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入门》读书笔记之九:心理冲突与常态心理功能

幼儿期本能愿望终生持久存在于潜意识之中,由之产生的心理冲突在心理功能的各个方面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呈现出来,有的属于常态,有的属于病态,直至生命的完结。

讨论性格特征、认同、兴趣爱好、职业选择、配偶选择、通话、神话、传说、宗教、道德、政治、魔法、迷信、代沟、革命和文艺等常态精神功能。

植根于幼儿期本能愿望的潜意识心理过程,由愿望产生的恐惧、悔恨和自我惩罚冲动,以及因愿望和恐惧相击而产生的心理冲突,在以上的每一个方面都起了重要作用,并通过各种样本讨论幼儿期本能生活的力量、普遍性和恒久的影响。

幼儿期本能愿望终生持久存在于潜意识之中,由之产生的心理冲突在心理功能的各个方面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呈现出来,有的属于常态,有的属于病态,直至生命的完结。

性格特征

从幼儿期的本能愿望以及由之产生的心理冲突出发,到成年期的精神生活和行为之间的道路是错综复杂的。通过一些实例来讨论这条道路的复杂性以及个体的生活经验如何参与形成后来的结果。

第一个例子:一位20来岁女性,在其生活风格中,仁慈大度的性格特征非常鲜明。因为严重的神经症症状而做精神分析治疗。在分析过程中发现,她的仁慈宽厚与神经症症状一样,都和童年时期的心理冲突有密切的关系。然而她的性格特征理应认为是正常的,因为仁慈大度使她自己感到快乐而不是引起自我折磨,这一性格特征也是社会所乐于接纳的。

情况简述如下:

病人小时候就被与其生母分隔开,因为母女产生很大矛盾。病人对母亲怀有强烈的憎恨情感。她在很小的年纪,就要充当弟妹们的保护者,使她们免受母亲的伤害,她似乎是孩子们的妈妈而不仅是姐姐。

及至成年,她仍怀着强烈的愿望要去帮助这个大千世界上的那些孤弱无助的、受尽折磨的“弱小者”,,满腔热情的投身慈善。与此相对的,是她对于压迫者有强烈的轻蔑和憎恨。

她在潜意识里把受其援助者与儿时的自己及弟妹等同起来,而把压迫者与儿时的母亲等同起来。

通过对压迫者的愤怒,她释放了小时候渴望对母亲的报复;通过对孤弱者的慷慨帮助,她潜意识地为自己和弟妹们树立起一个可信赖的、有献身精神的母亲形象以取代那个现实中自我中心的、不堪信赖的母亲。而且病人只对这一类的慈善工作特别有兴趣,其它的就对她缺乏吸引力。

这个例子,清楚地表明正常性格特征起源于幼儿期的本能需要和受到的挫折。

第二个例子:一位30岁的男子,秉性愉快、举止文雅、通晓事理、有合作精神。在生活中表现了显著的神经症障碍,但他的性格特征良好而让人喜欢。他在生活中即使有烦恼和沮丧的时候,也从不持久、他很快就采取通情达理的态度。困难解决不了,那就忍受,乐观总比抱怨强,只要努力坚持对付下去,事情总归会有一个满意的结果。这样的处世才能,在他童年时的冷酷现实使其所在文化环境中的传统美德得到强化,以致形成其人格中至关重要和必需的一个部分。

病人9岁时曾面临一次严重威胁,对他至关重要的一为家庭成员要抛弃他,连续三天他陷入了深重的急性抑郁。这样的悲剧没有发生,但是危险依然存在。被遗弃的可能从此长留在他的心中。

对此他作出了两手反应:一方面用自己的行动争取不被遗弃;另一方面作好思维准备,万一被遗弃时不致感到孤弱无助,不知所措。第一手反应的基本表现是,把出于本能的愿望和行为一扫而光,在发生这次威胁以前,病人本是个急性子,还偶有狂怒发作,自那次以后再没有了。进行精神分析时他能回忆到的真正发火只有一次,他的性活动也减弱,但程度还不是太严重,他变成一个非常温顺的男孩,自9岁起遭遗弃的威胁之后,他再没有性方面的越轨表现以及攻击行为,在此之前偶然还是有的。第二手反应的实质表现是认同于那个威胁要遗弃他的人,从此变成那个人一样的性格:愉快,乐观,通情达理,务实。由于认同,他变得会照料自己,等他成为少年离家读寄宿学校时,独立生活能力真的不错。

