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软疣-常见皮肤病

传染性软疣是由传染性软疣病毒引起的皮肤传染性疾病。一般通过直接接触传染,也可自体接种。引起传染性软疣的病毒系痘病毒科的一种DNA病毒,是人体最大的病原性病毒之一。

什么是传染性软疣?
传染性软疣是由传染性软疣病毒引起的皮肤传染性疾病。一般通过直接接触传染,也可自体接种。引起传染性软疣的病毒系痘病毒科的一种DNA病毒,是人体最大的病原性病毒之一。
标签:
传染性软疣有哪些治疗措施?
将损害中的软疣小体用小镊子夹住疣体,将之挤出或挑出,然后点入浓石炭酸或三氯醋酸,并压迫止血;亦可用刮匙刮除,外涂2%碘酒;或0.1%维甲酸酒精局部涂搽。其他,可用电干燥,液氮或干冰冷冻,巨大疣可手术切除。性伴应同时治疗。
标签:
传染性软疣的病原学是什么?
传染性软疣病毒因不能在组织培养细胞中繁殖而妨碍了对其DNA的分析,有限的报道表明本病毒G+C含量高于痘苗病毒,它至少有两个亚型。传染性软疣病毒产生特征性皮损在临床上容易诊断,但出现在生殖器部位的皮炎及溃疡处,则常与生殖器疱疹病毒混淆,此时只
标签:
传染性软疣有哪些病理改变?
特征性的是表皮细胞内出现多数细胞质内包涵体,称为软疣小体。其小体挤压每个受损细胞的细胞核,使胞核呈弯月状,位于细胞的边缘;软疣小体由嗜伊红变成嗜碱性,在角质层可见多数35μm直径大小的嗜碱性软疣小体,若中心的角质层破裂,排出软疣小体,形成有
标签:
传染性软疣有哪些临床表现?
潜伏期1周至6个月。少数损害异常巨大,称为巨型软疣,有的可角化而像小的皮角,称为角化性软疣。
标签:
如何鉴别诊断传染性软疣?
根据本病的临床上有蜡样光泽的圆形或半球形丘疹,中央脐凹状,可挤出干酪样物与组织病理具有特征样,易于诊断。生殖器部位损害有性活跃年青者,应检查有地性病。较大皮损应与基底细胞癌,角化棘皮瘤鉴别。传染性软疣的外治法皮肤消毒后,用三棱针挑破疣体,挤
标签:
传染性软疣的传染途径有哪些?
直接接触传染,多见于儿童。对于成人发生于阴股部的传染性软疣多是由于性接触引起的。故世界卫生组织将其列入性传播性疾病之中。本病好发于外生殖器、肛周、腹股沟及胸背部。传染性软疣的病原体: 是传染性软疣病毒,属豆类病毒。呈“砖型”,大小为300
标签:
传染性软疣的临床特点
以性传播者发病初起多局限于会阴、小腹、肛门、腹股沟、乳房等处,然后全身播散。在软疣顶端中央挑破后可挤出白色乳酪样物质,此称为“软疣小体”,这是本病的特征性损害。 少数患者其损害偶尔可角化,而像小的皮角,此称为“角化性传染性软疣”。本病的
标签:
西医治疗传染性软疣的方法
1%的5-氟尿嘧啶溶液外用,每日2~3次,连用2周。用时以棉签蘸药液少许,直接点于疣体的顶端。一般一个疣体点2次即可,10天后皮损可自行脱落。如疗程结束后软疣仍不能消除,要刮除或拔出。 在无菌条件下,挑破传染性软疣的顶端,可见到乳酪样的软疣
标签:
中医的治疗传染性软疣的方法
百部30g兑入75%的酒精100mL中浸泡1周后,用其液涂于疣体表面。每日2次,连用10天。 鸦胆子40g,连壳打碎,然后装瓶加入80mL水,煮沸,取液40mL。用时以棉签点于疣体上。马齿苋30g,苍术10g,蜂房10g,苦参10g,雄黄1
标签:
传染性软疣流行病学
传染性软疣为世界流行性疾病,本病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斐济等儿童中发病率最高。在西方,本病发病率上升并与生殖器疱疹、梅毒和淋病的发病增多相平行。据Willcox报道,1971~1973年男性传染性软疣增加了29.6%女性增加了25.0%。
标签:
传染性软疣简介
传染性软疣俗称“水猴子”,为病毒所致良性新生物,有轻度接触传染性,多发于儿童和青年。与中医文献的“鼠乳”相类似。现代医学认为本病是由传染性软疣病毒感染所致,属于痘病毒类,是一种大病毒,在普通显微镜下可见到。传染性软疣的传染途径主要是直接接触
标签:
传染性软疣的治疗与预防
对传染性软疣及时有效的治疗在预防自身接种和相互传染是有益处的。有报告对于免疫力正常的个体,传染性软疣是一种自FE性疾病,典型的单个损害多在2个月内消退,如果不治疗整个病程通常可持续6―9个月,也有持续数年者。治疗传染性软疣既方便又有效的方法
标签:
传染性软疣是性病吗?
