以下收获:

1、心理咨询师需要有极强的洞察力,比如求助者与你避免目光接触代表什么?她表达的一句话,背后又是什么?也就是常人说的,听话要听音,如果咨询师缺乏这个能力,是不可能能抓住关键点,从而有效解决问题的。

2、搞笑的经典,这次培训学到最好玩的一句话,就是丈母娘是女儿的未来,同时不是绝对的;知道了,是为了改变,不是为了不作为,有效的作为就是扬长避短!

3、社会变化,对人的心理是有很大影响的,比如我们城市化的社会对精神卫生的影响,社会需要发展,社会技能需要提高,留守儿童心理问题以及东莞的一些现象告诉我们,成长经历对一个人非常重要,价值观在影响人们的生活;破坏亲密关系,角色的混乱,会影响孩子的生活的质量。

4、心理工作者是为了让求助者得到更多的服务,精神障碍的心理服务,治疗或者咨询目标,是为了求助者或者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还是为了他们个人的体验,因为两者往往是矛盾的,有一些当事人如果疗愈,他的个人体验未必一定是欢快!

5、学到了老师的经验:

1)诊断异常心理病因时,要排除是否毒品引起;还要排除感染,因为感染也有可能引起中枢神经精神障碍;还有老年性精神障碍首先要排除器质性病因。

2)当信息不全和模糊时,特别是无法得到当事人个人心理体验时,判断正常心理还是异常心理,可以看看其社会功能。

6、通过这次培训,结合以往的咨询案例有以下几点感想:

1)案例1:开始感觉是人际交往问题,咨询几次后好转后,她说有过自杀的念头,我没有注意到自我保护,应该关于自杀进行进一步提问,做到心中有数,如果有抑郁症怀疑,应该提及可以尝试到医院寻求一些帮助,同时可以在我们这里提供辅助的咨询,以达到自我保护。

2)案例2:军校学生,人际交往和恋爱问题,准备买农药自杀,一次咨询后,联系我说他还活着,鼓励他要过得更好,当时同上例一样,也需要多询问并初步诊断,做一些能够自我保护的的事

3)案例3:妻子被脑科医院开了抑郁药,夫妻俩心理拔凉拔凉的,通过一次咨询,缓和了家庭关系,丈夫的关心,让她康复。

这三个案例,都成功解决,虽然并没有后续咨询,同时都应该有自我保护的建议。

4)案例4,一例多年抑郁,吃药都好不了,导致性功能丧失,夫妻离异。人真的是非常的好,理解妻子离婚,不恨任何人,就恨自己!经一次咨询,引导自我谅解,自我宽容,对自己呵护,回家后没几天,又约咨询,(我做咨询有欠缺,没有引导要做多少次,有需要再约),说回家后感觉性功能有恢复!这次主要是感谢,然后是对未来的展望,最后要求拥抱,感觉就是出于感激,没邪念,此人是一个人品很正的一个人,就满足了他的要求,就像我们在NLP课程中和所有学员拥抱那样!其中包括男学员和女学员!(结果也证明此人没有邪念!还有过一次感觉也是没有邪念的那种,结果感觉有一丝邪意,但还不至于影响咨询关系!宽容大度吧!呵呵,咨询师很多时候真得有一些能量!)

7、许又新的关于抑郁症吃药的问题,他有这样的描述,我很关注,咨询案例中有证实:

内源性抑郁症必须吃药,非内源性抑郁症不一定要吃药

1) 内源性的案例:发病就是失眠,早醒,情绪低落,早晨早醒后焦虑,就像焦虑症的惊恐发作,就想死!去脑科医院吃半年氯硝西泮,痊愈。一年后复发,吃米氮平控制良好,一切正常。听教会人说,抑郁症不需要吃药,停药,结果复发,这次出现情感淡漠,对什么都不兴趣,吃药,家人关心,终于康复,现在吃少许药物,生活状态生活质量甚至超过常人。

2) 非内源性案例:从初中起,经常抑郁,常在脑科医院,开百忧解等等,时好时坏,到我这里咨询,他和医院保持联系,所以如果从自我保护这里来说,建议其根据状况继续保持。

咨询几次,发现他是因为不合理的认知,看到恐惧的事情,会联想到自己,因而恐惧导致抑郁,后来他认识到,以后再出现这样的状况,他找出一条克服自己这样认知的新认知,就避免了恐惧和抑郁。而且连药也都不吃了。吃不吃药,他自己决定。当时虽然没经过培训,我亦没有参与做此决定,因为我知道我没有处方权,所以吃不吃药是他自己根据自己需要,犹如去不去医院,也是他自己决定,如果询问到我,一定说觉察到不好,还是去医院看看,我们只是辅助咨询。

