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相信真爱吗?

结果发现降低标准后还是找不到合适的!还记得上学时你们的初恋和心动吗?什么是无条件的爱呢?无条件的爱不纠结对方做了什么,接受对方本来的样子,没有期待和要求,爱就爱了,很坦然,或许这才是真爱吧!

很多“老光棍”以为自己眼光高,一年又一年“高不成低不就”,导致自己成为剩男剩女。于是纷纷降低标准,看“有谁喜欢自己”、或者找个“老实人”干脆就从了。结果发现降低标准后还是找不到合适的!与“喜欢自己”的、或和“老实人”在一起了之后还是感到别扭,要么相互之间没什么感情,打算将就着过几年,要么实在受不了就开始想办法俩人分开,各找各的乐趣,实在不行——大不了再换人!

        

我们好像早已习惯了“套路”与“现实”。还记得上学时你们的初恋和心动吗?当时的你们,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有了那么多的条件和纠结:长的帅(漂亮)的 、有房有车的、收入稳定的、能关心照顾我的、有眼缘的、聊得来的、懂我的(看似都很有道理)……

        

本来符合这些条件的人就够少的了,自己和对方了解一段时间之后,不是发现对方没有、或缺几样条件;就是对方出现了新的,你不能接受的“三观”和“缺陷”。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和亲朋好友一方面是为了你,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他们自己,还有一方面为了一个叫“传统”、“大部分”、“应该”的东西开始催促你结婚。

         

什么是无条件的爱呢?举个例子:假如你有100元,看到一个乞丐,出于爱,你把这100元给了他。你或许就有了“付出了爱”的感觉。假如,当你看到乞丐拿着钱去赌博呢?估计这个时候你恨得咬牙切齿了吧?那又假如,随着你深入了解发现,原来这个乞丐花100块钱赌博是为了给家人治病,需要上万元,100元怎么会够??这个时候你会有什么感觉?这些就是“有条件的爱”。无条件的爱不纠结对方做了什么,接受对方本来的样子,没有期待和要求,爱就爱了,很坦然,或许这才是真爱吧!

          

有人立刻会说:"谁会做到啊?!"

想一想,如果做到了,或做到“更接近”会发生什么样变化呢?

1、当孩子出生,爸妈看到TA的那一刹那,以及以后的一段日子里,父母与孩子是怎样做到了“无条件的爱”呢?当孩子长大因成绩不好或者某些地方不完美,没有达到家长的要求和期待,无形当中就变成了“有条件的爱”。

2、当你真正喜欢一个人的时候,他不论做什么你都会感觉舒服;当你不喜欢一个人的时候,就算他为你做出再好的行为,相信你也会远离他。虽然这里面或许会有些“投射”,但几乎也是无条件的。为什么后来又变成了有条件呢?因为你对对方有期待(交换条件似的)、有要求,尽管你确实也需要这些。

        

伴侣关系中,当两个人各自拥有足够的爱,以成人的状态,没有交换条件式的期待与要求、彼此不断地付出、接受分享给对方,相互之间才会感觉到轻松、顺畅、紧密。(无条件的爱)。如果一个人像个孩子,内心的期待(讲条件式的)和要求没有达到满足,TA自己的情绪、创伤自动就出来了,长期积累,很容易导致两个人矛盾的加剧或“不敢再去爱”了,只会是敷衍了事。

同时如果,两个人幻想着仅靠“爱”来维持长久的伴侣关系,绝对是不足够的(这点,我们以后再分享为什么?还需要有哪些因素支持。)。

         

所以,很多时候不是没有“真爱”,而是我们逐渐地“背叛”了我们自己内心,不敢再去表达我们的内心,我们失去了爱的勇气和能力!为了逃避,我们无意识的骗自己,编造了很多看似动人且有道理的故事、还标榜着称自己“现实”与“成熟”,使到自己继续麻木的活着。

      

接下来的短文摘自一个婚恋平台,送给你:

有人说:想像骑士一样追求TA ,行不行?

我说:行,当然行!

但我想说:你一定要在追求一个女孩(男孩)的时候做好失败的准备,也许在这个过程中,TA没有接受你,但这不是最重要的。你会获得一份很珍贵的礼物,就是为了幸福勇敢追求的能力,这个能力谁也带不走。

最后我再说一句:在你追求爱的路上,你追求到的最好的人,将会是你自己! 

☆我是戴盼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我在长沙

☆我擅长以下领域

婚姻情感、个人成长、亲子关系

随便看看别的百科