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为人,我值得

也有读者说,书中的思想认同的父母对子女有爱,这点不敢苟同。因为我们大家都知道,世界上不爱子女的父母多的去了,虐待孩子到丧心病狂的父母多的去了。一个孩子,从小到大,没有父母爱的滋养,成年后又被各种索取剥削。成年子女可能会为失落的童年而哀悼,因为他们从小就被当作是一个小大人,有时候还要承担起照顾父母的责任。

《苹果树》是一个爱的谎言

我的第一本书《永远成长的苹果树》出版后,收获了很多的好评和赞誉。有读者说,我的文章很深刻、有内涵、很有见解,很有深度,很具实用性和疗愈性。也有读者说,书中的思想认同的父母对子女有爱,这点不敢苟同。因为我们大家都知道,世界上不爱子女的父母多的去了,虐待孩子到丧心病狂的父母多的去了。又怎么能说天下的父母皆爱孩子呢?

我作为一个资深的心理专家,又怎会不知天下有些父母是不爱孩子的事实。这不过是我给自己撒的一个爱的谎言,也是给读者撒的一个爱的谎言。

那时候,我刚从重度抑郁的困境中走出来。我说过,我是一名资深凤凰女、资深小白菜、资深祸害小组的成员,而且我的父母要比很多祸害型父母要丧心病狂许多,我的原生家庭要比一般坏的原生家庭要糟糕许多,我能活到现在已经是一个奇迹,能活成如今的精彩更是奇迹中的奇迹。

我当然知道我的父母并不爱我,可是,在当时处于重度抑郁刚刚康复的阶段。如果要我接受一个赤裸裸的父母从来没有爱过我的现实,我想,我是绝对活不下去的。

一个孩子,从小到大,没有父母爱的滋养,成年后又被各种索取剥削。就这么告诉她:你的父母从来没有爱过你,你不是在爱中诞生的,也不是在爱中成长的。你只是一个养老的工具和棋子,你的出生只是一个阴谋。这是一件多么残忍的事情。

因此,我就应用宗像恒次教授的SAT构造化联想技术,给自己、也给读者撒了一个爱的谎言。SAT疗法的核心技术就是重构一个关于爱的诞生和成长的记忆,具体操作可以有三种:

1、重构成长中的爱的故事

如果成长过程中的创伤不是很严重,尚可以在成长过程中寻找到父母对自己爱的亮点、闪光点,成年后父母也不会对子女过度的索取和剥削,那么可以运用SAT疗法中重塑父母爱的记忆,疗愈创伤。其实这个方法有点类似于吴熙娟老师的叙事疗法。具体可参看我的文章《改写父母的故事》

2、重构一个亲生父母的爱的故事

如果是童年,或成长创伤过于严重,在父母那里实在是寻求不到任何关于爱的重塑记忆的可能,可以创建另一个亲生父母的记忆。就是把你父母想象成养父母,而你的亲生父母另有其人,亲生父母是真正无条件爱你的。具体可参看《永远成长的苹果树》中的《重写你的人生剧本》

3、重构一个养父母的爱的故事

如果是成年后父母对自己的索取削剥过于严重,已经成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可以通过催眠创建一个自己从小就被父母抛弃,然后被养父母养大的记忆,养父母给了自己无条件的爱。你对父母没了愧疚,就可以成功的与父母分离,去过自己的人生。(接下来,我可能会以此写一篇小说)

无论如何,首先肯定爱的存在

除了父母或重构出来的养父母之外,每一个人还同时被大自然、宇宙、人类集体潜意识爱着:(参看我的文章《妈妈,你爱我吗》)

1、大自然之爱

我们一定要坚信,在这个世界上,我们的另一对父母——天为父,地为母,或者也可以称为上帝吧,一定是深深地爱过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大自然的孩子,都是上帝的孩子。我们之所以能活到今天,那么一定是得到过“父母”的爱的。

而且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关爱过我们的人,也并不是只有“父母”。而是还有其他的养育者,比如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姑妈姨妈、舅父姑父、邻居亲戚、老师、叔叔阿姨等,这些长者有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充当了父母的角色和职责。不管从哪一方面来讲,我们都是得到过爱的。