下面我要讲几大方面的问题:

一、幻觉按产生条件分为功能性幻觉 反射性幻觉 心因性幻觉,入睡前幻觉,我觉得所有幻觉和妄想按产生原因都是心因性幻觉:

幻听:那个因为落榜而有:“你考上了,可以去上学了的”幻听,因为她潜意识太想考上高中了……结果感官就配合她潜意识,听到了

关系妄想:

1)那个怀疑别人评论她的人:她潜意识太在意别人别的看法了,或者潜意识就是相信别人在否定她,于是就通过妄想满足了她的潜意识

2)怀疑对面阳台的人在议论她,因为恐惧她和老公的事被人知道,或者潜意识就认为人人都知道她和老公的事,人家都在议论她

被洞悉感(读心症):是因为被歪曲误解的太多,潜意识想:我要是想什么别人都知道就好了,结果就有了这样的幻觉!和癔症一样,有这样的现象对自己有好处

非血统妄想:自己非常聪明,是博士,而且父母是农民,尽管父母呕心沥血培养了自己,却恨身为农民的父母让自己在事业上,学业上不如那些父母职位高的人,潜意识就希望自己不是农民父母生的,于是就有了非血统妄想

钟情妄想:自己喜欢对方,潜意识太希望对方也爱自己了,就用了妄想来满足自己

动物妄想:厌倦了人世间,宁愿和动物做伴,比如和狗作伴,潜意识宁愿做一条狗,不做人,于是有了动物妄想,行为举止就像一只狗

夸大妄想:太想成功,太想被重视

被害妄想:太担心自己被害,太相信对方想害自己,于是用妄想就形成了

罪恶妄想:就想做罪恶的事,又不敢做,就觉得自己有罪……

物理影响妄想……

嫉妒妄想……

虚无妄想……

疑病妄想……

所有幻觉和妄想都可以尝试用这样的对她有什么样的好处,或者背后的实质做出解释。

这些都可以尝试用理解症状本质,去引导回归。

我们再来看情绪

愤怒:被对侵犯时守护的能量,给予力量去改变不能接受的情况  对内 对外

哀伤:用结束和再出发的能量,去珍惜拥有的

恐惧:保命的力量,力量不足够时,指引我们离开危险和威胁

内疚:已完结的事情,有没完成的部分

痛苦:离开这里,找新的方向

焦虑:事情很重要,需要额外的关注、更多的能力和资源

7、困难:以为需要的代价比回报大,将困难量化

失望:对人和事:控制的企图失效对自己:不接纳自己

无奈:已用的方法全不管用,须寻找新的方法

讨厌:不想与人/事/物在一起

委屈:对方没有给自己该给的,把自己看得比对方低,小孩子状态 投射

心虚:做了不该做的事,不想面对

嫉妒:本人无法提升,非把对方拉下来

13、恨:  爱而不得—1、 毁灭

2、 转化 A 智慧的爱 付出

B 感谢 感恩 感激

结论: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精神障碍和情绪有点类似,所以精神障碍并不荒谬,以往说精神障碍荒谬,只是我们不懂而已,是吧!

二、很多理论,在多少年后,有可能是错误的,课程中马老师说过这样的经典语句

一)精神病患者不能生孩子,药物致畸。

我的一些案例表明,有的吃药怀孕的孩子,孩子发育得非常好!

确实案例4 例:一例氯丙嗪 一例奥氮平 2例碳酸锂,其中碳酸锂都一致认为致畸率很高的,同时,他们药物剂量不大!

还听说有同样案例,同时只是听说

南京脑科医院精神科主任尚小芳对抗精神病药致畸有过总结:有人吃奥氮平生下的孩子健康,南京妇幼保健医院前主任徐芾对吃氯丙嗪的病人后果不确定,但说氯氮平可以

二)关于精神病的遗传

精神分裂症患者亲属发病风险:

亲属关系 风险值(近似)

单卵双胞胎 46%

兄弟姐妹/双胞胎 12%-15%

父母双方 40%

父母单方 12%-15%

(外)祖父或祖母单方 6%

正常人群 0.5%-1%

其实所有病的遗传都只是遗传易感性,同时所有病都有遗传易感性!

