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入门》读书笔记之四:心理结构二

影响自我发展的两个因素,成熟,环境或体验。尤其是婴儿自身环境对自我发展的重要性。第二个,关于自我如何控制和约束本我由于内驱力作用而产生的愿望与冲突。此外,某些内驱力能量释放的延缓是次级过程和次级过程思维发展的重要部分。第一部分,在新理论中弗洛伊德提出了焦虑的外在表现和他称之为“创伤情境”或“危险情境”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回顾:

对本我与自我不同的形成过程及机能等诸方面进行了探讨

由“自我”所组合起来的各种基本心理机能,如运动控制、感知觉、记忆、情感和思维等

影响自我发展的两个因素,成熟,环境或体验。尤其是婴儿自身环境对自我发展的重要性

通过对环境中他人的认同,对儿童自我发展的重大影响

心理结构各个部分的机能模式:什么是初级的和次级的心理过程,特别是思维过程

来自内驱力的心理能量的中立化在自我的构成及其功能中所起的作用

本章讨论的两个问题:

第一个,关于自我如何了解及控制周围环境

第二个,关于自我如何控制和约束本我由于内驱力作用而产生的愿望与冲突。自我作为本我与环境的媒介一方面要同外部世界作斗争;另一方面又必须对本我进行控制,即同内部世界作斗争。

第一个问题,自我对环境的了解和控制。

自我至少有三个与此有关的重要功能:

一是感知觉,向自我通报环境的直观情况;

二是记忆能力、比较能力和按照次级过程进行的思维能力,提供了比原始感受印象更为高级的关于环境的知识

三是运动控制和技巧,通过活动方式使个体承担起改变身体环境的任务。

除了这些不同的相互关联的自我功能以外,还认为自我在协调与环境的关系上起着特别重要的作用——现实检验。

现实检验,一方面可以理解为自我区分由外界多产生的刺激或知觉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理解为自我区分由本我产生的冲动与欲望的能力。如果自我能够成功的完成任务,就认为个体具有良好的或适当的现实感,否则就认为他的现实感是不良的或缺陷的。

这种现实感就像其他自我功能一样,是婴儿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的发育成熟过程中逐渐地发展起来的。婴儿在出生的最初几周,根本无法区分来自躯体的及本能驱力的刺激与来自环境的刺激。这种发展是渐进的,部分是由于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成熟,部分是由于经验的积累。

现实检验的发展在出生后的头几个月至关重要,婴儿多次体验到的得到满足的重要刺激(如来自乳房和乳汁)有时也会丧失,一旦婴儿发现了这些,即使这个特殊刺激的投注再高(此例中婴儿处于饥饿状态),也能使他认识现实状况。这种挫折的经验在婴儿期以各种方式不可避免地一再重复出现,是婴儿现实感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通过那些经验婴儿学会了去认识在世界上时隐时现的某些事物。对于这些可能不在眼前的事物却又老是向往它的存在,这是婴儿认识事物(如妈妈的乳房)的起点,而这些事物来自“身外”而不是来自“自身”。相反,有些刺激,不管婴儿多么希望它不存在,但却又老是存在,这些刺激来自“自身”而非“身外”。这是婴儿认识这一类事物(如胃痛)的起点。

区分某些事物是“自身”和“非自身”的能力,部分来自现实检验的一般功能,部分来自自我界限的确立。

在这种经验的影响下,成长中的儿童的自我逐渐形成了检验现实的能力。在儿童期,这种能力是随时间的迁移而不断变化的。但即使是正常的成年人的生活也是随愿望、恐惧、希望和记忆而变化的,很少有人认为世间是安宁河稳定的。我们绝大多数人对世界的看法或多或少都受着我们自己内在精神生活的影响。例如当两个国家进入战争状态时,对方原本可敬可爱的人民就变成可鄙凶恶的敌人。自我用作现实检验能力的这种不全面不可靠的特性,影响到我们前面讨论到的流行的偏见。这也可以来自迷信和巫术的信念,以及来自一般的宗教信念。不过正常成年人的日常生活中,现实检验的能力可达到相当程度的成功,只有严重的精神疾病才会使它缺损或减弱。对于各种严重精神疾病来说,现实检验的障碍具有如此的规律性,因此可以作为诊断精神疾病的标准。

