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是相互帮助,然后让彼此坚强 -------评电影《房间》兼论“母爱与健康”

直到有一天,她成为母亲,生下了绑架并囚禁她的强奸犯(老尼克)的儿子。这个孩子让她黯淡的人生重新具有了意义,让她重新燃起了生命的热情与希望,她要抚养这个孩子健康地长大,她给他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男孩儿的名字:杰克。

老资料网ningbo心理咨询专家 王金立

奥斯卡最新获奖影片《房间》在狭小并略显脏乱的房间的展示和一个稚嫩的童音的讲述中开始:“从前,在我还没来的时候,你哭个不停,整天看电视,直到变成僵尸。然后我从天而降,穿过天窗,进入房间。我在你体内踢你,梆梆,然后我冲了出来,落在毯子上,大睁着眼睛,然后你剪断绳索说:你好,杰克。”这个些许带有童话色彩的开场背后却是个异常悲伤的故事:一个女孩儿,从17岁开始就被囚禁于此,无论她如何哭泣,都无法获得解救。直到有一天,她成为母亲,生下了绑架并囚禁她的强奸犯(老尼克)的儿子。这个孩子让她黯淡的人生重新具有了意义,让她重新燃起了生命的热情与希望,她要抚养这个孩子健康地长大,她给他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男孩儿的名字:杰克。

故事从杰克5岁的那天开始讲起,氛围平淡而美好,可以想象,这一天跟以往并没有多少不同:下床后,杰克开始跟房间里的各种物件“问好:早上好,台灯;早上好,盆栽;早上好,蛋蛋蛇……”所有房间里的物品都像是他的朋友一样,那么亲切,那么美好。这个披着一头长发的男孩儿看上去健康而阳光,他跟外面的男孩儿一样怀着欣喜和期待等待着自己五岁生日的到来,跟他们一样想让自己越来越高越来越强壮,跟他们一样喜欢蹦蹦跳跳,跟他们一样睡前钻到妈妈怀里听妈妈讲睡前故事,跟他们一样要在生日的时候吃生日蛋糕,只是他的蛋糕上没有蜡烛(他是从电视上知道这一点儿的),这让杰克很是恼怒,他拒绝品尝和母亲共同制作的蛋糕,甚至对她大声吼叫:我不要吃。她叹了口气,把杰克搂到怀里,直到他平静,然后说:等我6岁时,你最好要点儿真蜡烛。……屏幕前的我们终于明白,这个小小的房间是杰克出生和长大的地方,是他全部的世界。

五年来,杰克在妈妈的陪伴下,在房间里一天天地长大:他在房间里睡觉,吃饭,游戏和排便,房间里只有一个天窗,可以望到房间外的世界,然而只是上面的天空而已。还有一台电视机本来可以告诉他房间之外的世界,但那就像另外一个星球一样遥远,以致小杰克从来都没有把它们当真过:“先是房间,然后是外太空,所有的电视星球都在那儿,然后是天堂。盆栽是真的,然而树不是;蜘蛛是真的,有一次还有一只吸我血的蚊子,但是松鼠和狗是电视里的,除了幸运,它是我的狗,也许有天它会来。山太大了,不可能是真的,海也不是;电视人是平面的,是用颜色做的,但我和你(妈妈)是真的,而老尼克,我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也许半真半假。……”我知道,此时你一定跟我一样,不由得为已经五岁的杰克感到心痛。是的,他母亲也是——五岁的杰克认为房间就是“全世界”,之外全都是假的,这让她心碎。

于是,有一天,好奇的杰克在老尼克还在时悄悄从睡觉的衣橱里爬出时,由于担心老尼克会伤害杰克不由自主地阻止尼克碰他,她受到了老尼克的殴打。这时,她意识到,他们不能在房间里继续呆下去了。他们要出去。她给他讲,他在电视上看到的那些他认为是假的东西(山啊,树啊,猫啊,狗啊……)都是真的。杰克却认为妈妈是在骗他,他不想出去。这让她失望。但她没有放弃,她告诉杰克,自己就像童话里的爱丽丝一样,原来并不在这个房间里。她告诉杰克,自己名叫乔伊,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也是杰克的外公外婆)一起住在外面一所可以在院子里的吊床上吃冰激淋的房子里,她十七岁的时候被老尼克哄骗绑架至此,之后就再也没有出去过。但这一切在杰克看来实在太难理解和接受了。他愤怒地向妈妈吼叫,认为妈妈是在骗他,这让她心灰意冷。终于,母亲的挫折感激发了杰克成长的渴望,他开始主动询问起妈妈外面的世界,并向妈妈表达了逃离的渴望。但是,由于囚禁他们的棚屋过于隐蔽,多年来一直没有人能听到他们的呼救,老尼克对他们的看管又太紧,要出去的办法只剩下了最后一个,就是让杰克装病装死让老尼克将杰克带到外面去,再让杰克从减速的汽车上跳下之后跑向行人求救。……她一遍遍地训练并要杰克背下关键的行动和信息:上卡车,扭出来,跳车,跑,在第一个停车标志的地方,在车减速时候跳下,向任何看到的行人喊:我妈妈叫乔伊纽萨姆……终于,杰克带着妈妈的一部分(一颗因坏掉而脱落的牙齿)来到了外面的世界,并成功地向行人和警察求助和获救。