个人以为精神病的遗传,是家族教育孩子方式的遗传,这些家族教育的模式体现在下文里:

1、易受挫折型的人与易成功型的人形成原因及解决方案

易受挫折型的人

人分为过分思维型和感觉型。

过分思维型的人,只有脑动,心不动或者心只为自己心动。

过分思维型的脑动心不动型在原生家庭中是被娇惯的人,有了欢乐、悲伤、愤怒等情绪,敢讲,敢说,所有的东西都通过语言或者行为表达或者发泄出去了,没在身体里留下痕迹,常常会刚哭完,又会笑,刚发过怒,又去讨好别人,性格不稳定。因为被人宠着,所以是比较快乐的人,甚至是骄傲的人,潜意识把自己看得高的人。也因为被家人宠着,不被压抑,所以不知道忍让,就知道按自己的想法行事,不知道变通,俗称一根筋。这类人通常情绪是随时表达或发泄的,一旦遇到突然强烈的伤害而不能表达或者发泄,会诱发精神分裂症。

过分思维型脑动心只为自己心动型人,在原生家庭常常被压抑,有了悲伤、愤怒等情绪,通常不敢说,不敢发泄,等到忍无可忍的时候,一起爆发,这时往往已经出现了问题,家人会被突然吓傻。他们的心常常只感觉到自己身体里的悲伤或者愤怒,沉溺于自己的情绪。因为经常被打击,所以他们常常会处于自卑、抑郁状态。这类人是抑郁症的高发人群。

过分思维型的两种类型,他们的身体,都感觉不到外界变化,他人的情绪,他们只有脑子同外界联系,和外界的联系是不够的,所以是反应慢的。他们的想法和做法往往不符合客观世界,经常判断失误。

感觉型的心动身不动型在原生家庭中常常是挨打,常常被压抑类的。因为挨过打,所以有身体感觉,感觉到自己痛的时候,也感觉到了外界。你看那些练武的,因为经常挨打,所以他们躯体的反应特别快。但因为常常被压抑,所以他们的负面情绪不能及时发泄,所以容易留在身体某个部位,产生躯体症状、强迫症状及癌症等。

感觉型的心动身动脑不动型在原生家庭中常常是被家暴,在外也使用暴力,而且总是占上风的人。因为挨过打,所以有身体感觉,有的反应快,但因为总是占上风,他们胆大,不会妥协,所以脑子不动,不懂得灵活,不知道变通,俗称大老粗。

容易成功型的人

感觉型的心动身动脑动灵动型的,在原生家庭中常常是挨过少许打,既被宠爱,也受压抑,但总体是宠爱大于压抑的人,挨打让他们有感觉,宠爱使他们乐观自信,压抑让他们懂得退让,他们既要强,又妥协,懂得变通,懂得灵活。这种类型是容易成功型的人。

解决方案

一、过分思维型脑动心不动型的人

1、身体感知训

2、负面事情发生忍让法

3、冲击疗法,增强其承受能力

4、引导去自我中心

二、过分思维型脑动心只为自己心动型人

1、 心理暗示

2、 情绪释放法

3、 引导去自我中心

三、感觉型的心动身不动型

1、情绪释放法

四、感觉型的心动身动脑不动型

1、 负面事情发生忍让法

2、一个案例的自述:关于精神病的遗传

初二上半学期刚开学一个月,国庆女儿欢欢喜喜回来过节,他爸爸本意是接他回堂叔家高兴一下,结果因为孩子手机静音,没接他电话,而且是经常性的行为,他爸爸自以为是管教她,和孩子、及孩子的堂叔,堂哥一起走着往我家来……一路上越讲越激动,打了孩子十几个嘴巴……孩子的自尊心受挫……

孩子回来的时候,我不知道孩子被打了十几个嘴巴……而且是当众被打……所以我按他爸的期望,让孩子向她爸道歉……孩子就是不肯……我劝说,结果知道他爸的行为……

我愤怒!责问他爸!

孩子才就手机经常不接道歉……

孩子离开我的时候,因为一点小问题,拒绝我送她过江……(这次回来,她表达了很多不满,甚至对我的不满……缺少陪伴,没人陪,让我陪,觉得恶心——我澄清了原因:我再婚时,女儿反对,女儿拿菜刀对准手腕,如果她不对我妈悄悄说几句,我肯定屈服了……我解释了没有屈服的原因。)

孩子离开我的时候,我预感到有些问题!

20 几天后,我见到孩子,孩子因强迫、焦虑、抑郁、失眠去心理咨询……孩子对心理医生表达了对他爸爸的不满…… 医生还开了药!

