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应该去认真热爱他人”

“如果不是真正的爱,是无法拯救他人的。要想去救助他人,要想去治愈他人,我相信,最终能依靠的只有爱,而我们,都应该去认真热爱他人。”当我们都去热爱他人,愿意关怀他人,愿意理解他人的时候,你不但治愈了他人,更会治愈了自己。

“如果不是真正的爱,是无法拯救他人的。要想去救助他人,要想去治愈他人,我相信,最终能依靠的只有爱,而我们,都应该去认真热爱他人。”                                                                                                                                                                                                               ——Dr.伦太郎

前段时间看了一部日剧,剧名就叫《Dr.伦太郎》,这是关于一个精神科医生伦太郎如何走进患者内心,帮助他们解开心结,并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自我成长的故事。

刚看这部剧的时候,我一直抱着怀疑的态度,这难道是日本心理治疗的水平跟状态吗?为什么这个伦太郎看上去这么不专业,不常规呢?当伦太郎用双手按住女来访者的肩膀,那么近距离的、深情的望着来访者的时候,我在想这样真的合适吗?

然而,伦太郎的不专业还不仅如此,他会在非诊疗室里与患者见面,还会邀请来访者到自己的家里去,有位来访者深夜给伦太郎电话让伦太郎立即与他见面,伦太郎会赶过去与他见面。伦太郎的心理咨询师竟然是自己的前辈,两人有很深入的私交。更甚的是,剧中的女主角,伦太郎为了拯救这个患有解离性人格障碍的女孩,决定放弃医院的工作和这个女孩恋爱(因为会被职业伦理所不允许,所以伦太郎要放弃医生工作),并向这个女孩求婚。这里的种种情况,简直是违反了各项心理咨询的职业伦理。

中国目前的心理咨询市场都在不断的向专业正规化发展,但是在心理学心理治疗比我们更早开始发展的日本,一部描述精神科医生工作的日剧,竟然这么没有规范可言,这是为什么?

当我慢慢的看进去,我才理解,这并不是一个心理治疗的教学片,事实上从业的心理咨询师们也压根不会仿照他的剧情去做,编剧是非常清楚心理咨询的专业和伦理的,但是他恰恰透过各种打破常规心理治疗的设置,要突出一个核心主题,这个主题是为每一个普通人奉上的,就是“唯有爱才能真正治愈别人,唯有爱才能真正治愈自己”

心理咨询师是一个职业,心理咨询是一个专业的工作,它有很严格的设置,时间上要求一般是每次1个小时,地点必须在咨询室不可以是茶馆或咖啡厅或家中,咨询师和来访者不能有咨询工作以外的其他关系,朋友、家人、恋人是不可以做心理咨询的。心理咨询师要隐匿自己的私人信息,认为这样可以有助于来访者的咨询。这些所有的要求让心理咨询成为一个非常专业的工作,但是,如果光把它作为一个工作来做,是绝对不可能治愈人心的。

伦太郎投入了自己诚挚的心,来对待他的每一位来访者,尤其是对女主角“明良”,为了帮助患有解离性人格障碍(双重人格)的“明良”,从自己总会被抛弃的创伤中彻底解脱出来,伦太郎最终决定放弃自己的医生生涯,向“明良”求婚,这种完全的诚挚的爱,最终使“明良”修复了内心创伤而人格整合,痊愈。最后,“明良”并没有接受伦太郎的求婚,她说我不能让“医生”成为我一个人的医生,还有很多病人需要他。而伦太郎也因“明良”治愈了自己的心。

我们暂且不谈,伦太郎对“明良”的反移情,这个案例从专业角度还有很多可讨论的空间。

心理咨询师,想要治愈别人受伤的心灵,如果不能真正热爱他人,只是隔着技术跟方法工作的话,是很难让受伤的心灵痊愈的。

我们每一个人在生活中,如果总是抱怨别人的行为如何不妥,别人的言语如何不当,别人是如何伤害我们自己的话,结果只能和身边的人渐行渐远。当我们都去热爱他人,愿意关怀他人,愿意理解他人的时候,你不但治愈了他人,更会治愈了自己。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