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抑郁你可以知道的

一直认为,“抑郁症”这个名字不科学。抑郁症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有时靠患者自身的生命力量也能自动中止病程。时至今日,现代科学已经证明,抑郁症不仅仅是心理疾病,更是一种功能性疾病。这个说法当然不科学,但它把抑郁症和生理因素联系起来,是一个天才的猜测。

一直认为,“抑郁症”这个名字不科学。

“抑郁”是对心境的描述,是心理名词,很多人望文生义,就认为抑郁症是心理疾病。包括有些患者,也宁愿接受这个判断,不去看病,幻想着换换环境,调整一下,病就好了。

有没有这样的幸运?有。抑郁症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有时靠患者自身的生命力量也能自动中止病程。

据经验统计,约有三分之一患者不治疗,耗个一年半载,也会逐渐痊愈。但是,这样做非常危险。因为这一年半载日子难熬,生存质量低,自杀风险大;而所谓“好了”,只是不发作而已,它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不知道哪天还会落下。

时至今日,现代科学已经证明,抑郁症不仅仅是心理疾病,更是一种功能性疾病。

在人类早期,古希腊人认为,抑郁症是人体内部的四种体液——血液、粘液、黄胆汁、黑胆汁的不平衡导致的。这个说法当然不科学,但它把抑郁症和生理因素联系起来,是一个天才的猜测。

到了公元前三世纪,对大脑的研究出现突破,发现大脑掌管思考,小脑掌管肌肉运动,神经系统理论由此建立。

后来,更进一步的研究认为,“精神障碍即为脑疾病”,如果大脑有个风吹草动,精神障碍可能因之而生。

上个世纪中叶,是人类历史上一个科学进步时代。抑郁症的研究出现了革命性变化:研究人员收集并解剖了一些抑郁症自杀者的脑部标本,通过显微镜看到大脑内三种神经递质(5-HT、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浓度低于常人。

由此确定了一个研究方向:寻找抑郁症和这三种神经递质浓度之间的对应关系。

先介绍一下什么是神经递质:我们知道,人脑中有几亿个脑细胞,称为神经元;两个脑细胞之间,有一个间隙;人脑传递信息时,前一个脑细胞的神经末梢就会释放出一种化学物质,其使命是载着信息,跨越间隙,像邮差一样把信息传递下去。这个化学物质,就叫神经递质。

大脑的神经递质有很多种,最主要的,就是上述三种:5-HT、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这三种神经递质,其功能不完全一样:

5-HT:掌管情感、欲望、意志

去甲肾上腺素:提供生命动力

多巴胺:传递快乐

如果这三种神经递质失去平衡,神经元接收到的信号就会减弱或改变,人体就会出现失眠、焦虑、强迫、抑郁、恐惧等症状,表现为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以及其他大脑疾病。

抗抑郁药物就是在上述理论指导下,针对这三种神经递质研制出来的。比如,现在最常见的SSRIs系列,全名“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其功能便是专门抑制大脑对5-Ht的回收,从而保持血液中5-HT浓度的平衡。

最早抗抑郁症药物异烟肼的发现,纯属偶然。那时异烟肼是抗结核病药物,在做药物实验时,意外发现结核病患者服用异烟肼后会出现欣快情绪。

顺着这个路径,第一代抗抑郁症药物就被研制出来。

如今,抗抑郁药物已经进化到第三代、第四代。这些抗抑郁药物的有效性,充分证明抑郁症和这三种神经递质存在着确切的对应关系。

近年来,中国对抑郁症病理的研究,也偶有进展。川大华西医院放射科、华西磁共振研究中心主任龚启勇、贾志云博士和心理卫生中心教授况伟宏等专家,利用先进的影像医学技术研究发现,大脑前额叶和边缘系统等脑区的特征性异常和神经通路受损,可能与抑郁症自杀行为有关。

他们还利用新型功能型核磁共振技术,募招16例自杀未遂者和36例无自杀行为的抑郁患者,对他们的大脑灰白质体积和白质纤维的完整性进行研究,通过大脑影像对比,发现这些自杀未遂者大脑内左侧内囊前肢部分各项异性值明显降低,提示该区域白质破坏导致额叶纹状体通路受损。

不过,这仍然只是对现象的描述。相关性确实存在,但为什么相关?机理尚不清楚。

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很复杂,目前仅有一些假说,这些假说都有一些研究结果来支持,但这些假说有时互相矛盾,甚至互相否定。

