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师群体高发胃病说起

近日,我在听一场心理学报告时,看到了这样一组数据,一份“自杀危机学生父母职业分布图”中显示,父母职业是教师的比例远远高于其它职业!在教师的高发疾病中,咽炎、颈椎病、静脉曲张和胃病都排在前面。【小A2班上好几个孩子不听话,导致体能测试有些乱,刘老师当时就不太高兴。

老资料网beijing心理咨询专家 刘思彤

01

教师是身心疾病高发群体

近日,我在听一场心理学报告时,看到了这样一组数据,一份“自杀危机学生父母职业分布图”中显示,父母职业是教师的比例远远高于其它职业!这的确令人深思。

教师工作的压力众所周知,备课、上课、判作业、关心学生成长、了解学生生活、开例会、写总结、与家长沟通,还要应付各类检查、职称考核、深造学习等等,每天都有干不完的活儿,做母亲的都知道带一个孩子的辛苦,何况要带几十个,很多教师们都有力不从心的感觉。教师、尤其中小学教师的身体情况普遍堪忧,大多数处于亚健康状态。

中国教育报的一项两万余名教师参与的调查显示:51%的教师认为自己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51%的教师认为自己的心理常常感觉到有压力,43%的教师认为自己心理不健康。20%的教师说自己没有时间和精力应对已经发生的身心健康问题,只能硬扛着。中小学教师的强迫症状、焦虑程度、人际敏感、忧郁现象以及偏执倾向都比一般人群要高,普遍存在着教学负担过重、情绪失调的现象,是身心问题的高发人群。

在这样普遍的身心亚健康状况下,那些有比较严重身心问题的教师家庭存在一些问题,进而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甚至造成很严重的后果也就不难理解了。

图片来自徐凯文《空心病之后--给予东方文化的心理治疗革命会到来吗?》报告

02

为什么教师群体里胃病高发

在教师的高发疾病中,咽炎、颈椎病、静脉曲张和胃病都排在前面。其中咽炎、颈椎病和静脉曲张都是因为教师工作的一些特殊性质,比如说话多、常伏案、常站立造成的。而胃病则和人的心理、情绪关系最大。教师是个非常操心的工作,由于长期脑力劳动、精神紧张、工作压力大,教师患消化系统疾病的特别多。有数据显示,教师的胃病患病率为15-25%。而因为胃病与情绪的密切关系,患有胃病的教师,就有可能出现更严重的心理问题。

“学高为人师,身正为人范”,愿意选择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大多对自己是有很高要求的,会比较求上进,喜欢思考、有很强的道德感,比较自律,这些品质也正是我们的社会之所以特别尊重教师群体的原因。

但是这些特质,若走向极端,就很有可能变成力求完美、强迫、争强好胜、思虑过重。尤其如果恰好其幼年生长环境中,养育者的共情能力很差,无法镜映孩子自身的需要,而是用父母的需要去占据孩子,就很可能会造成这个孩子为了别人的看法活着,往往做了一件事、说了什么话之后反复琢磨做得对不对、说得好不好、别人怎么看等等,各种焦虑、担忧、纠结,这样的性格是非常容易得胃病的。

为什么容易有胃病呢?因为胃肠道是最能表现情绪的器官之一。胃肠道普遍受植物神经系统支配,而植物神经的特点就是不受意识控制,而会受情绪的影响。比如你不能用意识让心跳加快,但是一生气一紧张,心跳立刻会加快。

我们取象来看,胃就是人体的一个大口袋,口袋是用来装东西的,而胃所装的东西不单单有食物,还有一个人的情绪。如果吃得过多,胃就会因为装不下东西而难受,甚至会溃疡、出血,并引发疼痛。人的身心是一体的,在心理上有装不下的东西,在生理上同样也表现出来。比如人心情不好就会觉得胃里堵得慌,吃不下东西。