然而,故事在这里并没有结束,或者说,只是刚刚开始。电影的前半段其实只是后半部分的铺垫而已,来帮助我们理解:一个被囚禁七年的女人和一个在棚屋里出生和长大的五岁男孩在回到现实世界的时候是凭借什么去面对更大的失落,去适应和成长的。

对母亲而言,外面是曾经的家园,对杰克来讲,外面是陌生和危险:初次面临外面的世界,杰克蜷缩成了一个婴儿的姿态;在医院里的第一个晚上,他尿床了;他不知道如何面对母亲以外的人讲话;不知道如何走楼梯;如何玩电视以外的玩具……但是,就像在房间里一样,妈妈用耐心和温暖帮助杰克一点点儿学习适应外面的世界,当然这个过程并不总是那么顺利,尤其是在让杰克接受其他玩具上,乔伊再次受挫了。

但是,对母亲而言,外面的世界早已物是人非:父母已经离异,母亲和原来的一个朋友住在一起,父亲远在另外一个州。他们也不再住在有吊床的房子里了,原来的朋友们早已不知去了何方,继续怎样精彩的人生……她感觉自己并不像她在房间时所想象的那样被人需要,没有她,每个人似乎照样都很好,她失落又孤单。然后,有一天,在电视访谈时,主持人问她:“当他(杰克)出生时,你是否想过要求关押你的人把他送走……那样杰克就可以自由了,……那是一种最终极的牺牲,对他最有益,那样他就拥有童年了……”乔伊陷入了迷茫,曾经赋予她意义和希望的一切(当他出生时,一切都不同了,他是那么美丽,我就知道我要保护他的安全)被质疑了,她陷入了绝望,并最终自杀,幸而被杰克发现,送到医院救治。

在妈妈住院的日子里,杰克的力量再次被激发出来:他主动去玩妈妈希望他玩的乐高玩具,和妈妈以外的人,先是外婆,然后是外婆的现任丈夫,邻居家的小孩儿……他做得那样好。然后他请求外婆帮自己剪去了他原来认为储存自己力量的长发,带给医院的妈妈,好让她快点儿好起来,因为外婆说:我们都是相互帮助,让彼此坚强。既然妈妈的牙齿赋予自己力量逃出房间,那么他的头发一定也可以给以妈妈力量,让她快点好起来。然后,一天,当他正在和邻居家的孩子玩篮球时,妈妈回来了。当他们又重新坐到一起时,妈妈拿出了杰克的头发,告诉他:当我看到这个时,我就知道我会好起来,……我不是个好妈妈。杰克说:但你是妈啊……

后来,在杰克的请求下,在影片的结尾,他们回到了原来的“房间”,这时,杰克发现这个方面并没有他想像的那么大,也没有那么好,但是他还是很友好地跟房间的物件打招呼告别:再见,台灯;再见,盆栽;再见,马桶……再见,房间。然后,他跟她说:妈妈,跟房间说再见。她内心一动,学着儿子轻声说了句:再见,房间。

然后,字幕出现,电影结束。一个沉重的故事,以一种哀而不伤的形式完成了讲述。和众多好评一样,这个故事,我给它满分,理由如下:

这个在杰克口中带有童话色彩的故事其实有着非常现实而合理的内核,尤其当我们用心理学的视角去分析的时候,会发现故事的转折和结束没有任何童话的传奇。这个本是悲情的故事因为人物的温情和相互的拯救缓解了沉重与哀伤,也为身为观众的我们带来诸多积极的感悟与启示,尤其是关于5岁的杰克如何两次拯救了他的母亲(其实应该是三次,第一次是他的出生,让她从僵尸复活为人,并成为母亲)。