我对孩子说,这是好事,我们说你爸,他会说是挑拨,但心理医生说,他会听的…… 孩子那次离开我的时候,很快乐,和我谈李鸿章……她看过的书上说:甲午战争失败后,为了让清政府少赔一些款,他跪在了天皇面前……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李鸿章也想国富民强啊——只是,能力,还有……一些说不清的东西!据说,甲午战争以后,李鸿章也因病而死……心中郁结啊!做人,谁不想强啊?只是……

我以为他爸知错了,没急于和他爸沟通……过了几天,我给他爸打电话,希望他能对孩子好点……他不接受造成孩子的现状的原因是他自己,反而说医生说:你不怕孩子遗传吗?并对孩子的未来充满恐惧和担心……

我说,所谓精神病遗传,只是家族中的人性格要强,不会妥协,如果成长过程中,有人抑制他的要强,学会妥协,发展到身体有感觉,绝对不会生精神分裂症!

如果说遗传,我其余4个侄子、侄女都是我爸我妈的孙辈,要遗传,都遗传……而且我生精神分裂症24年,从来没有抑郁、强迫、焦虑……

你的恐惧和担心,会变成对孩子的诅咒……

话实在谈不下去……我绝望的挂断电话……但内心还是淡定……

我为孩子祈祷……祈祷孩子能尽快恢复健康……

孩子他爸和我这么说……其实他也非常着急……找到我嫂子……在我嫂子面前哭了……我嫂子安慰他,孩子成长都有可能遇到问题……我侄子小时候也遇到成长的问题……而且问了其他医生,女儿吃的药,半年后就可以停……

10 月 25 日 的智慧父母课堂,让我知道,为了孩子,我要和他爸搞好关系……否则孩子身心会不统一……

先许个愿,要和他爸搞好关系……心里有了方向,有了信念……

他爸改变了很多,孩子也就好多了……我也用心理学方法帮助女儿处理学校的人际关系问题和学习问题……我认为孩子的药可以不吃了,他爸听医生的,坚持吃半年……吃半年就半年吧!也没大碍!

然后,对他爸表达感谢……感谢他的付出,感谢他为了孩子改变……

有不满意度地方,先表扬感谢……然后我们一起怎样做……

关系理顺了……孩子一切都好了……不仅对我们都没有了不满,而且非常乖巧懂事了……和我老公话也多了……老公都说孩子真孝顺、懂事……

和孩子他爸离婚10年,房子、陪嫁都给他,离异的几年还给他一万元现金……他都没说我好话,学习NLP后,几句感谢、表扬让对方高兴的话,就让孩子他爸对孩子说:你妈正常了!

其实他爸对孩子的一惯的苛刻,对孩子也是有帮助的,孩子从小时常受些严格管制,使她从遗传我的视觉型人,变成感觉型人,承受问题,不只是用脑承受……所以,这次他爸给的自尊心大的伤害,验证了女儿不会像我,受到自尊突然的伤害就崩溃了,女儿这次遇到了困扰,但没有崩溃,她的模式是用身体承受的方式,生的病是抑郁、焦虑、恐惧……现在克服了抑郁、焦虑、恐惧,会变得更加成熟、坚强……他爸也变得通融了……所以,我知道,女儿不会走我的路了!

我就是家族遗传视觉型的人,从小一帆风顺,没有受小的磕磕碰碰,遇到自尊心受损,就突然崩溃了……有人说精神分裂症是因为想不开,其实我最能想得开了!崩溃了也可以再康复……我的经历说明:任何事情发生了,只要有有效的应对方法,都可以重生!

所谓精神病的遗传,身体遗传特质和家庭教育娇惯模式共同造成的,所以如果有精神病遗传特质的家庭,如果能在家庭教育上,有意识的克服娇惯模式,是完全可以让孩子不得精神病的!

健康的孩子,是爱、宠和管的结晶!

3、精神分裂症人和抑郁倾向人的行为模式——一位曾患精神病患者的感悟

精神分裂症的病人,往往都是在家里受娇惯的人,要强,嘴利……不会向谁妥协!别人说了他中听的话,没事,说了让他不高兴的话,立即反驳,不赢不罢休!小时候生活中经常生活在胜利者的状态,厉害啊!

可是,正因为他处处都赢,不知妥协,所以他的生活是自我中心,凡事要求按他的模式,按他自己的想法行事,行事往往不符合客观世界,不能感知和兼顾别人感受和想法,成年后往往会受挫!