2、宇宙之爱

组成现在的你的一个个粒子,在137亿年前就置身于一个被许多星星和银河的光芒守护着的宇宙。这些星星和银河的光芒,根据计算机的模仿实验证明,有四种颜色,粉色、橙色、奶油色、金黄色,而这四种颜色也都是爱的颜色。宇宙爱着每一个生命、爱着每一个生灵。

对于人类来说,维持生命最重要的物质是什么呢?是呼吸。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宇宙给了我们每一个人足够呼吸的空气,那么我们就要相信,宇宙也相应地给到了我们足够的爱的能量。宇宙是爱我们每一个人的。

3、集体潜意识之爱

在人类的社会潜意识集体潜意识里一定是爱子女的。在人类生命之初的90天内,必须要有爱的滋润,没有人类的爱,新生儿是活不下去的。你之所以能活到现在,那么一定是得到过爱的。

这份社会潜意识集体潜意识的爱,父母不一定能意识到,子女更是不一定能意识到。所有的父母在社会潜意识集体潜意识的层面上,都希望子女活得比自己好。反向证明:如果不是的话,人类就会越来越落后,最终回到原始社会,去到山洞里居住。

直面惨淡的人生,哀悼过去的悲伤

在做完上述的成长之后,我们就可以正视一个淋漓的鲜血,直面一个惨淡的人生:父母不爱我。(参看《永远成长的苹果树》中《对情绪说是》)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这其实是一个对悲伤的哀悼。

在回忆过去时,也许会有千万种感受涌上你的心头,哀悼可能就是其中之一。哀悼是完结悲剧的终结力量,哀悼,意味着完整的体验了生命中该有的情绪。

成年子女可能会为失落的童年而哀悼,因为他们从小就被当作是一个小大人,有时候还要承担起照顾父母的责任。充当父母角色的子女,不得不快快长大,他们跳过了快乐玩耍、充满自由与好奇心的童年。

成年子女们也会哀悼那个失落的假自我,哀悼他们为了抓住父母的爱而戴上的一幅幅假面具。一段时间之类后,面具几乎变得不可分辨了,即使是戴着面具的孩子本人也几乎忘记了面具的存在。

成年子女可能会哀悼那个并不存在的理想化父母。尽管他们可能认为自己与父母有着亲密的关系,但他们会忽然意识到,这是因为戴着假面具,把父母的需求摆在最前面,并且否认自己的需求。

哀悼过后,我们会意识到。你在童年时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并不是你的错,并不是因为你很坏,而是因为你的父亲或是母亲在育儿过程中的种种差错。过去的伤痛和伤害,不是你的错,你毋须为此负任何责任。

心的重建

完成上述步骤之后,我们就可以进行心的重建,重建一个健康快乐、幸福喜悦的人生。

1、重写你的人生剧本

2、生命能量觉醒之道

3、生而为人,我值得

这三个篇章就是我这本新书中要阐述的内容,通过本书的梳理,还你一个幸福快乐的人生!

如果父母的结合没有法律保障,我拒绝出生。

如果父母有种种基因和遗传的病变,我拒绝出生。

如果父母的关系里总是在互相抵毁和仇恨,我拒绝出生。

如果父母已经有多个孩子,还要继续不断的超生,我拒绝出生。

如果父母总是打着爱的的旗号,控制我人生的方方面面,我拒绝出生。

如果父母连自己的生活都温饱不足,更谈不上什么孩子教育,我拒绝出生。

如果我存在的意义,只是为了养儿防老,甚或要养一大群兄弟姐妹、亲戚、村民,——因为我是整个家族“最有出息”的人。我拒绝出生。

生而为人,对不起。

然而,我已经存在。

生命熙熙为何而来,生命攘攘为何而去。

生命无法被预见,生命只是一场遇见。

在人类的世界里,你把自己融入到黑暗中成为黑暗。

你曾经完完全全地以为你就是黑暗本身。

你来到人类世界,只为忆起你光的身份,

忆起你在人间的使命,忆起你为何而来,

忆起你幸福快乐、充盈丰盛的本然,

忆起你最高的思想和智慧

最高的生命鸿图计划………

生而为人,我值得!(参看我的文章《生而为人,没有什么对不起》)

作者金尚。金尚,老资料网平台心理专家、心理健康教育硕士、国家首批认证心理督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2018年1月出版《永远成长的苹果树》。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