这两个例子可以看出,童年时的心理冲突和精神创伤与长大成人后的正常而有利的性格特征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这个病人的好脾气、好态度和乐观主义并非只是良好教养的结果,还出自以下强烈的动机:病人深信、要是脾气不好、行为出错,他就会遭到一起。还有他同时向那个几乎就要遗弃他的人认同的结果。

病人的正常而且有利于适应环境的性格特征,以及他的神经症症状,都与儿时的精神创伤和心理冲突紧密相关。他们的动机也都出自同一个根源。

认同的作用

俄狄浦斯阶段形成超我时认同机制的重要性,但并非所有的认同都和超我形成有联系。有一些认同只是儿童性愿望和竞争愿望的略加伪装的表现。

小男孩有意识地模仿他的父亲是一种通常现象,因为他对父亲又羡慕又嫉妒,这样的愿望有不少持续到成年阶段,以致在许多方面儿子成了父亲的心理复制品。在母亲与女儿的关系上也常常存在同样的情况。

这样一来,父母亲与子女可以有相同的姿势,相同的面部表情,相同的步态、话语、笑容,乃至与人相处时相同的含蓄或者热情等。亲子之间不仅存在着形体上的相似,还可以有行为上的相似。后者不是体质特征的遗传,而是心理特征的仿效,是儿童期潜意识的认同,因为儿童期望像他们的父母一样,所以就在各方面向其父母认同。

儿童羡慕和嫉妒的对象,主要目标是其父母亲,其次也有对同胞的兄弟姐妹,。这样的感情在儿童的本能生活中,以及随之形成的冲突和妥协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选择职业、配偶上的作用

在幼儿期本能生活与成年期的一些正常活动(诸如选择职业、选择配偶)之间,常可观察到同样的联系。要在职业选择上举出满意的例子是有困难的,因为有许多因素影响职业选择。

通过一些例子说明,幼儿期本能愿望对于日后精神生活有强大的和持久的影响。可以决定人的职业选择、成年后性生活过程、兴趣爱好、举止风度、奇习怪癖等。在许多情况下,更准确地说,这些影响还不是本能愿望和心理冲突本身的直接作用,而是由之产生的幻想在起作用。

精神分析的例子都得自于临床实践。通过病人与分析者的充分合作,尽可能完全和自由地谈出他们的思维、联想,过去和现在生活中的详细细节,甚至不可高人的隐私秘密以及令人痛苦的回忆。一方面有幼儿期心理冲突的资料,它们往往是潜意识的,另一方面有成年生活中清醒的思维、愿望和行为的资料,将二者联系起来所得出的结论,其可信度是相当高的。

童话、神话、传说以及经过不同程度加工的文学作品

童话以非常直接的方式涉及幼儿期本能生活的主题,主要是俄狄浦斯阶段的主题。

几乎在每一篇童话里都有一位年期的男主角或女主角,战胜并且杀死了一个邪恶的老坏蛋(当然也有男性的或女性的),然后,男主角与美丽的姑娘结婚,女主角与英俊的王子结婚,并且永远幸福地生活下去。每个故事自有其变化和发展,但基本模式永远一样,而每一种变化发展又会引起某一类儿童的特别兴趣。例如《灰姑娘》的故事就特别对做小妹妹的儿童有吸引力。被人瞧不起的小妹妹灰姑娘得到了王子的爱,与他结了婚当了王后,向恶毒的母亲和姐姐们报了仇。

由于童话故事的对象是小孩子和有童心的单纯的成年人,用一点简单的设计便足以安抚听众们良心上的内疚。童话中的男主角或女主角肯定都是好人,常常遭到虐待,就像灰姑娘那样。和主角作对的一定是一个卑鄙、邪恶和可恶的家伙,理应遭到恶报。童话《灰姑娘》有很多改写本,把原本中的生母和姐姐改写成继母和异母姐姐,良心上舒服一下。