传染性软疣在20年以前发病率不高,多见于儿童。近10多年来,发病率明显增高,尤其是成人患者增多,有一些外阴部、耻骨区、腹股沟长软疣的病人,常常疑虑地问:这是性病吗?然而,无论哪种方式染上的传染性软疣,皮疹的表现基本上是一致的。传染性软疣的潜
标签:
儿童传染性软疣
传染性软疣俗称“瘊子”,是由痘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皮肤病。有一定接触传染性,主要发生于儿童。传染性软疣的皮疹有明显的特征,当家长发现孩子有可疑皮疹时应尽早就医,不论数目多少,均不能自行消退,经过搓澡,搔抓可引起自体接触,也可传染给别人。
标签:
传染性软疣流行病学
传染性软疣为世界流行性疾病,本病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斐济等儿童中发病率最高。在西方,本病发病率上升并与生殖器疱疹、梅毒和淋病的发病增 多相平行。据Willcox报道,1971~1973年男性传染性软疣增加了29.6%,女性增加了25.0%。
标签:
传染性软疣病原学
临床标本中的传染性软疣病毒颗粒形态与正痘病毒相似,但其“M”颗粒表面有似雅塔痘病毒之突起管状结构,有别于天花、猴痘及痘苗病毒。传染性软疣病毒产生特征性皮损在临床上容易诊断,但出现在生殖器部位的皮炎及溃疡处,则常与生殖器疱疹病毒混淆,此时只有
标签:
传染性软疣病因和发病机制
引起传染性软疣的软疣病毒为DNA病毒,属于痘病毒科,是感染人体最大的病原性病毒之一,大小为300nmX200nmX100nm ,外壳呈砖形,核心为哑铃状。软疣病毒有2个以上的亚型,生殖器部位分离的病毒为II型,其他部位分离的病毒为I型。有异
标签:
小儿传染性软疣
本病多见于儿童及青年,潜伏期约2~3周。顶端挑破后,可挤出白色乳酪样物质,称为软疣小体。少数病人的损害可角化而类似皮角,称为角化性传染性软疣。本病易继发感染而出现局部红肿或并发脓疱,或在损害周围继发湿疹样损害。当软疣除去后,这些继发损害会自
标签:
传染性软疣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形态学上与痘疮牛痘、羊痘及其他动物病毒相似。目前培养及动物试验均尚未成功曾报道传染性软疣能在原代人羊膜细胞、人包皮成纤维细胞、猴肾细胞及FL细胞中产生细胞病变效应。
标签:
传染性软疣怎么传染?
传染性软疣的传染途径有直接接触传染,多见于儿童;自身接种传染;性接触传染等。传染性软疣是一种由软疣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良性自限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增高,而且在成年男女性活跃人群中外阴部及肛门区皮肤发病增多,在性病门诊中常见到将传染性软疣误
标签:
传染性软疣是性病吗?
然而,无论哪种方式染上的传染性软疣,皮疹的表现基本上是一致的。传染性软疣的潜伏期为14~50天。传染性软疣可以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儿童及非性接触感染的成人以颈、背、面部、四肢、臀部多见,经性接触传染者好发于生殖器部位、耻骨、大腿内侧,同性恋
标签:
传染性软疣的症状
潜伏期1周至6个月。少数损害异常巨大,称为巨型软疣,有的可角化而像小的皮角,称为角化性软疣。
标签:
传染性软疣的临床特点
本病的潜伏期是2~3周,接触传染性软疣的患者,经过一定的潜伏期后即可发病。在软疣顶端中央挑破后可挤出白色乳酪样物质,此称为“软疣小体”,这是本病的特征性损害。少数患者其损害偶尔可角化,而像小的皮角,此称为“角化性传染性软疣”。自觉轻度瘙痒,
标签:
传染性软疣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潜伏期1周至6个月。典型损害为受感染局部表皮细胞增生形成的丘疹,直径2~8mm,单发或多发,圆形或半球形,有蜡样光泽,中心脐凹状,并含有干酪样栓塞物,丘疹呈肉色或粉红色。生殖器部位损害有性活跃年青者,应检查有地性病。
标签:
传染性软疣鉴别诊断
根据本病的临床上有蜡样光泽的圆形或半球形丘疹,中央脐凹状,可挤出干酪样物与组织病理具有特征样,易于诊断。生殖器部位损害有性活跃年青者,应检查有地性病。较大皮损应与基底细胞癌,角化棘皮瘤鉴别。传染性软疣是由一种只感染给人类的 DNA 病毒引起
标签:
传染性软疣实验室检查
诊断主要基于临床典型皮疹。其它检查方法如下。包涵体将表皮细胞核挤压到细胞一侧呈半月状。
标签:
传染性软疣容易跟什么病混淆
传染性软疣容易跟寻常疣、汗管瘤和丘疹性荨麻疹这3个病混淆。如寻常疣质地硬,表面粗糙,呈灰褐色或正常肤色,顶端可呈乳头瘤样增生,无蜡样光泽,丘疹中央无凹陷,挤压无软疣小体。
标签:
传染性软疣临床表现
传染性软疣典型损害为受感染局部表皮细胞增生形成的丘疹,直径2~8mm,单发或多发,圆形或半球形,有蜡样光泽,中心脐凹状,并含有干酪样栓塞物,丘疹呈肉色或粉红色。传染性软疣临床表现潜伏期1周至6个月。感染HIV的病例,传染性软疣的发病率增加,
标签:
传染性软疣有什么特点?
传染性软疣的临床特点有以性传播者发病初起多局限于会阴、小腹、肛门、腹股沟、乳房等处,然后全身播散等。少数患者其损害偶尔可角化,而像小的皮角,此称为“角化性传染性软疣”。本病的潜伏期是2~3周,接触传染性软疣的患者,经过一定的潜伏期后即可发病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