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哭的孩子有奶吃,不会哭的连“容器”你都摸不到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句话大家应该都耳熟能详,它的意思就好理解。当然,这不是一篇母婴知识科普文,所以小孩子的就不说了,说说大人。哭得难听一些,你好歹还能有点机会吃到奶,但要是不会哭,别说是吃奶了,你连“容器”都摸不到。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句话大家应该都耳熟能详,它的意思就好理解。当然,这不是一篇母婴知识科普文,所以小孩子的就不说了,说说大人。

    首先,这句话里,“哭”是什么?(“奶”是什么就不用说了吧……)

    通常理解里,就是哭闹、威胁,或者用一些比较容易引起别人反感的表达方式去在竞争中取得优势,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比如跑到上级办公室甚至家里去大吵大闹、半夜三更电话骚扰“谈心”、直接帮薄脸皮的竞争对手把一切“安排得明明白白”之类。不可否认,短期来看这种方式很有效,甚至不排除有人长期以此获益,但它终究是一种透支——讲俗一点就是“败人品”。更何况,如果对方不吃你这套,你除了丢脸还能怎样?

    看起来我好像要否定这句话,那为什么我还要起这个标题呢?因为此哭非彼哭:

    如果我们不把“哭”定义为“闹”,而单纯定义为表达,那会怎样呢?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有一个项目,A、B两人各自代表各自的公司竞争,两家公司实力相当,甚至B公司还要略强一些。在竞争中,A表达流畅、介绍清楚,B则唯唯诺诺、缺这少那。最终,大部分人投票给了A公司,只有少数了解B公司实力的投票给了B公司。

    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一个班选班长,A、B两人都是热门人选,人气和实力基本持平,但在竞选时,A主动上台演讲、表达竞选意愿,B尽管内心也很想当,但却选择静观其变。最终,A当选,B连名字都没有进入候选名单。

    第一个例子是关于“哭得好听”和“哭得不好听”,第二个例子则是关于“会哭”和“不会哭”。哭得难听一些,你好歹还能有点机会吃到奶,但要是不会哭,别说是吃奶了,你连“容器”都摸不到。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简直太多了。这个社会是残酷的,我们从小到大无时无刻不在竞争:竞争长辈的宠爱、竞争工作机会、竞争生活伴侣甚至竞争最后的一块墓地。其中又有多少次竞争,我们是输给了自己的“不会哭”?小时候嘴不甜,失去长辈宠爱;面试里不敢说,失去工作机会;看上了不表白,失去生活伴侣;到老了觉得预定不吉利,结果连看上的墓地都没你的份。

    或许是害怕哭得不完美,或许是不愿意放下矜持,再或者是担心哭了别人不听、浪费力气,总之理由因人而异、千奇百怪,但再多的理由也不能帮你吃到奶。想吃奶,就一条:

    哭就是了。

    (实在不会哭怎么办?我教你呀!)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