作为本我和环境之间起中介作用的自我角色的其他功能,自我能延缓、控制或阻止本我能量的释放,而不是促进或加速它的释放。

自我对本我能量释放的控制能力在有效地利用环境方面是头等重要的事情。假如一个人稍微耐心地等待一下,就能经常地避免某些由于不满足而引起的不越快,并能增加获得满足以后的愉快。如憋到厕所再撒尿。此外,某些内驱力能量释放的延缓是次级过程和次级过程思维发展的重要部分。这对自我利用环境极为可贵。因此,可以将自我发展的每一过程,都理解为自我在某种程度上延缓了本我能量的释放,以及在某种程度上对本我进行控制。类似于社会与政府的关系。

自我最初虽是本我的执行者,并在生命的各个方面表现出来,但自我同时也从很早就开始逐渐学会了去控制本我,并同本我对抗,甚至发生公开的冲突。那么这种转变时怎样进行的呢?又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段实现的呢?

对于第一个问题,部分的取决于婴儿与其所处环境关系的特性;部分的取决于人类心理中的某些特性,一般都与自我的功能有关。

就环境而言,婴儿的环境十分特殊,有明显的生物特性,绝不单单只是环境而已。如果没有这些环境——先是母亲,然后是双亲——婴儿就不能生存。因此,也就不难理解婴儿对双亲的生理需求为什么与对心理的需求旗鼓相当。儿童的快乐大多来源于其父母。由于多种原因,婴儿的母亲可能成为婴儿环境中这样一个重要的客体,在母亲的要求和婴儿的本我欲望之间发生冲突时,自我则站在母亲一边而反对婴儿的本我欲望。例如母亲制止孩子破坏性冲动的表达,诸如撕毁书页等,这时自我就顺从母亲的意旨而抑制本我的破坏性冲动。

除了环境方面,自我的形成及自我的功能所使用的能量整个地或大部分地来自本我。因此,假定本我是心理能量的一个巨大储存库,自我的存在时消耗减弱本我的内驱力能量,以建立起自我来。因此自我的发展势必导致本我的某种程度的削弱。[S1] 

心理能量从本我向自我的转移的另一个重要作用是认同过程。

它使个体变得像是外部世界的某个客体(人或物),而这个客体对个体来说,在心理学上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内驱力能量高度投注之所在。所谓“变得像”就使自我产生了变化,由先前附着于外部客体身上的内驱力能量全部地或部分地附着于或存在于自我之中的客体的副本。于是本我能量就附着于自我,壮大了自我所支配的能量,同时削弱了本我的能量,改变了自我和本我的力量对比。

本我需求被削弱,因而自我控制力得以增强,可以成为一种幻想的满足过程。

人们可以再白日梦的幻想或睡梦的幻想中使本我的某些欲望得以满足。但实际上,这只不过是有关本我冲动的不完全的实现以及其能量的不完全的疏泄而已。如一个口渴的人可以梦见喝到水,不再感到口渴而继续睡梦一样。幻想的效应之一是本我冲动虽然仍受自我的监督与控制,但相对来说是较容易获得满足的。在幻想中使本我部分地接受自我的控制是可以实现的。

自我对本我的调节在什么范围内起作用呢?

这种特征是决定性的,这取决于自我在某种程度上和某些时刻对本我的调控。人具有在某种情况下产生焦虑的倾向,如果没有弗洛伊德所阐述的快乐原则作基础就很难理解焦虑的精神分析理论。

快乐原则,人具有获取快乐和避免痛苦的心理倾向。人的内心或人的精神生活总是倾向于追求获取“快乐”而避免“不快乐”的。[S2] 

焦虑。

早期理论,力比多的过度控制盒不适当的释放都将引起焦虑。(被放弃了)

第二理论,首先要认识到焦虑是有生物遗传基础的,即人的器官先天就具有我们称之为焦虑的、利用心理和生理表现来进行反应的能力。这种能力对个体具有确定的生存价值,至少在人类的“自然”状态下是如此。

第一部分,在新理论中弗洛伊德提出了焦虑的外在表现和他称之为“创伤情境”或“危险情境”之间的关系。在这种情境里,人的心理被一种过分强烈,以至于既不能控制又不能释放的刺激流所冲击,这时焦虑就自然地产生了。

