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哪里来?

大抵是每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都会向父母提到的问题。网上和书上常常说儿童会追问下一个问题:从妈妈哪个地方生出来的。为什么很多专家说这是一个涉及“性”的敏感问题呢?用不着去说那一大套关于“性”的理论,还让妈妈撩开肚皮,给孩子看肚子那上一道疤,没有疤的还要骗孩子说是肚脐眼里生出来的,或者从胳肢窝里生出来的。

老资料网huzhou心理咨询专家 熊升东

我从哪里来的?大抵是每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都会向父母提到的问题。

记得我儿子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我问他:“儿子,我怎么从来没有听你问过你是从哪里来的呢?”

因为网上、电视和各种媒体,包括一些儿童心理学的读物,都说这是大多数儿童都非常关心的一个有关“性”的问题,而且也让父母非常尴尬,不知道如何应对。

不过现在有“标准答案”,说了一个勇敢的精子在亿万竞争者中夺取胜利的故事。

我们也为儿子准备了多套答案,可是等到他快十岁了,也不见他来问,终于憋不住的是我。

儿子不以为然的回答:“我是爸爸妈妈生的呀!”

“你怎么知道你是妈妈生的呀?”网上和书上常常说儿童会追问下一个问题:从妈妈哪个地方生出来的。可是儿子不问,真是非常奇怪的儿子,一点也不象那个好奇心十足的小男孩。我也不好提醒他,只好旁敲侧击。

儿子仍然是漫不经心:“你们不是经常在别人面前说我生下来的时候,没哭几声。说医生把我放到秤盘上过磅的时候,就睁着大眼睛到处找人,说我东看西看,还边吃手指头。还说我的脑袋开始象个冬瓜样长长的,到下午就缩成了圆的。还说妈妈没有奶水给我吃,让我饿了两天才吃牛奶。说了那么多,我当然是妈妈生的。”

“哦”原来他只要知道自己是爸爸妈妈亲生的,就够了。

为什么很多专家说这是一个涉及“性”的敏感问题呢?看来未必。

每个孩子向父母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未必想要的答案都是同一个。

我认为,当然有些孩子是好奇心重,想知道生育的科学知识。

但是,可能更多的孩子在提这个问题的时候,是一种本能的归属感与安全感需要,只是想要确认自己是父母亲生的儿女,并不全都涉及“性”与“生育”的问题。

它不过是很多父母的多虑,“砖家”们也把它弄错了放大了。于是纠结着如何给那么小的孩子普及性教育,说一大套复杂的理论:爸爸把小蝌蚪放到妈妈肚子里,然后妈妈肚子里就有了你,然后就----

而孩子根本就不需要这一大套复杂的理论,他只要知道自己是父母亲生的。

弄清楚身边那两个打他骂他管他喂他养他爱他恨他的男女,明确了这两个人就是他亲生的父母,他就可以安然的“享受”父母亲的打骂、教训、喂养,因为他是父母亲的一部分。

他内心深处的安全感就获得了满足,心理上对父母的认同感会加深,家庭的归属感得到确认,孩子的心理成长会更加健康。

我觉得父母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根本无需回避,直接告诉他说是爸妈亲生的,然后把出生时的一些小事情说一说,让他确认下来,就够了。

用不着去说那一大套关于“性”的理论,还让妈妈撩开肚皮,给孩子看肚子那上一道疤,没有疤的还要骗孩子说是肚脐眼里生出来的,或者从胳肢窝里生出来的。

更可恶的是哄骗孩子,逗他玩,说他是从医院或某垃圾桶里拣回来的,做父母的没有想过这种无意的调侃会对孩子造成多大的伤害。

孩子本来就是因为觉得父母不够爱他,心里有不确定才会问,然后父母就随口一说。于是,孩子的不确定感得到了印证,会为他自己假设一个“亲生的父母”在某个地方。

于是心理上受到了伤害:被抛弃感增加了,家庭的归属感变淡,对养育自己的父母的认同感被淡化,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更容易离家出走。

尽管后来他会确认自己是父母亲生的,但这个疑惑已经埋进了潜意识,时不时会出来作祟。每当父母对他“不好”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去寻找潜意识里假定的“亲生父母”,那个把自己扔进垃圾桶的“亲生父母”。

☆我是熊升东

湖州心理咨询师

我擅长以下领域

职业规划、家庭婚姻、亲子关系、人际关系调整等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