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当作” 但是千万别成为“就是”

今天在探讨咨询师在咨访关系中的共情的边界问题时,挚友使用了“不是……胜似……”的表述,让我不禁想起了前天看到的一则令人痛心的新闻,一下子勾起了我的初心,写下了下面的文字。同样地,咨询师因为来访者某些地方“像是”自己生活

老资料网zibo心理咨询专家 高洪奎

很早就想写一篇关于亲密关系相处边界问题的文章,因为手头事情多一直没有动笔。今天在探讨咨询师在咨访关系中的共情的边界问题时,挚友使用了“不是……胜似……”的表述,让我不禁想起了前天看到的一则令人痛心的新闻,一下子勾起了我的初心,写下了下面的文字。

7月4日,腾讯新闻率先发布了一条消息《母亲疑帮女儿填错高考志愿跳河轻生,留字条称对不起》,次日网易等多家媒体转载《武汉一女子因帮女儿填错了志愿,而跳江自杀》。让我们看看腾讯新闻的内容(2017年7月6日21:40分摘自互联网《腾讯网》):

7月4日,湖北武汉有市民在江中发现一具女尸。警察对最近人口失踪的报警资料进行分析对比后,锁定了一户人家,于是通知家属过来确认。家人称,女子跳河可能因为觉得自己帮女儿填错了志愿。

原来,前几天,该女子的女儿正好参加了今年的高考,因为过于关心,她就自己亲自帮女儿填了志愿。后来发现志愿填报错了,所以她一直闷闷不乐,忧心忡忡的。30号家人发现该女士不见了,而且在家里看到一张纸条,写有我对不起你们的字样,家人感到事情不妙就马上通知家属四处找人,但一直没有找到,没想到她选择了轻生。

我们不忍心去评价或者指责这位逝去的母亲,只愿她另一个世界里安息;我们更祝愿她的女儿勇敢地面对母亲的离去,将危机转化为契机、化悲痛为力量,开辟她精彩的人生之路。我们为这位母女的不幸经历而叹息。在叹息之余,我们更需要反思:父母究竟有没有权利或者责任或者义务、该不该为子女填报高考志愿?

这其实涉及到一个深层次的人际关系的边界问题:我们究竟应该如何与我们的亲密关系人保持一个清晰、亲密、舒适而又安全的边界?

生活中常见这样的父母:从孩子上幼儿园开始,孩子的学习、娱乐时间安排完全由父母掌握,至于吃什么、穿什么则又完全交给孩子选择。上了小学,还是如此;初中,还是如此;高中,还是如此。孩子从一个六七十公分的幼儿长成了一米七八的帅小伙或者亭亭玉立的大美女了,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却一点成长变化也没有,例如幼儿园接送,小学接送,到高中了还是接送。表面上,孩子似乎有充分的自主权;实际上,孩子的自主权却只体现在吃和穿上,难道孩子长大了只会吃和穿就够了吗?正如网友在评论中所说的,这“就是中国的父母爱孩子的方式,总是拿着爱孩子的名义,替孩子做主,甚至孩子不愿意的时候,都在说,我这个在爱你,在为你好,殊不知,这种爱,让孩子无比的压力山大”。

或许有些父母到这时还是不明白,那么,请想一想,除了吃穿外,孩子什么也没有自己做主过,面临独自决断的时候,怎么可能不压力山大呢?

做父母的,需要认清一个事实:父母和孩子是不同的个体,是完全独立的,终将必须要完全独立的个体,(少数因病必须依赖父母照顾的除外,其中也有一部分就是边界不清的恶果)所以除了孩子在小的时候——还没有独立能力的时候必须需要父母的照顾外,一定是在成长过程中逐渐与父母分离开来的;而这一分离一定是在不断地学习锻炼、失败、总结、实践、失败、再总结、再实践,直到成功的过程中实现的;父母与孩子的边界也就是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你和我,你的和我的的边界慢慢清晰起来,并逐渐为彼此所接受。这一过程要经历两次飞跃:第一次飞跃大约在一至三岁,以儿童学会用代词“我”来标志自己为重要特点;第二次飞跃是在大致于初中阶段开始的青春期(部分孩子会提前或者延后,个别人甚至在大学毕业以后才出现)。

然而,有相当一部分父母却对此缺乏科学的认识。孩子自我意识的第一次飞跃对大多数父母来说,因为孩子从除了吃、哭、拉、撒、睡觉之外什么都不知道开始,所以任何的变化都被视为孩子的成长和进步,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已经成为习以为常的生活经历而已。而孩子自我意识的第二次飞跃让父母的权威性受到了严重挑战,父母开始生气、烦躁、焦虑,于是孩子青春期的叛逆,引起了几乎所有父母的关注。然而许多父母却没有认识到这也是父母需要成长的契机,只要求孩子成长,而自己却原地踏步。于是乎,有些父母就因此硬生生使用各种强制手段来限制孩子的自由成长。很多孩子的心理问题,就是在父母这样的心态引导之下逐渐形成了。