追求完美,严格要求自己的人,心理上往往就会有更多压力、焦虑、委屈等等,这个大口袋如果承接不住了,胃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反过来讲,如果一个人本来有很严重的胃病,胃承纳的功能比较差,那么,当面临同样的压力、焦虑和委屈的时候,就会比没有胃病的人承受力要差,在情绪的迁延纠缠扩散上表现得更强烈。

所以说,胃肠道疾病大多是身心问题,而且胃肠道身心疾病特别容易陷入“负面情绪-引发症状-加重负面情绪-加重症状”的恶性循环中。

脾胃是人的后天之本,人的言语和行动,都是依靠胃气的存在而存在。胃气不足,人就语音低微行动迟缓,人就没有神。生理的行动可以迟缓,心理的转换一样也会迟缓。所以胃气不足的人,通常情绪枢转的能力比较差,难以从坏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念头也容易僵化,人的思维会变得特别狭窄,掉进情绪的漩涡。没有中土的滋养,肝木就无法条达,人会更容易生气,难以控制情绪。时常爆发的恶劣情绪反过来再加重胃病,就这样恶性循环。

从事教师职业的人,其追求完美、控制自律的性格基础易患胃病,而严重胃病又会加重某些心理症状。当然,除了教师职业,类似的高压力、高责任职业其实都是一样的。

03

一个典型个案

关于胃病与性格的关系,我们举一个幼儿园教师的例子来详细说明。

年,一则幼儿园女老师长期殴打多名学生的新闻曾引起广泛关注。据报道,北京一家幼儿园小班多名儿童,在一年时间里被幼儿园老师不同程度打骂。事件曝光后,这位老师很快被警方带走,教育部门也发声责令教委要进行严肃查处。

当时有记者采访了这位老师的同事以及涉事班级的家长,多方面的声音让大家看到了她的不同侧面:“在有些时候,她在学生面前是一个温柔的老师,但在有些时候,她却声音尖锐、脾气暴躁、动作粗鲁,管理情绪的能力比较差,人格具有两面性。”

在打孩子事件被曝光之前,在其他老师和大部分家长的眼里,这位老师是一位“很专业”、“把心血和热情,都放在了幼儿教育上”、“坚持带病上课”、“对每个孩子都很细心”、“挺认真负责”、“经常主动跟家长沟通”的一位老师。

“但我们通过监控录像,和其他一些渠道对该老师的了解,发现这个老师管理情绪的能力较差,而人格方面又希望追求完美。”

具有追求完美性格的人,对自己设定的目标非常执拗的想要达成,做事希望能得到别人的赞扬和肯定,非常在乎面子。因此她会在能被人看到的工作上的事情上很用心、很注意,力求不让别人说出不好来,这是她最消耗心理能量的地方。而一旦她的面子没能保住,就会非常焦躁,向内就是懊恼、悔恨、给自己的压力,最终导致严重的情绪失调;向外就是情绪失控、宣泄。而这种失控后的宣泄大多指向比自己弱势的人。但她并未完全失控,她是知道自己这样做是错误的,因此会躲在摄像头看不到的地方。每次宣泄后,其实她会很后悔,但下一次还是忍不住。这和一些有类似性格的母亲对待自己孩子的方式是很相似的,每次都忍不住发火,之后又非常后悔。

在报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细节:“今年2月份前后,刘老师患了胃病,‘常常胃疼得直不起腰’,由于当时人手紧张,刘老师坚持带病上课,每天从早上8点,坚持到下午5点孩子放学。‘我们多次看到刘老师,都是捂着肚子在坚持上课。’幼儿园另一名老师说。这也被幼儿园的校医证实。校医称,刘老师在2月份和4月份的时候,胃病发作得比较厉害,曾到医院做胃镜检查。那段时间,在老师们一起就餐时,刘老师每天只能喝一点小米粥。‘她本来可以请假的,但一直在坚持。’”

看到这里,可以肯定,这是一例身心疾病的典型案例:由于性格基础造成严重胃病,由于胃病长期失治加重情绪失调,由于情绪失调又加重胃病。情绪与疾病长期互相影响,最终导致身心严重失调,无法自控情绪和行为。