虽然出生并成长于幽闭的房间,但是我们却可以看到杰克非常健康。这无疑要归功于杰克的母亲。无论旁人(电影里的主持人不过是他人的代言而已)如何质疑,杰克一个“但是你是妈妈啊”就可以打败所有,他告诉我们:在杰克心里,乔伊是无可替代的妈妈,是足够好的母亲。是的,心理学认为,一个真正的好母亲,并不是完美的母亲,而是足够好的母亲。英国著名的儿童医生温尼科特曾经说过:“孩子的健康成长,并不需要最好的母亲,只要足够好的(good enough)母亲就可以了。”什么是足够好的母亲?足够好的母亲是懂得“爱”也懂得“恨”的母亲。换言之,足够好的母亲是懂得保持(holding)和让孩子承受恰当好处的挫折的母亲。温尼科特认为:足够好的母亲最开始几乎会完全顺从婴儿的需要,随着时间的推进,她会根据婴儿日益增强的应对困难的能力而逐渐减少对婴儿的顺从。通过在关键过渡期逐渐减少对儿童需要的回应,“足够好的母亲”成功地鼓励了儿童自主性的加强。如果母亲对儿童的一切需求都给予满足,便会产生一个投射性幻想中充斥着无助映像的儿童。

在《房间》中,乔伊凭着母亲的本能知道,这个婴儿是需要她去保护的个体(婴儿来到世界的最初跟母亲是共生阶段,母亲通过无条件地顺从婴儿的需要来培养他的全能感,这是婴儿之后能够承受挫折的基础),她将囚禁她的牢笼变成了杰克的温室和乐园:她在那里喂养他,陪伴他,教他各种各样的本领,用她全部的想象力把她能得到的全部给予杰克温饱和愉悦,她在那个没有自由的牢笼里灌注了一个母亲全部的温暖和爱意。然而母亲终究也是人,她不能满足他全部的愿望,比如生日蜡烛,但在那时,她做到了一个足够好的母亲所要求的那样,成为一个情绪的容器,把杰克搂到怀里,陪他一起度过这叫人难受的沮丧。她用她能够想象到的所有方式为5岁之前的杰克打造着一个梦幻的童年,将她的经历和委屈变成童话,让杰克的童年不因此变得沉重而失去童年的快乐。

虽然,五岁之前从未踏离房间一步,但是我们不难看出他的童年并不缺少快乐。然而当杰克足够大,她便认识到他们不该继续忍受小房间的生活,他们应该出去,她又会用鼓励和母亲的挫折感来激励他长大。五岁,没有更早,也没有更晚,就恰恰在这个时候:他有足够的智力去理解母亲所描述的故事和外面的世界;足够的能力去掌握帮助他和母亲脱困的本领和信息;有稳定的内部呈像可以忍受与母亲的分离,仅凭母亲的一个部分,那颗坏掉的牙齿来感受母亲的爱与力量,并独自来到外面的世界求救。她给他的挑战和挫折都“恰到好处”。

此外,她也具有一个足够好的母亲所要求的直性与敏感,她知道什么时候给他哺乳(从片中可以看出,在房间时,她一直在哺乳,这是杰克安全感的重要来源),什么时候断乳(在片子结尾,杰克问还能不能再吃母亲的奶,她拒绝了,而杰克很平静地接受了);什么时候顺从(从她与杰克的日常生活、对话和自制玩具里,可以看到她一直在狭小的房间里为杰克创造一个相对完整的世界),什么时候挑战(比如让5岁的杰克去理解外面的世界和接受新玩具);什么时候宽容(当杰克刚到外面的世界时,由于恐惧而退行为婴儿,会尿床,不敢看人和说话……,她都非常耐心地陪伴他训练他长大),什么时候严厉(当杰克状态较好且稳定时,给他挑战和拒绝)……在这样的养育中长大的杰克才会有足够的能力在走出“房间”之后适应外面的世界,并能在妈妈受挫之时,成为妈妈力量的源泉,拯救妈妈的生命。

乔伊并不伟大,但她也不自私。她在杰克成长的每一步都做出了恰当的选择,并在每个阶段创造出了足够的爱与恨,而这才是我们看到这个有点儿像是“童话”的故事的原因。《房间》 ,在我看来,除了创伤和拯救,也传递了恰当的母爱——如何锻造一个健康的孩子的关键所在。

☆我是王金立

宁波心理咨询师

我擅长以下领域

亲子教育、情绪压力、爱情婚姻家庭等。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