现在倾向于认为,抑郁症是一组病因和发病机制不同的异质性疾病,而不是一种疾病。它们各有其发病原因和机制,无法用一种病因和机制做出解释。

至此,结论很清楚了:抑郁症不只是简单的心理病变,同时还是一组功能性病变。

最初,尚无法观察到大脑是否受到损伤,但如果病程太长,造成患者大脑海马区体积缩小,这时功能性病变就会转化为不可逆的器质性病变。

此时救治,为时晚矣。

和很多人一样,我也曾不假思索地认为,抑郁症是患者意志不够坚强所致。现在才知道,未曾患病的人,也许永远也不能体会患者内心的挫败、孤独和苍凉。

由于大脑发生功能性病变或器质性病变,他遭遇意志无法控制的精神障碍和痛苦;局外人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居高临下甚至带有一丝优越感地同情、开导或者指责他们,是不科学、也是不公平的。

和身体其他疾病相比,抑郁症还不易被自我察觉。有的疾病,如感冒,因有外来病原体入侵,身体产生免疫反应会发烧、流涕;如果受了外伤,伤口会发炎、肿胀发出警讯。

而大脑病变是悄无声息的,患者直到情绪严重低落,认知发生偏差,才觉得不对劲。这时,还经常自以为只是心理问题。

写到这里,读者诸君也许可以理解,为什么我认为“抑郁症”这个名字不科学。也许应该称它为“脑功能失调症”。不过,既已约定俗成,名字不改也罢。但我们不能受这个名字的误导,把抑郁症简单等同于心理问题,从而错失药物干预的最佳时机。

抑郁症是最能摧残和消磨人类意志的一种疾病,抑郁症带来两个后果:

一是严重降低生活质量,患者生不如死;

二是真会去死,即自杀。

那么,我们如何为抑郁症患者尽到看护之责?

我的体会是:陪伴,而不是说教。

很多人认为,抑郁症是心理问题,要给患者“打开心结”。岂不知抑郁症本质上更是器质问题,在中度和重度抑郁阶段,劝他“想开点”“不要死”没用。

要以陪伴为主,不要讲大道理,须知世界上最不缺的就是道理;

要让患者知道,他需要时,有人在;

不需要时,就能安静呆着。别打扰他,喋喋不休,瞎出主意。

记得我在病中,同事们想了无数办法救我。洁琪强行登门送生鱼片;张翔哄我去青岛旅游;徐晓强迫我去看心理医生;继伟裹挟我参加文化人聚会(未遂);

舒立安排我编一些稿以恢复自信,甚至打算在顺义找一个农场让我居住,像晚年托尔斯泰那样参加农业劳动。其心可感,其效全无。

我曾看过一个心理医生,她高谈阔论整整一个小时。我看她越谈越起劲,口若悬河,两眼放光,心想:这是谁给谁治病啊?

曾有一个昔日的女下属来看我,一见面,就强拉我出门散步。那时我已步履蹒跚;她挽着我胳膊亲切地给我讲了很多道理。

说着说着,她突然站住,愣愣地看了我几秒钟,如梦初醒般说:“嗨,我和你讲这些干啥!这些不都是以前你教给我们的吗?”

行文至此,最后说一个纯粹技术性问题:

尽量给患者安排一个阳光充足、色彩鲜明的居室。

据我体会,抑郁症病重时,患者的视觉会发生变化,看任何东西都是灰色的。让患者的房间光亮鲜明,有助于情绪改善。

我原以为,关于颜色,是我自己的主观感受,岂知前两天,我接待了一位前来求助的抑郁症少年的父亲,才知道我的感觉并非个别。

这位父亲说,儿子患抑郁症四年,百药无效。为了挽救生命,不得不强逼儿子住院,接受电击疗法。就在预定电击的那天,他一早来到病房,看到儿子已经异乎寻常地起床了,坐在床边,表情平静,眼神清澈明亮。

他正惊讶,儿子开口说:

“爸爸,我好了。”

他大惊,问:“你怎么好了?”

儿子指着病房里的一盆花说:

“昨天我看这朵花颜色是灰的,今天看是红的。”

抑郁,是人真正成长必须经历的一道坎

你能作茧自缚,必能破茧成蝶。

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苏格拉底

症状只是一个人防御内外痛苦的一种方式而已。——弗洛伊德

种子没有破土之前,请耐心等待。——荣格

每一个想真正认识自己的人,都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一、症状并不重要

症状只是一个人防御内外痛苦的方式而已。(弗洛伊德)

症状是一个标签,是医院用来开药的凭证,给你定一个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恐怖症之类的,好对症用药,方便医生的手段。

人是非常复杂的,一个症状的描述完全无法概括一个人。症状本身只是人内在痛苦和潜意识冲突的外显表现,对于心理咨询来讲,症状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主要是要探讨症状背后的原因,你的问题是怎么来的,你受到了什么样的心理创伤,你的原生家庭0-6岁对你的影响是什么,你为何用这种防御方式来保护自己,如何修复内在深层的创伤,形成新的人格和模式来面对人生,这些才是最基本的心理咨询需要探讨的范畴,而不是用抑郁症的标签来探讨抑郁症,那是对来访者的精神暴力和枷锁,所以心理咨询第一步往往是去标签化:你没有病,你不是抑郁症,我们一起合作来看看问题背后隐藏了什么,你为何需要这种状态,并且让你如此痛苦。