婴儿出生时所经受的体验,是创伤情境的原型。婴儿对母亲的依赖,不仅是为了满足大部分的身体需要,而且也是为了本能上的满足,至少在出生后的几个月内,婴儿的体验主要是与身体需要的满足相联系的。例如给婴儿喂奶,不仅需要吃饱,而且还要体验到与口腔刺激相联系的本能快感以及双亲爱抚、怀抱和温暖等所体验到的快感。起初婴儿还没有能力由自己来实现这些本能的快感,这时只有靠母亲才能实现这些快感。假若没有了母亲,婴儿那些只有通过母亲才能得到满足的本能需要往后就会发展成为一种创伤情境。婴儿的自我还没有充分发展到能够通过控制内驱力欲望以推延满足,以避免刺激的冲击而崩溃的程度。由于既不能控制,又不能适当的宣泄这种刺激,焦虑就会随之发生。

由刺激的冲击所增强的原始而自发的焦虑属于内源性焦虑,来自内驱力的作用,或更精确地说是来自本我的作用。自我是焦虑的发源地。

心理结构对刺激进行反应的倾向和能力,即产生焦虑的倾向和能力贯穿整个人生。但只有当刺激不能被适当地控制或疏导时,这种情境才会变为创伤性的,并且随之而产生焦虑。

本我欲望未实现而产生创伤情境在生命早期最常见,也最重要。这些情境发生在生命的以后阶段就表现为现实焦虑性神经症。那些病人所患的焦虑,事实上是由于性驱力能量因外部的干扰没能得到适当的释放所造成的。

新理论的第一部分总结:

1.      当人的心理受到的刺激太强以至于不能控制和宣泄时,焦虑就会自发产生。

2.      刺激可能来自于体内或体外,但更多地来自本我,即内驱力

3.      当焦虑按照这个模式自发产生的时候,这种情境称为创伤情境。

4.      婴儿的出生被认为是这种创伤情境的原型。

5.      自发焦虑的发生时婴儿的特点,因为在婴儿阶段,自我还未发展成熟;如果焦虑发生在成年人身上,称之为现实焦虑神经症。

新理论的第二部分,是儿童在生长过程中学习应付创伤情境的来临,并在创伤到来之前以焦虑的形式作出反应。这种超前焦虑成为信号焦虑,它是由危险情境或对危险即将来临的感受而产生的,是自欺的功能,并用于启动自我控制力量,以应付或避免创伤性情境的发生。

当面对母亲离开的“危险情境”时,儿童表现出各种不快以阻止母亲离开或呼唤母亲回来。在危险情境中,自我以自身产生焦虑的形式进行反应,由于这时自我所产生的焦虑是作为危险信号的,因而称之为信号焦虑。自我主动产生焦虑,是某些自我功能承担着对危险进行认知的责任,而另外的功能则用焦虑来对危险进行反应。

信号焦虑意味着不愉快,而且越是焦虑越是不越快,焦虑的强烈程度与自我对危险的严重程度和/或危险的紧迫性成正比。可以预期,在任何情况下,危险情境会引起相应的焦虑和不愉快,而这种不愉快又会自发地转化为动作。这就是快乐原则,赋予自我必要的力量,以阻止可能会强化危险情境的本我冲动。

发生在儿童生活中的典型危险情境:

第一,             儿童与能给其带来满足的重要人物的分离。即“客体的丧失”或“所爱的客体的丧失”,当第一次觉察到面临危险时的儿童,年龄还太小,还不能产生我们称之为爱的那种复杂感情。发生在出生到1.5岁之间,是自我发展最早期阶段的特征。

第二,             儿童所处环境中能满足其需要的人所具有的爱的丧失。换言之,即使爱他的人就在身边,孩子也会害怕这种爱的丧失,即“客体的爱的丧失”。1.5到2.5岁之间。

第三,             两种性别之间典型的危险情境。男孩子是惧怕阴茎被割去,即“阉割情节”;对女孩子来说则是惧怕外阴的损伤。2.5岁到3岁之间。

第四,             负疚感或者说被超我否定与惩罚。发生在5到6岁之后。

对于神经症患者来说,所有这几种危险情境潜意识地存在于它们的整个生命过程中,但每种危险情境的强度和重要性因人而异。让病人了解潜意识中哪一种恐惧为主,在临床工作中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由于焦虑能够使自我对来自本能的欲望和冲动进行检查和制止,从而避免了危险。因此,焦虑功能并不都是病理性的,相反它在人的精神生活和成长过程中是必须的。人若没有焦虑,就不可能接受任何形式的教育,就会受到来自本我冲动的支配而力图去满足它们。除非这些努力造成了被焦虑所困扰的创伤情境。