更严重的事,因为大事、小事都赢,能量只向外,所以无法接受到外在的能量,所以他们对外在(周围和他人的感觉)毫无觉察,没有感觉,只活着自己的世界里,甚至是头脑里,只知道按脑子里的想法去说,去做,身体觉察不到自己这样做的后果,所以他们对自己都无法觉察!唯一知道的是自己认为的道理,是应该怎样……头头是道,一事无成!

正因为精神分裂症的人,身体唯一运作的是头脑,所以,他们受挫,当然是脑袋受挫,幻觉、妄想这样的脑子疾病就来了!

所以,精神分裂症模式的人,不管是否生病,都难于成功!因为他们自我中心,而自我中心,是幼稚的人第一个表现!而且这种模式的人往往还具备幼稚的人第二个特征:非黑即白!我再加上幼稚的人第三个特征:没有感觉!无法感知外界,甚至外界发生了任何事,对自己也是没感觉!所以,他们的情智力(情商 EQ)为0

怎样才能成功?怎样才能有感觉,怎样才能提高EQ?唯一的通道是:妥协,向外界妥协,让自己接受外界的能量,从而激发身体的感觉!

我尝试让两例没感觉的人在听到不满意的话时,沉默,妥协,他们一致说憋得难受!可是,你不承受这份憋得难受,你无法唤醒身体的感觉!无法和外界建立联系,把自己孤立于世界!这份难受让你身体有所变化,能够接受外界能量,变得有感觉,变得有肚量,你就完成了性格重塑的关键!

相反,抑郁的人的行为模式,经常是默默无语,……只让自己接受外界的能量,无法让自己的能量向往外,从头脑、到情绪、到身体都憋屈着,既可能有头脑病,也可能情绪病,也可能身体病……所以抑郁模式的人的行为需要合理表达,适当要强,向外释放身体的能量,展现自己的能量!

情商在成功的因素中占80%,智商只占20%!

所以,提高情商很重要!

只会要强的人,肯定不会成功,而且是精神分裂症的易患人群;只会妥协的人,经常是忧郁症的易患人群。

情商高的人能量释放、接受自如,既会要强,又会妥协,举重若轻,游刃有余!所以如果智商、做人方向没有问题,他定会成功!

补充:“医师+治疗+咨询培训”第一段地面培训有感

一、我的另一例抑郁症求助者,是她的朋友介绍而来,我和她说了半个小时,说什么都说是,但我都做不到……感觉不对劲,就终止了咨询,让她的朋友送她进医院。她朋友说经过我的咨询,情况更糟了,要退咨询费,总共就100元,通过淘宝来的!结果我退了她50元!

过了几天这位朋友通过微信感谢我,说幸亏送去医院……我说那就把退的咨询费返还给我……反而闹得不欢而散!

这一例说明,如果发现重症的抑郁症,不仅是建议,而且是郑重建议,一定要去医院!

二、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经验:

1)坚持吃药

2)脑袋里一旦有了想法,如果感觉和过去的幻觉和妄想有些相似,就提醒自己,一要和客观现实比较,客观得到证实的,去相信,得不到证实的,就当怀疑,不是真的,不相信!

3)如果自己确实有点相信,但是和现实中的人们想法不一样,就不要去说,放在心里,如果确实想倾诉一下,和知己的人说,并表明是开玩笑,自己也不相信!

三、一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我感觉追忆,供从事研究者参考

1) 被送进医院前办个月,就躺在床上看红楼梦,仿佛对红学有一点的不寻常见解,这不是这里想说的重点,当时就觉得脑袋里仿佛有一层网,这网就在头皮的下一层,这个网从头顶慢慢从头顶开始裂开,裂开一点,过几天又裂开一点,这个裂口越裂越大,一直裂到后颈部。

不到一个月,吃饭睡觉日常生活完全不知,被送进精神病院。

2)在医院住了40天左右,痊愈,不知从何时起,就感觉这条缝慢慢的从后颈椎慢慢往上合上,但没有完全合上,此时是临床痊愈

3)12年里,脑子没什么感觉,精神状态从药物反应强烈,到适应,基本能应付工作,最后工作还比较优秀

4)12年后,生活中常常遇到难点,特别是技术上面的,先不去想它……之后的某一时间,经常是夜晚,脑子里经常有一点被刺激,然后这个刺激像水波一样,波及周围,波及到的地方,非常的舒适,然后这个难点问题就迎刃而解,而且经常能解决一般人解决不了,或者没有经过专业培训解决不了的问题,以后十几年里,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智力不仅没有下降,而且情智力都提升很大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