心理咨询行业里有个笑话:“癔症(歇斯底里)是个坑,什么都可以往里扔;神经衰弱是个坑,什么都可以往里扔;抑郁症是个坑,什么都可以往里扔;边缘性人格是个坑,什么都可以往里扔。”根据破窗理论,症状就像一个垃圾桶,大众将各种不能接受的投射都往里面加,导致症状性的概念越来越复杂。

这篇文章,需要一个词语来表达,就用“抑郁症”来表达意思,但不是强调抑郁症,此抑郁症,非抑郁症,名抑郁症而已。

二、抑郁症并不可怕

现在社会上有很多人都将心理问题恐怖化,抑郁症妖魔化,一听到抑郁症三个字,就好像得了绝症一样,这个人就会自杀,就会去死,马上避之不及,完全是扯淡!

抑郁症所谓的研究自杀概率其实比飞机失事的概率还低,但是却被夸大到每个人都会自杀一样,很多时候这种宣传和言语本身就会产生暗示和诱导作用。当然也与社会新闻媒体宣传有关。新闻媒体追求关注度,什么明星得了抑郁症自杀,将个案当成新闻报道,将抑郁症和自杀夸大性的催眠联接,导致大众误解。

这种影响使得不知情的人对抑郁症三个字谈虎色变,对所谓的抑郁症者战战兢兢,生怕自己一句话说错了,对方会抑郁自杀一样,有时这样的反应,其实是对对方的一种附加心灵伤害。

“抑郁症”并不可怕,只是一种潜意识心理创伤状态的外显,从根本层面上讲,我们每个人都有心理问题,只是有些人隐藏的好,有些人没意识到,有些人压抑的好,有些人毫不自知,有些人表现出来了而已,从这个层面上讲,我们都是平等的。因为我们每个人的原生家庭都是有问题,我们都有一段血淋淋的创伤史。(大家可以去听阿苏《心理咨询道与术》系列讲座第一讲,里面详细的谈到了人为什么会有心理问题。

所以“抑郁症”并不可怕,它只是心理问题呈现的一种方式,也是心理成长的一个机会。不要恐惧“抑郁症”,不要对“抑郁症”谈虎色变,不要把“抑郁症”当成大不了的事情,因为“抑郁症”没什么好怕的,因为它是人真正成长的最好机会,是危机,是危险中的机会。

三、抑郁症三段过程1:反思内省引发的作茧自缚

“往外看的人是在做梦,往内看的人才是清醒的”-荣格。用荣格的话来说,“抑郁症”是内倾思考的一种形式,是一种清醒的状态伴随着痛苦。

扩张和收缩是人类心灵的两种基本状态。扩张往外延伸,上进积极是扩张的表现;收缩往内深展,抑郁是收缩的具体表现,抑郁可以说是人生一种自省的最高形式之一,可以这样说,人类中某部分人的体会和感受能力是很强的,当很多人麻木、浑浑噩噩的时候,这部分人已经深切感受到痛苦和压抑,他们的内省能力让自己开始思考,发现自己有问题、关系有问题、社会有问题、世界有问题,所以内在开始痛苦,开始难受,开始收缩,开始挣扎,开始找寻,开始求索,开始领悟和理解内在的涵义。只有真正智慧和清醒的人才有机会去体会抑郁。那些整天活在梦中、从来不思考、不往内看自己的人是不会体会到抑郁的意义的。

“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苏格拉底如是说。

当你发现自己活在梦里时,很容易出现绝望抑郁的状态的。抑郁的状态可以说在很多人身上都存在过,大家仔细回想下自己的生活轨迹和经历。

当你思考人生的意义时,当你对现实生活不满时,当你对自己不满时,当你开始看内在的自己时,当你无法应付外在的环境时,当你感觉无能为力时,当你非常恐惧时,当你发现人际关系都很虚假和虚伪时,当你发现所谓的亲情友情都不那么可靠时,当你发现自己不管怎么挣扎最后都是以死亡告终时,当你发现一切都没什么意义时,当你因为你发现了很多真相,所以你就会陷入一种痛苦的抑郁状态,让你不自觉的去思考,去追求,去发现现实生活的无意义,人生的无意义,生活状态的无意义,追求的无意义,越来越失望,对自己的失望,对人生的失望,对生活的失望,从而丧失对生活的信心,对自己的信心,对人生的信心,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觉得任何事物都没有什么意义,没有必要去做,现实生活的世界很假,不是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所以采取一种收缩与放弃的状态,放弃自我,放弃生活,把自己紧紧的包裹起来,成为一个“茧”!将灵魂紧紧包裹,孕育着新的生命。