有关信号焦虑的另一个点是,它不像伴随创伤情境的焦虑那样强烈,换句话说,自我所发生的信号很少会造成人的痛苦和产生创伤情境,信号焦虑具有减缓焦虑的作用。

焦虑新理论的第二部分:

1.             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当危险情境出现时(即受到了创伤情境的威胁),需要借助于产生焦虑作为危险的预告。

2.             由于快乐原则的作用,信号焦虑使得自我能够去检查或制止危险情境中的本我冲动。

3.             从儿童的早期起,危险情境就或多或少地在潜意识内持续存在,并延续终生。

4.             信号焦虑对焦虑有减缓作用。它在人的正常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信号焦虑是精神神经症特征的焦虑形式。

第二个问题,自我如何成功地实现对本我冲动的控制。

从对焦虑的讨论中可以了解到,自我所以同本我冲动的出现相对抗,是由于预感到这种冲动的出现将会引起危险情境的来临。然后,自我产生焦虑作为危险的信号,以这种方式取得快乐原则的帮助,从而能成功地对抗危险冲动的显现。用精神分析的术语把这种对抗过程称为“防御”或自我的防御作用。

那么自我用以对抗本我的防御措施是什么?

自我可以使用任何一种为其目的服务的手段,自我的任何态度,任何知觉、注意的转移、强化另一个比较危险冲动较为安全的本我冲动、抵消强烈的危险驱力能力的意图、认同作用以及幻想等,都可作为一种防御方式,单独地或联合地运用。“自我”能够运用正常的自我形成过程以及自我功能,一次又一次地达到防御的目的。

除了上述一般自我防御措施外,自我也采取我们已经讨论过并已熟悉的过程,其中某些过程是自我最初用以对抗本我的防御手段,安娜.弗洛伊德定名为防御机制。

压抑:

压抑存在于自我的活动中,阻止不利的本我冲动或者这种本我冲动所派生的记忆、情绪、需求或随心所欲的幻想等的出现。所有这些,就像在个体的意识生活中根本就不存在似的。

压抑一直作用于精神活动,至少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自我与本我之间在压抑的领域互相对抗着。一方面被压抑的东西不断地由某些要获得满足的内驱力能量的投注而得以补充;另一方面自我又不断借助于精神能量的行使而维持着压抑状态。这种能量称为抗投注,因为它具有对抗内驱力能量投注的功能;正是由于这种内驱力能量使被压抑的东西不断得以补充。

在投注和抗投注之间的平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是对抗力量之间的平衡,而这种平衡随时能被打破。自我的抗投注力量大于被压抑的东西的投注作用,后者就会被压抑。如果抗投注力量变弱,被压抑的东西就会进入意识并见诸行动。假如内驱力的投注增强而自我的抗投注作用没有增强,压抑也会不起作用。在许多中毒和发热的情况下,自我产生出来的抗投注作用就可能会从几个方面被削弱,如酒精中毒和发热的情况。以及在睡眠状态,人们把压抑的愿望和记忆以睡梦的形式在意识中表现出来。这愿望的实现,在觉醒时是根本不可能的

相反,青春期本我能量增加,使在生命中已经固着多年的压抑,部分地或全部地被冲破。满足的缺乏,可增加本我冲动的强度,就像一个饥饿的人会吃那些平时感到恶心的东西。严重性剥夺的人,比起那些没有长期或严重性剥夺的人更容易陷于压抑的失败。

如果压抑被减弱以至于将要失败或在某种程度上的失败,并不意味着在自我与本我冲动之间冲突必然结束,而是在此以后,冲动变得更直接、更随便地进入意识,并在自我的帮助下达到满足。如儿童向成人过渡时,必须使许多性的压抑全部或部分地受到解除,以使成年人性的调节机能趋于正常。当然另一种结果页是常可见到的,即只要本我冲动一进入意识并企图达到满足,作为一个新的危险,自我便今夕反应,并一再发出焦虑的信号,用这种方式动员新的、强有力的防御措施,以对抗有害的和危险的冲动。如果自我的企图是成功的,不论是用压抑还是别的方法,一个适当的防御就会重新被建立起来,进而为维持自我,又需要抗投注的能量。