一般而言,童话里的角色都离不开主角(男的或女的)及其父、母、兄弟、姐妹。主角和他朋友一定是好人,与他作对的一定是坏人。结果一定是大团圆,主角胜利,作对者死亡;一定有性结合,即主角和所爱的人结婚;故事还一定指出前景,那就是他们将会有许多儿孙,并且“永远生活得幸福”。

从童话中可以了解儿童心理,了解他们的期待、愿望、情感、抱负和恐惧,那就会读得非常有兴味。童话为了解幼儿期本能的精神生活以及日后潜意识精神生活的许多表现提供了一条有用的通道。

神话和传说的起源与童话相同。

两者的区别在于两者目的不一样。譬如神话和传说的读者对象是成人而不是儿童,因而涉及的心理活动也更为复杂。就某种意义而言,它们较为现实,比起童话来更多地反映了成人怎样看待环境的复杂性,反映了人在复杂的环境面前相对地孤弱无助的感觉。也较为现实地试图解释人类环境的起源,解释其性质和功能模式,并试图解释宇宙,因而可视为科学的先驱。可是,神话和传说基本上衍生于幼儿期的本能生活,衍生于本能生活中的热情、恐惧和心理冲突,这一点和童话是一样的。

究竟神话是宗教创造的,还是宗教借助神话创造的,已经无法考证。我觉得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宗教终究还是人创立了,借助了神话的名义;在宗教发展的过程中,又不断丰富和发展了神话,几千年后我们面对的是两者相互作用、难分彼此的结果了。

宗教

幼儿的家庭——他的父母亲和兄弟姐妹——本质上就是他的全部世界。他的性冲动和攻击冲动指向家庭成员,由之产生愿望和心理冲突,构成幼儿期精神生活的特点;这里有热情的爱、揪心的嫉妒、狂怒、恐怖、悔恨、控制自己惊惧冲动和抚慰双亲的急切努力。

对于幼儿来说,双亲是无所不知和无所不能的。宗教把整个世界变成了幼儿家庭的翻版:信徒有如幼儿,上帝和神职人员有如幼儿的双亲。神职人员像双亲指点幼儿那样,告诫信徒们举止该如何,哪些是可以祈求的,哪些是不该想的,还负责回答有关世界的问题。成人之关心世界的起源与幼儿想知道他那个小世界的起源是一样的。

宗教对于信徒有三重功能:提供一种宇宙论,一套行为准则,和一个奖惩系统。父母亲提供给幼儿的也正是相同的功能。

例如领圣餐的活动,这是圣父的肉和血,你们是他的孩子,吃下这个吧,喝下那个吧。仪式同时是为了纪念耶稣,他为博得圣父的爱宠,甘受残害和死亡。授予圣餐时,都要提醒接受圣餐者,耶稣是死在十字架上,并赞美他是服从上帝旨意的楷模,上帝是一切人的圣父。接受圣餐者还被告知说,无论降临的命运为何,它们都应怡然承受,因为那是圣父的意旨,他们应该像耶稣一样忠诚地遵从,即使是受苦受难、受残害和死亡,也不能抱怨。如果他们像耶稣一样恭顺,上帝就会降爱于它们,并像对待耶稣那样,让他们永生与天国,与上帝同在。这一宗教信仰与小男孩在发展的俄狄浦斯阶段所常有的幻想是何等惊人地相似!俄狄浦斯阶段的男孩往往幻想自己是一个女孩,对于他这意味着遭到阉割,也就是身体伤残,以此来博取父亲的宽恕和慈爱,并分享父亲的权力。与此类似的是成人的信仰,它已经在宗教活动中仪式化了,它允诺把圣父的爱赐给众信徒,因为后者也像伤残的圣子耶稣一样顺从于上帝了。