所谓情绪管理能力很差,其实就是她自我承纳的功能已经不行了,已经很难自己调节好情绪,有一点儿情绪立刻就会溢出来,几乎无法耐受一点儿焦虑。比如别人没有按自己的愿望或想法去做,她是无法消化这个焦虑的,几乎会立即付诸行动去释放焦虑。从曝光的录像和她同事对事件的叙述可以看出,她对孩子“必欲按自己的愿望或想法行事”近乎执拗。

事件回放:

【小A2班上好几个孩子不听话,导致体能测试有些乱,刘老师当时就不太高兴。体能测试结束,一脸铁青的刘老师将参与测试的18名孩子领回小A2班教室中。‘你们太让我失望了!’在监控录像中,刘老师大声说。她平举双手,试图让站成两排的18名孩子按照她手举的方向,站成一条直线。然而,有两三名孩子并未站齐。“你们看到前面小朋友的后脑勺了吗!站齐了吗!看看你们的队伍斜到哪儿去了!”刘老师大声喊着,声音尖锐。几乎同时,刘老师朝一名穿格子衣服的男孩踢了两脚,随后,又朝一名穿绿衣服的男孩踢了三脚,最后又向一名男孩踢了一脚。同样被踢飞的,还有两张桌子。十多分钟后,刘老师大声地命令孩子们到洗手间,在那里,是教室监控摄像头的盲区。长达5分钟的时间里,视频里传来刘老师的怒吼,以及孩子的尖叫。】

能够看出,这位老师是很难承受“做的不好”带给自己的羞耻感、无能感的。其实,她对工作尽职尽责,在课程上精益求精,生病了还能继续为孩子们付出,非常努力的想胜任自己的工作,这是她很可贵的地方,是需要被看到的。但是可以推断,她自己的成长环境中,没有人对她的努力给予过镜映和肯定,她也就没有内化这种能力,因此也就缺乏自我肯定的能力,无法在很多细微之处不断悦纳、肯定和稳定自己,看不到自己所做的,只能看到自己没做到的,对自己非常苛责,又无法消化这种自责,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很容易因为一点点而小事上的受挫就出现自恋受伤后的暴怒,并将这种暴怒发泄到了孩子们身上。因为孩子们没有按自己设想的“表现的好”,没有站齐,就对孩子们大发脾气,任情绪四溢,就好像很任性的撒泼的孩子一样。

所谓“任性”,就是凡事不顾及别人,也不遵从客观条件,常一意孤行,唯自己主观意愿行事。但是,现实生活是不会顺从某人的意志的。你有自己的意志,别人也有。当别人不按自己的意志行事,如果对方很强大,感觉自己无法左右,就会沮丧抑郁;假如对方很弱小,感觉自己可以左右,就会生气发怒。

无论是生气还是沮丧,这些负面情绪都会伤害到胃。不顾及别人感受和客观情况,只有主观意愿的人,就像是不管口袋的实际承受限度,一味往里装东西,这个口袋岂能不坏呢?

所以说,这位刘老师除了要受到社会谴责、法律制裁或行业处罚之外,其实最应该接受的是身心治疗。她能有这样的行为,有着很深的生理心理基础,只有治疗好胃病,并从根本上帮助她提高自尊水平,建立良好的自我认知,拥有健康的自恋,学会调节情绪,她才有可能在未来拥有更高质量和效能的工作和生活,更不会再发生这一类伤害孩子的事件。

教师工作非常辛苦,教师队伍中,女性又比较多,很多女性要在事业的发展过程中,完成生养哺育,要兼顾事业家庭和孩子,是非常不容易的。作为教师,自己要好好心疼自己,身体不适及时就医,压力过大及时调节或求助,保持身心的平衡状态是所有学生和教师家属的福气。而整个教师群体的身心健康,则是社稷之福!

☆我是刘思彤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我在北京

☆我擅长以下领域

婚姻情感、个人成长、神经症性问题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