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上瘾”了吗

生活中经常会碰到各种成瘾行为,比如毒品依赖、酒精上瘾、网瘾、赌博等习惯性行为并且达到了上瘾的程度,人为什么会近乎痴迷的上瘾,做为一个成年人按说应该有理智、有思想、有判断,可还是控制不住的去沉浸其中、无法自拔,今天我们就来剖析一下成瘾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因及应对方法。

老资料网jiazhuang心理咨询专家 刘永超    

生活中经常会碰到各种成瘾行为,比如毒品依赖、酒精上瘾、网瘾、赌博等习惯性行为并且达到了上瘾的程度,人为什么会近乎痴迷的上瘾,做为一个成年人按说应该有理智、有思想、有判断,可还是控制不住的去沉浸其中、无法自拔,今天我们就来剖析一下成瘾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因及应对方法。

   

纵观这些成瘾行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一遇到类似的生活场景或者情绪就会想到去吸毒、喝酒、上网、赌博,这里我们拿毒品为例,通过探讨吸毒,其他上瘾行为也就明了。通过我在医院戒毒科的观察,这些吸毒者多数对自己的情绪和感受无法表达,也不允许自己表达,选择用毒品麻痹自己,暂时逃避痛苦的情绪体验,看似他逃过了一劫,实际上情绪被压抑在了更深层次的潜意识中,一旦容不下,就会爆发,比如震惊国人的马加爵杀害四名舍友事件。他们其实不是没有理性,不是没有思想,问题也不是出在理性或思想上,而是出在“情绪”上。他们没有注意到情绪的重要,也没有循着情绪的变化来了解问题的根源,而是用理性的“合理化”“逃避”甚至“升华”等防卫机制欺骗了自己,而将不舒服的感受压了下来,沉淀在内心的深处,为的是“冷静”的面对世界,因为这才符合我们的“理性”世界的要求,符合一般人对成熟人的标准。

   

情绪是什么,感受是什么,我们该如何对待它们呢?

      

每个人的情绪是根据他所成长的环境、价值体系而产生对外界的心理反应,例如,在美国长大的一般孩子看到老人自己拿东西,很自在,不会有不舒服的情绪。而生活在中国的一般孩子看到老人自己拿东西,就会抢着去帮他拿,否则会有不安的感受。即使在中国,人的反应又有不同,有些人会很生气,而有些人觉得很不安,也有少部分的孩子,没有特殊反应。

     

至于情绪是没有好与坏的区别又是怎么个说法呢?因为很多的书籍、报章杂志在形容一个人的情绪时,基本上都是说,“我今天的情绪是好的;我的情绪是很不好的。”其实,这些形容的是错误的,以讹传讹呢!由于情绪是主观的产物,所以它本没有好坏区分,好坏的分别一定是来自于客观的标准来订定的。那么又为什么一般人有这种区分呢?因为,这个社会对某些情绪是不接受的,例如,生气、愤怒、哀伤、沮丧等,所以从小我们就被教会“不可以生气;不可以难过;…” 某些情绪是鼓励的,可以接纳的,例如,快乐、愉悦、轻松、平安等,我们在耳濡目染中学习到,伪装自己假装快乐、平安,将其它的情绪压抑下来。所以,情绪的好坏是我们的家庭、社会给与的评价,而非真有好坏。然而这种评价却影响了人们的全人健康(生理、心理、精神)。 情绪本身无所谓好坏,但是它所产生的结果却是有好坏之分的。

    

每当问到吸毒者,你通常会在什么时候去选择吸毒,他们的回答往往是:跟家人吵架后、生意失败后、孤独寂寞无所事事时,都是在负面情绪产生的时候会去想到吸毒,用毒品麻痹自我,不面对这些让人感到痛苦的情绪体验,久而久之已经离不开毒品。除了毒品,其实喝酒、上网、赌博都有着相似的心理动机,我们习惯了压抑自己,却没人告诉我们去表达自己的情绪,没人给我们营造安全自由的环境去包容一个人的所有,让他抒发出来自己的情绪,表达出来自己的感受,被外界接纳。

    

所以治疗这些成瘾行为,除了生理上的康复,心理咨询能够做的就是把来访者过去压抑的情绪疏导出来,让来访者学会表达情绪、接纳情绪、管理情绪。让他改变一有情绪就想到用吸毒、赌博、上网、喝酒来逃避的模式,重新建立新的模式,面对它,与自己的情绪在一起。

☆我是刘永超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我在苏州

☆我擅长以下领域

婚姻情感、成瘾问题、学生成长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