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生为何而来 ——《活出生命的意义》读后感

我们明知道生命的苦难在最后都将变成虚无,为什么还要默默承受那么多额外的苦痛与艰辛?人们之所以会陷入这两极的精神困境,与“存在之虚无”息息相关。弗兰克尔在《活出生命的意义》写道:“存在之虚无”的主要表现是厌倦。弗兰克尔意义疗法的核心理念是:通过引导灵魂来找到生命活着的意义而疗愈心灵创伤。2018年1月出版《永远成长的苹果树》。

给生命一个活着的意义

我们明知自己最终都要死去,为什么还要这么认真地活着?我们明知道最终一定会是一无所有,赤条条来去,为什么还要这么辛苦地工作?我们明知道生命的苦难在最后都将变成虚无,为什么还要默默承受那么多额外的苦痛与艰辛?

叔本华说:“人注定要徘徊在焦虑和厌倦这两极之间。”人们之所以会陷入这两极的精神困境,与“存在之虚无”息息相关。

弗兰克尔在《活出生命的意义》写道:“存在之虚无”的主要表现是厌倦。事实上,厌倦所带来的问题比焦虑带来的问题要多得多,社会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导致了人们在工作的时候压力山大;而在闲暇的时候,又不知道如何打发无聊。

人们时刻寻求意义,如果不能找到意义,就会有“存在虚无感”。弗兰克尔意义疗法的核心理念是:通过引导灵魂来找到生命活着的意义而疗愈心灵创伤。人活着的动力,主要是实现某种意义,而不仅仅是满足欲望和本能的需求。

法国人曾做过一项民意测验,结果显示,89%的被访者承认人需要“某种东西”才能活下去,另有61%的人承认自己的生活中确有某种东西或者某个人是自己愿意为之献出生命的。尼采说:“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

弗兰克尔认为:“人对意义的追寻会导致内心的紧张而非平衡。不过,这种紧张恰恰是精神健康的必要前提。世界上再没有别的能比知道自己的生活有意义更能有效地帮助人活下去。”

然而生命意义在每个人、每一天、每一刻都有所不同,所以生命的意义不在于大众普遍性,而在于某个特定时刻某个人特定的生命意义。我们没必要去追问抽象的生命意义,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使命。

这个使命是别人无法替代的,而且无论是谁的生命,都不可能重新再来一遍。因此,每个人的人生使命都是独特的,完成这些使命的机缘也是唯一的。

由此,就会充分意识到自己的责任,认识到自己对所爱的人或者未竟的事业的责任,也就不会轻易抛弃自己的生命。因为,我们已经知道了自己为什么而存在,如何继续活下去。

如果,我们发现我们正在经受痛苦和磨难,那就把经受痛苦和磨难作为自己的人生使命吧。你必须承认……没有人能够解除你的磨难,替代你的痛苦。你独特的机缘就依存于自己承受重负的方式之中。

追寻生命意义的途径

1、通过创立某项工作或从事某种事业。

就如同中国古代,年纪轻轻就被立为太子或皇帝的人。无论他自己是否愿意,他都肩负着治国安邦、富强国家的人生使命。虽然安逸、舒服、衣食无忧是很多人都向往的,但一旦身为皇帝,就不可能轻闲和舒服。卫子夫对汉武帝说:“陛下,您太过操劳了。”汉武帝说:“我这是身为一个皇帝的职责!”由此想想,皇帝还真一个是非常难做的职业。

皇帝难做,年轻阅历浅的皇帝更难做,历朝历代都有很年轻就被立为皇帝的人。身在其位的年轻皇帝,虽然锦衣玉食,但要成长为真正独步天下、展现雄才大略的皇帝,还真不容易。有些年轻阅历浅的皇帝,贪图享乐,不敢与权臣硬碰硬,最终只能是浑浑噩噩、庸庸碌碌地过了一生;而有些皇帝,在当政之初虽不敢与权臣硬碰碰,但是后来,硬是展现出了一代天骄的雄才大略,比如汉武大帝刘彻、康熙大帝玄烨等。