自我与存在于压抑中的本我两者间平衡的变换是可能的,能够使欲望被完全地压抑,即造成欲望的消失,能量投注的废止,或至少是完全投注到其他精神内容中去。实践中没有所谓完全理想的压抑,由于压抑的不成功可能产生精神症状。

还有两点内容:第一,压抑的整个过程都是潜意识的,而不仅仅是压抑的内容。担任压抑的自我的活动也完全是在潜意识状态下进行了,本人并不知道是遗忘了什么,什么是被压抑的东西。“压抑”与“压制”的区别,就是意味着意识排斥在外,在潜意识中发生了持续的抗投注作用。第二,被压抑的东西并非不能进入意识界。要认识到,被压抑的东西变成了在功能上完全与自我分离,并成为本我的一部分。

自我作为一方与本我作为另一方之间的对抗和冲突,不一定说压抑使本我冲动变成本我的一部分。这两者关系中,必须认识到记忆、幻想和情绪同本我冲动有着内在的联系。在压抑发生之前,在本我冲动中就包含了自我的许多成分。首先,在压抑出现以前,自我功能既服务于这种特殊的本我冲动,也服务于其他的冲动,使得本我冲动与自我功能之间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而不是相互冲突的部分。当压抑发生时,整个压抑的东西从自我中抹掉而加入到本我之中。不难理解,如果一个人把这些东西存在内心里,会有损于自我的完善。每发生一次压抑,实际上就削弱了自我的强度,因而也就减少了它的功效。压抑削弱了自我偶的效能或强度,是因为每一次压抑都需要自我进一步消耗有限的能量储备,以维持抗投注作用的需要。

反向形成

这是一种相互矛盾的态度,例如在潜意识中的恨,表现为爱,于是本来是恨却为爱所取代,残酷为温存所取代,执拗为依从所取代,不修边幅为清洁所取代,而原有的态度则仍然存在于潜意识中。当然也存在反向的行为方式,用爱取代恨。

反向形成的精确性质,即“自我惧怕什么样的危险?对什么样的焦虑信号做出反应?”假如自我惧怕憎恨的冲动,或者更准确地说,假如自我惧怕与憎恨有关的冲动,作为反向形式的防御机制将检测这种冲动,并通过强化爱慕的态度来阻止这种冲动。假如惧怕爱,反过来就产生了恨。

反向形成也是在潜意识中发生的,即使不是全部,至少绝大多数的自我防御机制也是如此。认识到存在于我们的有意识地精神生活中反向形成机制的类别是有好处的。反向形成和压抑一样,在个体的自我与本我之间永远是交替进行的。

自我活动的复杂性,及其内部关系;企图简单讨论自我防御机制的困难所在。

儿童对于弟、妹的敌意的消失和对于弟妹的某种程度的爱的表达是常常可见到的。这种爱或憎的程度也不尽相同。这也是自我防御机制特别是反向形成作用的结果。自我常常采用两种机制来抵御由本我冲动所产生的敌意。不仅采用压抑也采用反向形成。

临床经验,防御机制很少单一使用,往往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综合使用。但在综合使用过程中,总是有一个或两个是最重要的。

通过儿童行为的分析,发现认同的过程可能是反向形成的一部分,或必要的序幕。防御机制可能不止两类,即一种是基本的不能再分小的类型,另一种是可以再分小的类型。

压抑使防御机制的基础,其他的所有机制若不是去强化压抑,就是在压抑失败以后而起作用。但是对于这种看法,还不能把握住它的特点并对其过程加以描述。压抑的结果是对某些事情的遗忘,让它不能进入议事。诚然,其它的每一种防御机制都是为了阻止某些事物进入意识。

隔离

情感压抑或情绪压抑,在这种情况下,一种与欲望相联系的幻想,或者过去经历的关键性记忆已经进入意识中,但那些痛苦的情绪则不能转化为意识。情感压抑的过程常常表现为痛苦的或恐怖的情绪被排除于意识之外。,而以快乐原则的利益取而代之。