虽然各种宗教彼此有所区别,但在此一主要方面,它们都是以不同方式反映了一个事实,即宗教的根源在于幼儿期的心理冲突,如乱伦和弑亲的心理冲突,爱、嫉妒和恨的心理冲突,同性恋和异性恋愿望的冲突,阉割恐惧、阴茎嫉妒、悔恨和自我惩罚的冲突。在每一个宗教里,信徒们潜意识上是儿童,神和神职人员在潜意识上是他们的父母亲。是他们既爱又恨、既惧怕又蔑视、既服从又反抗、即崇拜又想摧毁的父母亲。每一个社会群体的历史渊源,决定其宗教信仰及仪式活动的诸般表现。无论该群体的历史如何,农业或采集,定居或游牧,好战或和平,每一个群体的宗教都是为了应付潜意识的心理冲突,而后者的根源在于幼儿期的本能愿望和恐惧。

道德

个体的道德观念主要是由幼儿期,特别是俄狄浦斯阶段,本能生活中的心理冲突形成的。它也打上了随后发生的一切心理冲突的烙印。它终生持续存在,在很大程度上是潜意识的。事情很奇怪然而确乎是事实:没有一个人全部知道他自己的道德准则为何,甚至不知道其中最重要的那些部分。

所以,有的人自信他的行为合乎道德标准,实际他的行为也为社会所肯定和赞誉,但往往还会出现罪恶感。有的事情明知不道德,也受到社会的谴责,但人们做得习以为常。

道德是个人的事,是超我形成的结果,它源于激情和势不可挡的恐惧,这些是幼儿期本鞥生活的一部分。个人的特定经验很重要,在形成道德观念时它能动地起决定性作用。可以非常真实地说,任何宗教的道德清规都起源于信徒们幼儿期愿望和心理冲突,它和宗教神话及传说的起源是完全一样的。

但同时也得认识到,这并不是个体道德和社会道德之间关系的全部故事,只是故事的一个重要部分,一个由精神分析作出了特殊贡献的部分。除了别的方面之外,每一种宗教都要致力于平息信徒们的焦虑,而同时又要容许他们的本能活动得到某种程度的满足。要做到这一点,就得由道德法规来回答如下的问题:“我必须怎么做,上帝(我的双亲)才会赐爱于我和保护我,才不会因我有性的及弑亲的愿望和行动而恨我和惩罚我?”对于每个成长中的孩子,长辈们,尤其是父母亲,都得为其本能的冲突提供一个现成的解决方法。这个方法总是孩子的父母亲认为可以接受并且自己行之有效的,于是他们又把这个方法介绍给自己的孩子。按这种意义而言,如果某一种道德准则对社会的所有成员或大多数成员算得是满意的解决方法,这个准则就富有生命力。如果不满意,那就会这样变或者那样变,直至达到满意为止。如果不成功,达不到满意的地步,就会被抛弃,而由另外的信仰和实行体系取而代之。社会为个人提供道德准则和宗教,个人对这些准则遵从到何种程度,对宗教是否信仰,取决于个人从中是否能得到可行的方法以解决其潜意识心理冲突。这冲突是植根于其幼儿期本能愿望中的。

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宗教,到近代已经在走下坡路。大体而言,宗教的衰落可以归因于近三个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心理影响。然而,在反对宗教的社会里,原本会表现为宗教行为和信仰的潜意识倾向,可能以一种类似宗教的政治及政治家表现出来。这样的发展既非预谋,也无法预见,反对宗教社会的改革者们从来没有打算把它们的社会弄成他们所厌恶的那种类似宗教的性质,然而却事与愿违。

事实上,由对病人进行精神分析的经验已经充分证明,凡是被视为年纪大的、智慧高的、权势重的、能力强的人,会在潜意识中被人当做父亲。任何官僚都不全然是上面强加的,同时也有下面的捧场。地位低的人对统治者的谦卑态度有其潜意识的根源,它出自俄狄浦斯愿望和心理冲突。一位共和国的总统在民众的潜意识中也是被视为父亲。这和上帝、独裁者、神权帝王、神国神王之类并没有什么两样。其区别似乎仅在于,一个特定的社会或社会组织是否一定要强迫人民承认,某个人、或某几个人,确实具有幼儿赋予其父母的那些品质:他们非常聪明,所以无所不知;他们非常强大,所以无所不能;他们非常之好,所以没有罪过和缺点。于是,爱他们和顺从他们就是正确的,就会得到他们的爱和回报;不爱他们和不顺从他们就是错误的,就会受到他们的惩罚。