四:抑郁症过程二:黑暗中的沉思(茧中孕育)

当一切的意义都无法确定,生命和死亡一体,如果事实和真相是这样的,那我该如何面对我的人生呢?这就是人在茧里煎熬挣扎思考的问题。古语云:“置之死地而后生,致之亡地然后存。”

每个人都需要找到自己的答案。

只有将“原来的我”(面具和伪装)看清,将原来所追求的假大空虚错误的东西认清,直面原来人生本没有意义,每个人都会死亡,没有人是世界的中心,才有可能慢慢的卸下沉重的负担和包袱,坚实的前行。因为你的心理很累很紧,已经透不气来了,需要呼吸真实的新鲜的空气,需要透气,因为你曾经对内在的灵魂压迫得太厉害,你的内心智慧告诉你,这样下去不行,原来的生活方式是有问题的,这样下去会真正毁了自己,所以采取了一种智慧的方式来保护和成长你自己,可以这样说,抑郁是内心智慧的安排,最好的安排之一。

人类历史的智者、哲学家、文学家和艺术家,绝大部分都曾经抑郁过,不是他们要追求时尚,流行抑郁,是因为抑郁与沉思是促使人内在思考、回归内心的最好最有效的方式,也是必经阶段,“只有痛苦才能唤醒灵魂”。只有经历“成蛹”(茧)的状态并升华“化蝶”,人才能真正的成长,与内在潜意识建立真正的联结,认清楚我为什么是这样,从而找寻到属于个体的生命意义,成为完整的自己。

五、抑郁症过程三:破茧成蝶

在茧中不断的思考挣扎,每个最终从无意义中思考出意义的人,慢慢的就会建立自己坚实的人生基点,最终破茧成蝶。

从"成蛹"到"化蝶"的过程往往是很痛苦的,你所面对的是整个世界的苦难,是时代与社会的苦难,也是家庭的苦难,也是个体处境和内在的苦难,所以抑郁的人是敏锐的、坚强的、勇敢的、智慧的,同时也是挣扎的、矛盾的、脆弱、纠结的,我很尊重抑郁的人,也很佩服抑郁的人。

我自己曾经走过这样的岁月,当年刚上大学的时候,我一直在思考“我是谁”“人生有什么意义”“人为什么活着”,看了大量的哲学书和心理学书都没有找到答案,一直挣扎纠结不能自拔,最后发现一切都没有意义,因为不管你做了什么,人都是会死的,万物皆空,我陷入深深的绝望和痛苦中,那个时候天都是黑的,阴暗的,绝望的,因为没有意义,总会死的,做什么和不做什么没有什么两样,几次徘徊在江边想了结生命。在痛苦的过程中经过漫长的学习求知思考领悟,后来领悟了“活着”两字,才从里面走出来,这段时光对我来说很重要,如同重生一样。我能深深感受那其中的痛苦与挣扎,也体会到那灵魂挣脱绳索的反抗,那渴望飞翔的渴望自由的灵魂的奋斗。当冲破那层障碍和束缚时,天地之大,世界之宽,心灵之美,尽在眼前。

对于曾经走过这段岁月的阿苏来讲,一切确实没有意义,人生在于自己的选择,不去追求意义,而是创造自己存在这个世上的意义。深刻的体会到萨特说的存在先于本质,我的人生(存在)是自己创造的,我的本质是我的人生自我创造出来的,不是命运的决定,我对自己的每一个选择都要负责。

六、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荣格说:种子没有破土之前,请耐心等待。

每一个想真正认识自己的人,都需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药物是解决不了心理问题的,更解决不了内在意义问题,也解决不了关系问题,心理问题需要从心理层面入手。

现在对待抑郁症的方法大多运用药物治疗,很少帮助其内心真正的成长,心药需要心药医,心理的问题需要使用心理的方法来解决,灵魂的呐喊需要灵魂的共鸣,不能理解抑郁的意义的人,是很难帮助“抑郁症”的来访者,心理咨询师有时只是一个“提灯人”,照亮心灵深处的道路,前路茫茫,路途遥远,陪伴着这些勇者和智者,一起走过人生的沼泽与黑暗,迎接内心的重生与涅槃,重新完成新的整合,面对不一样的天地。虽然这段时间可能会很艰难,可能会很曲折,可能会有很多变故和意外,让我们携手一起往前走。“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

阳光总在风雨后,只有经过浴火重生,才能凤凰涅槃。这个过程是漫长的,慢慢来,在茧里需要时间,去思考体会感受,挣扎煎熬打磨,在痛苦中沉淀,在煎熬中觉知,不断深入的了解自己,明了内在潜意识的提示,面对自己的因果去忏悔,在茧里生长发育,直到破茧成蝶的那一天——这就是抑郁症的意义。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