另一种隔离,是一个潜意识过程,被隔离的思想与先前的那些思想隔离开,继之以短暂的心理空白期。对于这些在心理上剥夺了任何联系的被隔离的思想,自我竭力限制它再度进入意识。这种思想作为“不可接触”的思想来对待。

隔离的两种方式都以强迫症为特点。

抵消作用

这是一个动作,其目的是抵消伤害,而这种伤害可能来自个体潜意识想象中的欲望,具有性或敌意的内容。例如一个孩子先打了弟妹,然后又去吻她,第二个行为时为了抵消第一个行为。

儿童或成人的许多仪式行为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加以解释。即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去抵消自我以为是危险的那些本我冲动。整个抵消观念是神奇的,可以推测它是起源于儿童的早期,此时神奇的观念在精神生活中占有主导地位。

否认

借助于随心所欲的幻想或行为,对不愉快的或不希望的外界现实加以否定。例如一个男孩害怕他的父亲,却把自己幻想成拳击世界冠军。这就是为了否认他比父亲矮小、软弱,产生了能够在身体上超过他父亲的欲望所产生的幻想和行为所取代。

在每一次防御进行时,本我说“是”,自我说“不是”,自我常常对本我所肯定的东西加以否定。通过幻想而起作用的否认可发生于每一个防御机制。可以说否定的防御机制与我们一生中的游戏及白日梦紧密相连。

投射

使得个体将个人的欲望或冲动投射于他人、他事或外界的其他事物。

这种现象在精神病人身上屡见不鲜,病人将自己的冲动投射于外,误认为他自己的身体受到旁人的伤害,这样的病人通常被认为患有偏执性精神病。

很多人总将自己的愿望或冲动借助于投射机制而外射于他人,这些愿望或冲动则是此人不愿接受的,或是试图在潜意识中一笔勾销的。人们会潜意识地说:“不是我有这样坏的或危险的欲望,是他。”可是,对这些个体的分析表明,在战争年代我们把犯罪和邪恶的东西投射于敌人,我们对于陌生人、外国人或与自己肤色不同的人的偏见,以及许多迷信和宗教观念,都是我们自己的欲望与冲动部分地或全部地潜意识投射的结果。

投射只有在自我已经没有能力正确地去检验现实时,投射才会被广泛地应用。

反向自身

本能冲动转向反对自身。

例如一个孩子在盛怒时,与另一个人对抗却又不敢去表达自己的反对态度时,可能转向于拍打、撞击或伤害自己。这种机制尽管看起来似乎陌生,但在正常精神生活中却有很大的作用。

认同

内射和合并

用以表示与消化相联系的潜意识幻想。

退行

退行现象时本能生活的基本特点,作为一种防御机制,本能的退行可以避免面临严重冲突时而发生的焦虑。比如,在本能发育的性器期,某些欲望可能要部分地或完全地放弃掉。个体必须退回到或退行到较早的口期或肛期。这样,就避免了性器期欲望持续存在所造成的焦虑。本能的退行往往只是部分的而不是全部的,只要足以使自我在与本我的冲突中占上风而形成心理环境的相对稳定就行。性器前期的欲望就能或多或少地代替了性器期的欲望,其他粒子表明,退化达不到防御的目的,代替相对稳定的平衡,却产生了性器前期的冲突。这种本能的退行虽已发生,却没能产生有利于自我的缓解内部心理冲突的情况,通常见于临床上严重精神障碍病人。

这种伴随有自我功能和自我发展的不同程度退化的本能生活的退行,可见于许多病例。当这样一个自我功能的退化在个人的精神生活中持续下去并进入成人之时,就被视为病理性的。

压抑、反向形成、隔离、情感的隔离、抵消、否认、投射、反向自身、认同或内射,以及退行。它们在正常心理发展和机能方面,以及在心理病理状态方面都或多或少地发挥着作用。

升华

被认为是自我正常功能的表现形式。自我正常的功能室减少环境的压力,使内驱力达到最大的满足。

升华是一种替代活动,它协调了环境对个体的要求,并在潜意识里满足了个体对不被承认的原始形式的婴儿内驱力的需求。玩泥饼、塑造、雕塑等都是玩大便欲望的升华。也可以说,这些都是发生在不同年龄水平上正常的自我功能的表现,以尽可能地满足本我的需求,并且与环境尽量地协调起来。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