2、通过体验某种事情或面对某个人,比如爱一个人。

而我们大部分的普通人,遇到的最多的困扰,大概就是关于爱了。我们爱着自己的父母、爱着自己的伴侣,爱着自己的孩子,爱着自己身边的人…………我们的人生不仅仅是为自己而活,也需要为自己爱的人去活得精彩。你能为你爱的人所做的事情,就是努力活出自己的精彩。武志红说过:“我们爱的所有人,都是为了爱自己。”

而当某一天,你深情爱着的人与你天人永隔了。你的世界没有了TA,为此似乎你的生命没有了意义。但他的离开也许是你必须要面对的一个人生课程。曾经爱过,那么TA也一定希望你能够继续幸福地生活下去,如果TA在另一个世界知道你如此过得痛苦,也会是不安心的。在TA走后,一定会有一些未竟的心愿,而你,可以去帮TA完成这些心愿,这样,你们就有了灵犀的相通。心中有爱,在哪里都不会孤独。

3、在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难时采取某种态度。

如果你身有残疾或患有某种疾病,那么你的人生使命就是积极乐观地活着,用不屈不挠面对生活各种挑战的精神去励志那些身心健康的人。让他们能够因你的向上精神而更加积极地面对自己的生活,同时也为人类创造出留传后世的精神财富。霍金如是,海伦凯勒如是,他们的人生课题就是磨砺人类坚强的意志,体验与坎坷命运同行的自豪感!

霍金在21岁的时候,就被诊断为患有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俗称渐冻症,只有两年可活。虽然身体的多项器官慢慢的失去了功能,但是霍金用强大的意念让自己活了下来。霍金是继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和当代最伟大的科学家,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被誉为“宇宙之王”。他的代表作品有《时间简史》、《果壳中的宇宙》、《大设计》等。在这个医学奇迹、科学奇迹中,支撑霍金继续活下去的信念,大概就是他的科学研究了。

战胜悲惨因素

既然生活充满了悲惨因素,那要如何才能保持潜在的意义呢?应对悲惨因素,弗兰克尔认为,人类总是有能力的。

1、将人生的苦难转化为成就

我们很少在各种媒体读到霍金在面对自己身体缺陷时的痛苦,但是我们可以想象:不能自由外出,不能自己上厕所,不能自己吃饭,连最基本的活着都是如此的步步艰难。甚至连大脑中的宇宙思想都不能向外界表达:一开始是失去了语言表达能力,后来是失去了打字能字,然后是只能用两个手指打字,再后来通过语音合成器,再后来连语音合成器也用不了了,就只能用眼光定位认字来向外界传达思想。

我们无法知道霍金在面对那些痛苦时,是如何面对的。因为媒体基本上只会提到他的成就,对于他的身体缺陷也只是带过一下,并没有过多的生动描述。霍金以及霍金的家人,也没怎么对外界透露霍金日常生活的痛苦和艰难。这想,这除了霍金本人确实是一个有着强大意志力的人之外,更多的是因为他已经把人生的苦难化成了他的一项人生使命,并在这个使命上创造出人类前所未有的科学思想。富有人生意义的人,就是这么神奇,不仅创造出了医学奇迹,还创造出了宇宙传奇。

2、把悲观转化为积极向上

通常,对苦难的焦虑让人们只想到短暂性本身,而忽略了之前曾经历的快乐和痛苦,曾经做过的许多事情。那一切都不会被否定,也不会被忘却。

在弗兰克尔看来:悲观主义者好比一个恐惧而悲伤地看着墙上的挂历每天都被撕掉一张,挂历越变越薄的人;而积极地应对生活问题的人好比一个每撕掉一张就把它整整齐齐地摞在一起,还要在背面记几行日记的人。

积极的人可以自豪而快乐地回忆日记中所记下的所有充实的日子,那些他曾经有过的全部生活。即便他意识到自己老了,那又有什么关系呢?他没有必要嫉妒年轻人,更没有必要为虚度的青春懊悔。他为什么要嫉妒年轻人呢?嫉妒年轻人所拥有的可能性和潜在的远大前程吗?

“不,谢谢你”,他会这么想,“我拥有的不仅仅是可能性,而是现实性,我做过了,爱过了,也勇敢地承受过痛苦。这些痛苦甚至是我最珍视的,尽管它们不会引起别人的嫉妒”。——弗兰克尔作者金尚。

金尚,老资料网平台心理专家,心理健康教育硕士,国家首批认证心理督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2018年1月出版《永远成长的苹果树》。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