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初中生“心理孤儿”的成因及对策

而作为弱势群体的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是不容小视。“心理孤儿”现象便是其中的一种。所谓“心理孤儿”现象是指学龄阶段的儿童、青少年在心理上自我封闭,游离集体氛围,家庭亲子关系冷漠,怯于交往、社会生活难于融入的特征。不容置否“心理孤儿”实际是一种心理不健全的现象,究其成因,可粗略的归纳为以下几种:

科技信息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的便捷,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的愈加紧密,愈加频繁。但与此相对应的是人们心灵间的沟通却越来越少,人的内心世界包裹得更紧,于是心理疾病患病率逐年上升。而作为弱势群体的初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更是不容小视。“心理孤儿”现象便是其中的一种。所谓“心理孤儿”现象是指学龄阶段的儿童、青少年在心理上自我封闭,游离集体氛围,家庭亲子关系冷漠,怯于交往、社会生活难于融入的特征。不容置否“心理孤儿”实际是一种心理不健全的现象,究其成因,可粗略的归纳为以下几种:

1.孤苦的“留守儿童”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水平更上一层楼,这一股春风同样也波及了农村以及偏远的西北地区,那些青壮年纷纷离开祖辈们劳作了几辈子的土地涌往大城市,寻求赚钱更为快捷的生活方式。于是就有了一个新名词“留守儿童”。这些孩子要么跟着爷爷奶奶,要么大的照顾小的,要么寄居在亲戚家。他们的作业无人问津,他们的“秘密”无人倾听,他们幼小的心灵不愿轻易向人开启。这些学生所占的比重虽然不大(在我所带的班级中大约占3%-5%),但也绝不能忽视。他们与父母之间容易产生“陌生感”和“距离感”,他们需要父母的关心和呵护,而这些是别人永远无法替代的,从电话中传来的关切声对这些孩子来说是远远不够的。有心理学家指出:这些孩子易自卑、焦虑、退缩或反抗。

2.孤寂的“问题家庭孩子”

“问题家庭”目前广泛的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它指的是在家庭关系的处理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和谐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一是家庭不和睦,父母关系紧张,家庭战争不间断(据调查,每周纠纷在两次及以上的:30岁以下组占52%,30-45岁组占34%,45-60岁组占21%,60岁以上组占16%)这样家庭的学生往往处在不安和紧张中,甚至成为父母借以抒发怒气的工具。二是家庭不完整。随着离婚率的逐年上升,这些单亲孩子在学生中占有的比重也在逐年的增加,这些孩子要么无人问津,要么单方宠溺,妈妈的怀抱与爸爸的肩膀不可兼得,同学之间的另眼相看,老师善意的额外关照,这一切使得孩子们自我感觉成了社会的异类。有专家指出: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往往缺乏安全感,容易产生压抑、烦躁、自卑、孤僻、冷漠、仇视等心理。

3.孤单的“隔代教育”

现在的学生都是在计划生育的大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都是“四二一”的家庭(四个老人,两个家长,一个孩子),家长忙于工作,更多教育孩子的任务就交给了老人,老人在生活上宠溺,在学习上姑息,在孩子接受新事物上排斥:不让上网,怕学坏;不让出去玩,怕危险。孩子的心事无人懂没人听,该在父母面前说的事说给爷爷奶奶,可他们给的意见实在太老套。长久以往,孩子从意识里不知该听哪个家长的话,不知哪里是自己真正的家。这样的孩子在我所调查的人数中约占10%-15%。有专家指出,这样的孩子自卑,封闭,娇纵,自私。

4.家庭教育简单,缺乏民主、科学性

现在的家长大多是当年曾千军万马闯过“独木桥”的人,有的“挥师北上”,有的“兵败麦城”,所以他们在教育上走两条路:其一,出于弥补自己的遗憾让他们完成自己的梦想,于是“望子成龙”,“望女成风”。书山学海压的孩子直不起腰,结果大学还遥遥无期,家长和孩子之间却已经关系紧张了;其二,重养不重教;重肌体健康轻心理健康;重物质投入轻精神投入。有专家曾提醒我们,中小学生的心理因为家庭,学校的保守、封闭滞后于其心理发育,对子女的思想、情感、内心世界的关注更少,父母与子女的心灵沟通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5.独生、独门独户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成千上万家庭的住房条件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不少家庭搬进了楼房。家庭居住条件改善了,生活环境优化了,中学生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天地,这有利于他们的学习和休息。但独门独户的居住环境缩小了青少年的生活范围,与同龄人的交往大大地减少。许多心理学家做过实验,结果表明孩子的天性是合群的。当他们与大人在一起的时候,多少是拘谨的,不能达到无所不言、无所不为的“自由”境界,而一旦与同龄或基本上同龄的孩子在一起的时候,他们那种高兴劲头是成人难以理解的。而长期独处会让孩子养成一种胆怯、怕事、怕交往的不良心理。

针对以上原因,通过几年的教育教学经验以及家长同事间的探讨,现提出几点减少“心理孤儿”现象的建议和对策,大致如下:

1.加强沟通,多与孩子交谈,多留点时间与孩子共处做家长的不仅要关心孩子的衣食住行,更要关心孩子的内心和精神世界。做做游戏,听听音乐。这样不但可以使孩子减少孤单情绪,而且也会使家长们享受到更多生活和亲情带来的快乐。

2.改进教育方法,使之民主、科学教育孩子应该遵循他们的生理、心理规律。坚决反对“棍棒型”“、溺爱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倡导“民主型”的家庭教育方式。调查分析,中学生喜欢“朋友式”的父母,而不喜欢“牧师式”、“师徒式”的父母。心理学家提出“家长民主意识的十条建议”,值得我们家长思考和借鉴:⑴不训斥孩子。⑵不当别人的面批评孩子。⑶纠正缺点就事论事。⑷不要显示权威,提出具体办法。⑸决不打击孩子。⑹尽量应用表扬和鼓励。⑺尊重孩子意见。⑻多说“:你自己决定”。⑼常交谈。⑽与孩子的朋友建立联系。相信,这十条建议会使学生们有一个更适合他们的教育方式,一种更民主,更科学的方式。

3.创造条件,让他们多和伙伴接触教育家刘绍禹先生曾语重心长地谈到:“青少年应与年龄相同的青少年生活,然后才能学得与人相处之道。与成年人一起,相依赖式的自卑心理,颇难打破,将来离家入社会是莫大之困难。”因此,我们要想方设法创造条件使孩子与同龄人共处,让他们多交流。通过这些交流,扩大交友的范围,学会与各种人交往的经验,消除一个人独处的寂寞。

4.加强问题家庭父母的责任感父母是孩子感知世界的启蒙老师,作为问题家庭的父母绝不能因个人的情感、是非问题而忽视甚至放弃孩子,他们是无辜的。家长们应该理智的解决好自己的问题,无论结果如何,对孩子都应该给予充足的爱和教育,让他们在阳光下快乐的成长。

总之,随着健康定义的不断嬗变,心理健康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重视。尽早关注“心理孤儿”现象,让孩子们的心灵充满阳光,让他们在阳光下快乐的成长。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