一个宗教组织或政权系统越是接近以上的标准,就越是明显地看出那是成人重现幼儿期的精神生活。大多数成人都把幼儿期的精神生活有意予以遗忘,但它仍然活跃在潜意识中,并通过无数途径驱使人在一生中反复地重现幼儿期的精神生活方式。至于成人世界里的政治和宗教制度,那也是幼儿期家庭境遇的不断复制。

魔法和迷信

早在古希腊就有少数伟大的哲学家反对魔法,以理性的观点看待世界。不过,他们终究人数太少,他们的同时代的绝大多数人,以及继后许多世纪中的绝大多数人都相信魔法。即使现在,虽然科学和理性主义高度受到重视,魔法信仰和神奇性的思维依然繁荣昌盛。可能他们还会永远昌盛下去。魔法和迷信为什么如此源远流长、广泛分布呢?

魔法和迷信被简单地定义为一种信仰的结果。这种信仰认为,某个人的思维和语言能够影响、甚至控制别的人和环境中的物体。精神分析学家发现,所有儿童都要经过一个队魔法坚信不疑的阶段。“精神全能”。一定程度上,幼儿有次信仰是当然的,因为每个儿童在学会说话的同时,惊奇地发现自己具有支配环境的力量。这非常符合我们刚才给魔法下的定义。他生平第一次能够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父母,而父母就会照他所说的做,或为他把所要的东西拿来。加之,儿童的愿望要比成人的愿望强烈得多,由强烈的愿望产生幻想,但儿童却以为非常真实。如果现实世界中的严酷事实与他的愿望性白日梦不相一致,比起成人来,儿童更容易不顾讨厌的现实而坚持认为他的幻想才是真实地。每个儿童都要等再长大一些才逐渐学会把外界现实与自己的愿望性幻想区别开。即“现实检验”功能。然而,甚至当个体的现实检验能力已充分发展以后,童年时习惯了的魔法式思维倾向依然或多或少的存在。这种情况是相当普遍的。

幼儿期思维的另一个表现,是幼儿总是把周围环境的一切东西看成与他自己一样地有思想、感情和愿望,以为自然界的一切都是有生命的。“泛灵论”后来经验增长,又通过父母开导,才知道不是那么回事。但是,这一信念的痕迹依然存在于成年生活之中,与魔法并存。譬如有些宗教信仰就是强烈的唯灵论体系,万物有灵的信念在艺术作品(如雕塑、绘画)和文学作品(尤其是诗)中都常有所表现。

总之,魔法和迷信都依赖于思维全能,特别是愿望性幻想,以及对自然的泛灵论观点。它们往往和幼儿期本能愿望的各个方面有明显的联系,这种联系的性质是潜意识的。

相信预兆和算命是迷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众心目中,魔法师、占星术家、算命者都是一路的角色。算命人通常执行双重任务,要预卜未来、并就某项活动是否适宜进行,向社团或者个人提供建议,选择吉时。咨询内容可以由恋爱婚姻、经商贸易、直至外敌入侵的可能性等等。几乎任何一种自然现象都可用作语言的根据:诸如星象变化、鸟群飞迁、日蚀月缺、掌纹线路、动物肝脏、乃至杯中茶叶的浮沉等等。就迷信者看来,一定有某个人,或某种“力量”,才会使得星移、鸟飞、日月无光等等,用这些现象向人们预示凶吉,告诫人们可以做什么和不可以做什么。

革命、代沟和政治

文艺心理学

文学创作和白日梦的关系。

在梦和白日梦的产生中,起重要作用的潜意识本能愿望和心理冲突在文学创作中同样起着重要作用。即作家将其白日梦,将其幻想,制成文学作品,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引起别人的兴趣,能受到别人的欣赏。白日梦一般是为自己,而写作一般是为读者。作家的技艺在于将能引起读者兴趣的构思制作成小说、诗歌、戏剧之类,作家的构思因使用的媒介(如口语、书面语)不同以及文化背景不同而产生变化。无论构思如何变化,作家总之是在为读者编造自己的白日梦。文学创作的核心,其起始点和主要内容,只能是作家的白日梦。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