我们毫不怀疑这些父母对孩子的爱。但是,父母的这种爱的方式,却剥夺了孩子锻炼成长的机会,严重阻碍了孩子的健康成长。说到底,这就是父母不知道与孩子的边界在哪里、与孩子边界不清造成的,例如依赖心理,本质上就是边界不清的恶果。而这种边界不清的现象往往会植根于孩子的心中,随着孩子的成长影响孩子的恋爱婚姻、人际关系,并可能形成代际传承,影响到下一代甚至更久远。平台上很多关于婚恋情感问题的心事,有相当数量的都可追溯到这一根源上。

那么,如何做到边界清晰呢?

作为亲密关系人,你可以把对方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深思熟虑,想方设法,预测前景,剖析风险,出主意,提方案,给出建议;但是,即使再亲密的关系,您也千万不要认为对方的事情“就是”你的事情(特殊情况除外),直接作出决定并付诸行动。简单地说,是建议权还是决定权,这就是边界!如果说“当作”还清楚彼此之间尚存在边界——尽管这种边界可能已经开始被忽略的话,那么,“就是”则已经完全你我不分,混为一体,毫无边界可言了。

回到前面新闻上的例子。一个高中毕业生,尽管还需要父母、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但是也已经完全有能力自己独立完成志愿填报工作,也完全可以有自己的主见了,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负责;作为另一独立个体的父亲、母亲,只有建议权而没有决定权。然而,这位母亲的弟弟在视频中回忆这位母亲曾经说过的话:“我可能把小孩报学校填志愿的事情搞砸了。如果上差一点的学校,那耽误孩子一辈子。”这一方面表明这位母亲有着十分扭曲的不合理信念,另一方面表明这位母亲很可能直接代替女儿作了决定并付诸了行动。把女儿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本来是人之常情,然而以为女儿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事情,毫无个体边界意识,这无疑是一种严重的越界行为。

再比如前面提到的咨访关系。咨访关系中有移情、反移情、共情、违反职业伦理规范等概念。“移情”、“反移情”都是指情绪的转移。“移情”是指来访者把对亲密关系人的情感复制投射到咨询师身上,这是来访者出于情感需要的自然投射,在咨询中是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的;而“反移情”则是指咨询师把对亲密关系人的情感复制投射到来访者身上,这并非因为来访者需要,也非咨访关系和咨询效果所必需,而是咨询师自身未处理情结在咨询过程的自然呈现。对反移情的处理稍有不慎,很可能会给咨访关系、来访者、咨询师本人造成伤害。在咨访关系当中,移情、反移情都包含着“像是”、“当作”、“就是”三个层面。“像是”是一种印象或者感觉判断;“当作”表示对自身角色有清醒的认识,尚有清晰的界线和自制力;“就是”表示自己对实际角色已经失去了边界,融为一体了。

来访者因为觉得咨询师某些地方“像是”自己生活中的某个亲密关系人,从而主动把咨询师“当作”这个亲密关系人,并把对亲密关系人的情感复制投射到咨询师身上,这就是“移情”的开始,这时来访者心中其实还是或多或少有着边界意识尚有一定程度的自制力的;随着咨询的深入,来访者逐渐进入咨询师“就是”亲密关系人的自我感觉里面,边界意识已经荡然无存或者心中虽然明白却已经难以自拔,从而进入了深度“移情”状态。同样地,咨询师因为来访者某些地方“像是” 自己生活中的某个亲密关系人,把来访者“当作”这个亲密关系人,这就是“反移情”的开始,这时咨询师心中其实还是或多或少有着边界意识尚有一定程度的自制力的。如果咨询师心里明白反移情了却解决不了,就需要及时求助督导;随着咨询的深入,咨询师逐渐进入来访者“就是”亲密关系人的自我感觉里面,边界意识已经荡然无存或者心中虽然明白却已经难以自拔,从而进入了深度“反移情”状态。如果此时咨询师仍然不能及时寻求督导或者停止咨访关系,这就涉嫌违规,损害来访者的利益了。咨询师从职业角度,准确地洞悉来访者当下需求中的关键信息,“就像”来访者所期待的亲密关系人那样去作出回应,这就是咨询师的“角色扮演”,这对来访者问题的解决或疗愈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可见,“当作”和“就是”在人际关系里面需要有个清晰的界限才更加健康。在此,再次提醒天下的父母们和痛苦着以及幸福着的子女们,一定要分清人际关系中你我他的边界,做好自己,做好份内的事情 ,千万莫越界。你可以把对方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但是千万别成为对方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事情。因为我们每个人都必须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负责,却没有办法替别人负责,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也负责不起。

☆我是高洪奎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我在淄博

☆我擅长以下领域

婚姻情感、失眠焦虑、子女教育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